思涵
周日,老公加班,我在家陪兒子。一上午都很愉快,正在我準備出門見客戶時,他攔住我:“媽,帶我去小區(qū)門口的文具店買一本漫畫紙吧,我的用完了?!?/p>
這么小的要求,我怎么能拒絕?但看著兒子在文具店磨磨蹭蹭、左挑右選,我有點后悔自己的慷慨。時間有些緊了,我在腦中盤算著開車的路線和預計的時間。
“媽,我想要這個?!彼拔疫^去,我一看,是一套32色的針管筆。家里明明有類似的筆,而這一套要399元。我想敷衍過去:“以后再說吧?!笨蓛鹤訄猿郑骸拔蚁氍F在就買?!?/p>
我試著說服他:“我覺得這套筆和家里的比起來,只是顏色多少的問題。幾百元買幾支筆,很不劃算……”
兒子仿佛看出來我不可能給他買,于是準備自掏腰包:“我想用今年的壓歲錢自己買,你說過,壓歲錢由我自己支配?!?/p>
再次看了一下表,眼看要遲到了,我瞬間變成了“法西斯”:“行了,我不會給你買的,都怪你,我馬上要遲到了?!?/p>
兒子抱怨起來:“我爸回來,我讓他給我買。”我很生氣,拿出手機給老公打電話,讓他也不要買。聽到老公應允,兒子哭了,把本該買的紙也摔回柜臺,跑回家了。
見客戶時,我心神不寧。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找到兒子:“我們能不能談一下下午的事?”“我想要那套筆很久了,好幾個顏色別的地方買不到……”說著,兒子委屈得哭了。
“下午我急著見客戶,所以只想快點走。對不起,我沒想到你這么喜歡。”兒子卻根本不買賬:“你要是同意我用壓歲錢買,就不會遲到?!眱鹤佑X得我的道歉有“水分”。
的確,兒子越堅持買,我越想反對。他喜歡一件東西時,我竟本能地阻攔。說白了,我和兒子爭吵的,是他能在多大程度上為自己負責。
兒子說:“你說過,想要的東西有很多,但應該買需要的。而那套筆對我來說,是需要的?!辈坏貌怀姓J,兒子的想法很成熟,他在不知不覺中長大了。我不再反對,拿出錢說:“很想要就買吧。但想再買別的東西沒錢時,不要后悔。”
“好嘞?!眱鹤託g天喜地跑去買筆了。當晚,他用新筆酣暢淋漓地畫了兩幅漫畫,完全沉浸其中??吹剿@么喜歡這套筆,我有些后悔,不和他爭吵就好了。好在,這一架沒有白吵,它讓我明白了兒子正在長大,正在學習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摘自《婚姻與家庭·社會紀實》2017年8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