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形成與發(fā)展之必需。教師不僅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還要在課內(nèi)外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通過各種渠道,采取不同方式,多給學生口語交際的機會,努力實現(xiàn)口語交際的雙向互動,遵循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筆者從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歸納總結(jié)出幾種中職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訓練方法,如朗讀訓練、聽說訓練、演講訓練、專題訓練等都能有效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不斷提升。
一、加強語文教學中學生的朗讀能力
朗讀是將書面語言變成有聲的口頭語言的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shù)活動。學生通過朗讀將課文中的內(nèi)容表達出來,在朗讀的過程中也會將文中的情感表達出來,使學生體會文章之所在,使他們的情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朗讀、既能練發(fā)音、練表情、練膽量、練口才,促進語言規(guī)范化,又能憑借書面材料豐富情感,增強語感、加強記憶。首先,要給學生充足的朗讀時間, 讓學生把字句讀準,停頓得當。做到眼看,口讀,心思,耳聽。這樣反復讀幾篇,將文章讀熟、讀透,而且熟讀的過程又可以感知文章內(nèi)容和感情。其次,教師以清新、流利、包含情感的語氣范讀課文,學生在老師的朗讀中充分感受課文的意境,體會文字的美妙。一種對美的追求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地會產(chǎn)生出讀的欲望。越有興趣,他們就越愛讀書。在讀書的過程中去欣賞去發(fā)現(xiàn)。同時,他們也會在范讀中學會朗讀欣賞、品位和鑒賞。最后,要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讓學生在感興趣的朗讀活動中全面提高朗讀效果。如我在課堂上常采用學生自由讀、同桌互讀、小組賽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有讀的興趣,讀的欲望,也充分調(diào)動了他們的朗讀的積極性。學生的朗讀水平提高啦。中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二、提高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聽說能力
語文課堂教學本身離不開“聽”和“說”,但這里講的聽和說,不僅僅是課堂上簡單的回答問題的“說”,而是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有指導、有評價的經(jīng)常性的“聽”與“說”的訓練。首先,要營造課堂外聽說的氛圍,主要放手讓學生以組、班、團、學校等為單位,組織模擬采訪、模擬電話,進行即興表演、講故事、讀報、社會調(diào)查等系列活動。教師在這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嚴密策劃,精心組織,認真引導;其次,教師對學生的說和聽要有明確的要求。要求學生咬字發(fā)音一定要清晰、準確,力求出言吐語純正如水,沒有口頭禪,沒有方言土語、重復羅嗦等口語“雜質(zhì)”,語氣、語速、表情要能體現(xiàn)不同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口語表達習慣。最后,對口語表達水平層次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年級,應有不同的要求,教師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來輔導學生,循序漸進的進步。同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錄音、廣播等手段,對學生進行聽的訓練,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熏陶和教育。
三、激發(fā)校園文化活動中學生的演講能力
演講是一種語言的藝術(shù),演講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演講的效果。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很多教師不注重演講教學,沒有認識到演講對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重要性。教師除了除了生動的課堂教學之外,還應該努力為學生營造有利于他們演講能力的校園氛圍,如由老師牽頭組織演講社團,并定期在校園內(nèi)舉辦演講比賽,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演講才藝,讓他們在競爭中收獲成就感和快樂感,例如在我所帶的學生中一名女生比較靦腆,不怎么愛說話,在交際能力和表達能力方面相對于其他學生差一點,一次偶然的機會,她代表班級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演講活動,通過自身的努力,還有學生跟老師的幫助,她獲得了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績。從此,她愛上了演講,在日常的課堂中變得積極,口語交際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通過活躍的校園氛圍調(diào)動學生演講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演講的潛力,從而來提高中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四、狠抓落實口語教學專題訓練
我們進行口語交際教學的任務之一就是在學生已有的口語能力的基礎上規(guī)范他們的口頭語言,因此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訓練中專題訓練就必不可少,而中職語文教材中所編排的“口語交際”專項訓練有很多,比如:介紹、交談、復述、演講、即席發(fā)言、應聘采訪、調(diào)節(jié)、提問、體態(tài)語等等,由于某些學校某種原因和個別老師認識不足或趕進度,口語交際教學并沒有完全落到實處。而我個人認為恰恰是這些口語訓練對中職生以后的擇業(yè),應聘和迅速適應社會有著很好的輔助和引領(lǐng)作用,所以,語文教學中的口語交際訓練應該充分利用起來。
1.介紹訓練,著重對口語訓練中的三種形式,即朗誦會的組織、演講會的組織、辯論會的組織進行必要的介紹。最后選取一批適合朗誦的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文學精品以及歷史上著名的演講詞,并作必要的導引解釋,作為學生課外練習的素材。
2.態(tài)勢語訓練,說話不單單用聲音,還可以有不同的表情、動作和手勢等。正確使用勢態(tài)語,可以增強口頭語言的感染力,幫助學習者實現(xiàn)盡如人意的交際效果。
3.交談訓練,通過交談的訓練,提升與人協(xié)作的意識,掌握交談的基本技巧,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以及與人溝通的自信。這是提高說話表達能力的前提和基礎。還有
總之,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當前進行課改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各種渠道,采取不同方式,多給學生口語交際的機會,努力實現(xiàn)口語交際的雙向互動,中職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方法技巧上多下工夫,促使學生掌握口語交際的基本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為就業(yè)和崗位需求打好基礎。
作者簡介:孫秀蕊(1977-),女,黑龍江省黑河市人, 職稱:中一,學歷:本科。研究方向: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實踐研究。單位:黑龍江省遜克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