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立偉
1 品種選擇
“麥引千里,豆引百里”。影響大豆產量的因素除與自身遺傳特性有關外,還和當地氣候、土壤、栽培條件、耕作制度關系密切。因此,選擇適合當地的大豆當家品種至關重要。我縣宜選用適應性廣,抗逆性和抗病蟲能力強的中早熟高產優(yōu)質品種,例如中豆20、中豆26等。
2 精細施肥與播種
播前施土雜肥15.0~22.5t/hm?。一般播時施二銨225kg/hm?、鉀肥150kg/hm?作基肥。種子精選時需剔除病斑粒、蟲食粒和雜質,使種子達到大豆一級良種的指標,即:純度高于98%、凈度高于97%、發(fā)芽率高于90%、含水量為13%。用微量元素作種肥,大豆注重鉬肥和鋅肥的施用,可用鉬酸銨5g,硫酸鋅15~20g對水200g拌種5kg,還可再加200g根瘤菌劑拌種。拌種后的豆種要嚴防日曬,并要在24h內播種,以防菌種失去活性。我地一般在6月上中旬播種,播90 kg/hm?左右。大面積生產上推廣機械條播,不僅效率高,進度快,有利于搶時搶墑,而且播種均勻,深淺一致,利于苗全、苗壯、苗齊、苗勻,播深以5cm左右為宜。一般采用寬窄行條播,寬行60cm,窄行20cm,株距12~14cm,留苗18.0~22.5萬株/hm?。
3 加強田間管理
3.1 破除板結。大豆播種后如遇暴雨,表土已形成板結層,會使子葉出土困難,輕者缺苗斷壟,重者要毀掉重種,若能及時破除板結,大豆仍有望正常出苗。破除板結的時間要在雨后表土泛白時進行,太干太濕效果都不好。方法:一是人工鋤,二是用耙破除。
3.2 查苗補種,間苗定苗。大豆出苗后,應逐行查苗。斷壟25cm以內的,可在斷壟兩端留雙株;斷壟25cm以上者,應補苗或補種。補苗越早越好,最好將子葉展開、對生單葉尚未展開的芽苗進行帶土移栽。移栽應于下午4時后進行,移栽后及時澆水。補種也應及早進行,可浸種催芽后補種。在全苗的基礎上,實行人工間苗,使大豆植株分布均勻,有利于地上部的生長和根系、根瘤發(fā)育,協(xié)調地上部和地下部、個體和群體的關系,合理利用地力和光熱資源。間定苗時拔去弱苗、病苗、小苗、密集成堆的苗和雜株,留壯苗、好苗,保證苗全、苗齊、苗勻、苗壯。
3.3 中耕除草。中耕不僅能消除雜草,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狀,能保墑防旱,增產效果顯著。一般中耕2~3次,間苗后進行第1次,苗高15~17cm進行第2次,開花前進行第3次。深度以第1次淺、第2次深、第3次再淺為原則。除草還可以用化學除草劑:①播后芽前除草劑??墒褂靡也莅?,使用時嚴格掌握藥量和用水量,土壤墑情好可適當減少水量;如墑情較差,比較干旱,一定要加大水量,但藥量不需增加,一般用水600~900kg/hm?。②苗后除草劑。15%的穩(wěn)殺得750~900mL/hm?除單子葉雜草,25%苯達松水劑4500mL/hm?除雙子葉雜草,防除菟絲子及單子葉雜草可使用48%的地樂胺乳油3375~3750mL/hm?對水450~750kg噴霧。
3.4 肥水調控。大豆開花結莢期酌情追施尿素75kg/hm?,同時葉面噴施尿素、磷酸二氫鉀及微量元素鉬、鋅、硼等,可起到明顯的增產效果。大豆開花鼓豆期遇旱澆水,雨多時注意防水排水。苗期如雨水較多,開花前用20%的多效唑450~600mL/hm?對水600kg,適當化控防徒長。
3.5 預防大豆落花落莢。落花落莢是大豆生產中的普遍而又嚴重的問題。大豆花莢脫落的主要原因:生長發(fā)育失調;土壤養(yǎng)分供應不足;植株群體光照惡化;病蟲危害;暴風雨襲擊等。主要預防措施:①培育和選用光合效率高,葉片透光率高,株型收斂的多花多莢的高產良種。②細致整地,提高播種質量,及時間苗、定苗、中耕除草,使幼苗生長健壯,植株積累充足的養(yǎng)分,以供應花莢發(fā)育的需要,減少脫落。③合理密植,并搞好植株株行配置,保證在較理想的群體狀態(tài)下,使個體發(fā)育健壯,協(xié)調植株體內養(yǎng)分分配矛盾。④科學合理施肥,保證有充足的養(yǎng)分供應,促使苗壯,增強葉片光合能力,多積累光合產物,滿足花莢的營養(yǎng)需要,減少脫落。⑤依據大豆生育特點,花莢期旱時要灌水,澇時要及時排水。⑥加強病蟲害的防治。⑦大豆的生育前期若出現(xiàn)營養(yǎng)生長過旺,噴施生長調節(jié)劑,調節(jié)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失調的狀況,從而減少脫落。
4 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害是苗期立枯病和后期霜霉病。其他病害呈點片發(fā)生,危害不重。立枯病是土傳病害,低洼積水易發(fā)生。它主要危害幼苗基部,造成基部莖桿溢縮、折倒死亡。立枯病防治首選大豆包衣劑,內含廣譜殺菌劑、生長調節(jié)劑、殺蟲劑等,這樣可以兼治其他病害和蟲害,培育壯苗。也可以藥劑拌種:用占種重0.3%的多菌靈+福美雙(1∶1)拌種,同時苗期應排漬、降濕、平整土地。霜霉病全生育期均可感染,主要為害葉片和種子。本地區(qū)在初花期開始感染,中溫、高濕的條件下迅速擴散,嚴重時葉片干枯早落,影響光合作用,造成減產。豆莢也可感染,籽粒表面附有霉層,影響飽滿度,失去商品性,因此危害巨大。霜霉病首先可選用無病種子并用種重0.5%的50%福美雙拌種。其次在發(fā)病初期,可用65%代森鋅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量700~8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
主要蟲害為豆桿蠅、大豆卷葉螟和斜紋夜蛾。豆桿蠅在本地區(qū)可發(fā)生3代,以幼蟲潛食大豆葉柄、分枝、主莖的髓部和木質部,影響植株水分和養(yǎng)分的輸導,增強葉片蒸騰,最終引起植株早衰、結莢少、粒重輕而減產。該蟲由于潛食在植株內部且蟲體小,隱蔽性強,不易發(fā)現(xiàn)??梢杂镁W捕,也可剝查幼蟲,蛹化盛期1個星期后施藥,葉面噴施40%氧樂果1125mL/hm2。大豆卷葉螟以幼蟲卷葉,取食葉片,吃光葉肉僅留下表皮,嚴重影響植株光合作用,引起落花、落莢、飽滿度降低,從而減少產量。而且大豆卷葉螟這幾年均成暴發(fā)趨勢,如防治不及時,幾天時間就可將全田葉片卷光。因此,是大豆田防治的重點。當豆株1%卷葉時用2.5%功夫300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3 000倍液防治,隔7~10d再防治1次,連續(xù)2次。斜紋夜蛾主要取食葉片形成缺刻,嚴重時除主脈外,全葉皆被吃光,所以危害巨大。該蟲低齡歷期短,高齡抗藥性強,所以在幼蟲初孵至3齡之前施藥效果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