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烈士陵園中的珍貴資料是我國革命歷史的記載和見證,也是能夠為我們指明道路的鮮艷標志,革命年代的資料對我們而言彌足珍貴。而華北軍區(qū)烈士陵園將這些歷史資料進行了整理和保存,并依靠不懈的努力去挖掘更多的歷史真相,憑借歷史的傳承來對當代人們進行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在這些塵封于歷史的資料中,有很多感人肺腑的事跡,而我們將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進行整理,得出的是能夠值得現代人深思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值得銘記,它維護者歷史的真實面貌,向我們講述著當年為了革命理想和祖國奮斗終身的英烈們。
在華北軍區(qū)烈士陵園里,有這樣一些歷史上的書信,它們不是偉人留下,也不是重要的情報,它們是眾多普通的革命英烈留給自己家人的家書。其中有一封是陳覺英雄在犧牲前寫給妻子的遺書,信中充滿了對家庭和妻子的愛與眷戀,也表達了對革命事業(yè)的勝利憧憬。另一封則是他的妻子趙云霄英雄寫給襁褓中嬰孩的留言,更是表達了一位母親對自己孩子的不舍與愧疚,為了自己的理想事業(yè),為了我國的偉大復興,她不得不做出犧牲,當人們讀到這封充滿深沉的愛與不舍的書信時,無不心痛惋惜。當我們看著這樣的歷史情境時,除了感到心痛之外,還要從中吸取能讓自己奮力前行的力量。
一、英烈精神代表什么
英烈精神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是先輩們用鮮血為我們后來人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英烈精神有著豐富的內涵和深遠的意義,其中最基本的精神核心便是不怕犧牲,為了共產主義的革命事業(yè)和祖國的富強發(fā)展而奮斗的奉獻精神。英烈精神概括來說有一些幾點內涵:敢于反抗、擁有勝利的信念、實事求是、憂患意識、嚴守紀律、團結一心、艱苦奮斗、自律自愛、奉獻精神等等。黨的領導人曾經為華北軍區(qū)烈士陵園題詞,對英烈們?yōu)榱藗ゴ蟮墓伯a主義事業(yè),為了國家的崛起而赴國難的精神做出了很高的評價。
歲月悠悠,我們中華民族從風雨如磐的年代到如今的自由與解放,從貧窮封閉到現在的繁榮富強,在這漫長的歲月里,英烈精神為中華民族的解放、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重要指導作用,他們信念堅定、鞠躬緊隨,因為他們才有我們今天的和平環(huán)境,才有祖國現在的繁榮昌盛。
記得詩人艾青說過: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是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是他們在同敵人進行著艱苦的斗爭,英烈們沖鋒陷陣、前赴后繼,直到留盡最后一滴血,他們倒下了,長眠于這片他們深深愛著的土地上。
二、英烈精神對現代社會的精神影響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以及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不斷建設,當今時代各種思想激烈碰撞,人們的思想變得獨立多變,有較大的差別。西方的一些資本主義敵對思想也在通過不同的渠道和手段對我們有些人進行腐蝕。這種現象若是任其發(fā)展,必定會對我們黨內人員和干部的正確思想產生破壞作用,他們的思想和信念堅定程度將受到嚴格考驗。在這種新形式下,如何堅定理想信念成為了必須正視的問題。而英烈們用自己的英雄事跡和歷史表現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堅定的答案。
華北軍區(qū)烈士陵園的戰(zhàn)士們,在生死存亡之際沒有猶豫動搖,他們?yōu)榱藝业呐d盛和民族的獨立不畏艱險,充分發(fā)揮了社會主義制度下共產黨人的徹底革命精神和無畏奉獻精神。英烈們在斗爭中沖鋒在前,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奮斗著,他們都是值得我們銘記在心的英雄!他們用自己的模范行為以及對理想和信念的堅定,贏得了祖國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他們的理想好似火一樣雄壯,他們的信念像剛一樣堅定。
革命英雄李大釗,在就義前曾高喊“我們深信,共產主義在世界、在中國,必然要得到光輝的勝利”,方志敏烈士,在犧牲前剛開陳詞: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 夏明翰烈士臨刑前,揮筆寫就了成為千古絕唱的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卑苍嵩谖覉@的著名共產主義戰(zhàn)士白求恩,毛澤東主席給予了高度評價:“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已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當作他自己的事業(yè),這是什么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每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
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和平年代,雖然沒有槍林彈雨,沒有外敵內奸,但是仍然有一大批共產黨員值得我們學習:雷鋒、焦裕祿、孔繁森……他們都是新時代的楷模,是我們的榜樣。無論是犧牲的英雄前輩,還是獻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好黨員,他們的精神都將與日月同輝,與山河共存。
共產黨員這個稱號凝聚了無數革命英烈做出巨大犧牲,他們不畏艱險,不計個人得失,心存祖國興亡,為了實現祖國的偉大復興,他們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并為之而奮斗,這才鑄就了這些永遠的豐碑供后人敬仰!
歷史同樣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真理,一個政黨倘若沒有堅實的理想和信念,就好像沒有靈魂的軀殼一樣,最終走向毀滅。而一個黨員如果沒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那么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為人民服務的基本意識,不可能做到執(zhí)政為民。
當我們的社會越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就越是會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要加強對黨員和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激勵全黨同志在日益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和當代激烈的思想激蕩中堅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在任何時候都在要信念理想上不猶豫不動搖。
三、弘揚英烈精神,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黨性修養(yǎng)對于日常工作的引導必不可少,這不僅代表了個人的品格,還是一種行為方式。要想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教育工作,需要以黨章為標準,按照黨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宗旨進行學習提高,通過不斷學習來磨礪自己的品格和意志。在黨性修養(yǎng)的表現上,英烈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履行黨章規(guī)定的入黨誓言,“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英烈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后人留下了自我教育、黨性修養(yǎng)問題的正面教材,因此烈士陵園對我們的黨和國家來說,是重要的政治文化教育資源,也是具有豐富內涵和黨性培育基地。
無論是在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年代,革命先烈為我們做出的奉獻和犧牲應當時刻牢記,他們向我們傳遞的不屈意志,以及對祖國和家人的愛,我們除了用鮮花和淚水去表達自己的感情之外,還應當銘記他們的精神,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發(fā)揚英烈精神,這樣才能讓英雄們的精神不斷傳承下去。
英烈精神,是我們民族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用鮮血和生命為我黨和國家鑄造的寶貴精神財富。緬懷英烈,就是要在各自的崗位上,為國家建設和民族崛起盡一份自己的力量,為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和小康社會盡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