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潔
油菜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食用,菜籽可以榨油,油菜花開時還可用于觀賞,用途較多,經濟效益較高。近年來很多地區(qū)都積極加強對油菜產業(yè)的發(fā)展,油菜適宜生活在氣候相對濕潤的地區(qū)。為了提高油菜品種質量,可以加強油菜雜交制種技術的研究,并且對油菜栽培技術進行應用,不斷提高油菜產量,促進百姓增收以及農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
1 栽種準備
春油菜雜交制種栽培之前,必須要做好準確工作,主要包括選茬、選地、整地等。第一,茬口選擇。茬口與油菜的病蟲害發(fā)生率有很大關系,油菜不宜連作,連作會增加其病害幾率,一般選擇小麥、大豆等作為前茬,豆類和休閑地對油菜的增產作用最好。第二,地塊選擇。油菜適宜生活在地勢平坦、排水方便的區(qū)域,不喜水澇。因此在油菜栽培過程中要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的地塊,如果是旱地,最好選擇耕層深厚、肥力中等的地塊。為了提高春油菜的制種水平,在制種區(qū)周圍1千米以內可以設置隔離區(qū),如果有天然屏障隔離最好,在制種區(qū)域內不得種植其他油菜及十字花科植物,防止對油菜制種產生影響。第三,整地。當前茬作物收獲結束之后要及時進行整地,對土地進行深耕,耕深保持在25cm左右,并且耕深要盡量保持一致。早春解凍之后對土地進行平整處理,使得土壤平整,土質細膩,并且呈上虛下實的狀態(tài)。耕地之后要撒上基肥,提高土壤肥力。第四,種子處理。在栽種之前要核對親本種子是否正確,并且對親本種子分別進行處理,包括精選、曬種等,確保親本種子質量滿足要求,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對親本種子分別進行染色處理,便于對親本進行區(qū)分,避免混淆。
2 播種
播種期對油菜的生長有很大影響,在播種過程中要對播種時間進行控制,一般春油菜的播種期在春天融雪之后,當每日平均氣溫達到2~3℃,而且地溫達到合適的溫度范圍就可以開始播種。播種時行距可以按照父本與母本規(guī)定的比例進行控制,播種的行向一般與當地的風向保持垂直,由于油菜的籽粒較小,播種量少,因此最好將種肥與種子均勻混合之后才進行播種,控制播種量。拌種時要將父本與母本分開拌種,防止親本混淆。播種時父本與母本的行距一般為28厘米左右,親本必須要由專人負責,要將裝親本的袋子進行標記,便于識別。播種時可以采用播種機進行機械化操作,要由專人對播種機進行操作,嚴格對父本與母本行進行區(qū)分,直行不交叉、不重播、漏播、短播。
3 栽培管理
當油菜幼苗生長到3~4片真葉的時候就可以進行中耕除草,并且可以追施尿素,一般每公頃使用60~75kg尿素,并且一次性間定苗,對弱苗、病苗、異型苗等進行拔除,再根據葉片的顏色、形狀、心葉色等特征,間除父本之間或者母本之間的雜苗。留苗的密度一般根據品種的特性、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等確定,一般母本的最終株距可以控制在20~25cm之間,要及時澆苗水。另外,在栽培過程中要加強父本的培育,對密度進行控制,密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稀,一般父本的密度控制在25~30cm即可,可以提高父本的分枝量,使得父本植株更加高大,花粉量充足,便于進行雜交。在幼苗時期要對父本進行去雜處理,苗期父本去雜水平會直接影響制種子的純度,苗期要對父本行進行一次細致全面取雜,根據父本群中的葉片形狀、顏色、心葉色等對雜株進行去除,一些高大株、矮小株、早現(xiàn)蕾株、葉色不一樣的植株都要及時去除,同時要將所有其他油菜及十字花科植物全部拔除,防止對制種純度產生影響。在苗期很容易出現(xiàn)油菜跳甲和油菜莖象甲,可以采用黑光燈進行捕殺。
4 調整花蕾
油菜父本與母本的花蕾期正好相遇可以提高雜交制種水平,但是在生長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會導致父本與母本之間的花期不能良好相遇,對此要對父本與母本的花期進行調節(jié),從而確保花期相遇良好。在父本與母本的現(xiàn)蕾期就要注意觀察花蕾,如果發(fā)現(xiàn)親本的花蕾期不一致,相差較大,則應該要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調整,例如可以采用打去發(fā)育快的一方主莖頂部部分花蕾的方法,對生長較快的一方的花蕾生長情況進行控制,促使父本與母本的花蕾期基本保持一致,有利于進行授粉制種。如果花蕾期相差不大,則可以對發(fā)育較早的一方進行行間開溝施肥,每公頃追施尿素15~30kg,也可以噴施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營養(yǎng)生長時間進行延長,促使父本與母本的花期相遇。
5 科學管理
5.1 合理灌溉。油菜生長過程中的需水量較大,尤其是在苗期,必須要充分灌溉,同時,又不能灌溉過度,防止出現(xiàn)爛根。在油菜播種之后不能立即灌水,容易導致土壤板結,不利于出苗,一般在間苗或者定苗時期開始灌溉,在苔花期至少充分灌溉2~3次,灌溉量要隨著油菜的生長而增多。在油菜生長后期要注意充分灌溉,對油菜結籽有很大幫助,另外,在陰雨多澇的情況下,低洼易澇地區(qū)應該要注意開溝排水。
5.2 防治病蟲害。病蟲害對油菜產量和質量有較大影響,油菜病蟲害較多,主要有黃條跳甲、莖象甲、露尾甲、菌核病。在防治過程中要采用綜合防治手段,例如菌核病的防治,采用30%菌核利可濕粉1000~3000倍液、43%好力克懸浮劑2500~3000倍液、50%多菌靈500~1000倍液進行噴施,每隔7~10天噴施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