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濱瑜
經(jīng)常有同學跟我聊天,談起對來美國讀書的向往和期待。未知和好奇讓他們對美國的生活充滿憧憬和想象,但這里留學的真實生活是怎樣的呢?轉(zhuǎn)眼間,我在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已經(jīng)讀博士二年級了,有了一些在這里讀書的經(jīng)驗和體會。我想把這些經(jīng)驗和體會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夠幫助各位更全面地了解在美國學習和生活的真實情況,讓大家少走彎路,提前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談談學習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在學習方面的不同。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留學生在美國讀書的情況,通常情況下就是“累”!這種身體和心理上的累主要來自于以下三個方面。
1. 語言問題
留學生無論英語多好,初到美國后都會感受到自己英語水平的局限。語言問題讓我度過了最辛苦的博士第一學期,熬夜寫作業(yè)成了我的家常便飯。這是很多出國讀書的同學都會遇到的情況。
我們可以簡單算一筆賬。在美國,一般情況下,研究生(碩士生和博士生)每學期需要選3~4門課,本科生要選5門課。就每門課來說,按照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學生每周需要投入最低8小時的學習時間(包含預習、上課及作業(yè))。這樣算來,學生每周3~4天都要完全投入到學習中。可是這個基本的學習時間是以母語為英語的美國學生為標準的,他們在閱讀和寫作上沒有語言障礙,也不需要寫完作業(yè)后一遍遍地打磨用詞和句法。對于將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來說,這個時間至少要翻倍,所以留學生每周至少6天都在學習或趕作業(yè)的情況是很正常的。
而對于美國的博士生來說,每周能完整地休息一天已經(jīng)很不錯了。來美國的第一年,我平均每天的睡眠時間是5小時,期末季更是經(jīng)常寫文章到深夜,只有寒暑假能夠放松一些,不用再受deadline的折磨。當然,我算這筆賬的前提是學生以高標準要求自己,以全A和獎學金為目標,每周都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老師安排的全部任務。如果以A-或者B為目標,日子確實不需要這么辛苦。美國老師給成績還是比較寬容的,得A不易,但得B-以下也不那么“容易”。
2. 學習形式
來到美國之后,新的學習形式往往會讓很多留學生覺得不適應。從課前準備來說,在美國學習必須要做好課前預習。每學期的第一次課,老師都會把這學期的syllabus (教學大綱)發(fā)給學生,并且對大綱中的各項要求和任務做詳細的解釋。也就是說,在第一節(jié)課的時候,學生已經(jīng)對這門課和這學期每堂課的教學任務有了大體了解,老師在之后的教學中也會嚴格按照教學大綱來執(zhí)行。每節(jié)課上課之前都會有相應的閱讀或者寫作任務,這是很重要的預習環(huán)節(jié),學生只有在認真完成預習任務后才能跟上課堂節(jié)奏,并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否則無異于聽天書一樣,或者在課堂上非常吃力。
課堂討論也是在美國課堂上必備的環(huán)節(jié)。一般情況下,老師講解和課堂討論的比例可以達到3∶7,在博士課堂上更是80%的時間都由學生主導,甚至是學生作為discussion leader帶領(lǐng)全班討論一個話題,教授起到輔導討論和引申思考的作用。寫到這里,我想大家更能夠感受到預習的重要性。如果沒有預習的話,你根本沒辦法參加討論,也不知道大家在討論什么,更談不上貢獻好的觀點了。美國的一些教授跟我反映過中國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沉默的情況。在對這些情況做了一些了解后我發(fā)現(xiàn),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語言問題,想積極參與討論,但是語言上受到限制;另一部分原因就是沒有做好充分預習,確實想不出什么好的觀點。較多的課堂討論和小組任務跟國內(nèi)個人做作業(yè)的情況有很大不同,雖然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會慢慢得到加強,但確實讓很多習慣獨自安排和完成作業(yè)的留學生感到不適應。
3. 成績累積
與國內(nèi)本科生和研究生相比,好成績在美國得來更加不易。國內(nèi)學生的期末成績一般由平時出勤、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共同決定,考試形式也多為測驗。相比之下,美國的考核形式就多種多樣了。一般情況下,學生的最終成績由三塊組成:5%~10%的平時成績(每次課堂的隨堂測、小組展示、課堂活動參與等)、40%的期中成績(測試、論文、小組項目等)和50%的期末成績(測試、論文、研究計劃等)。也就是說,學生的最終成績?nèi)Q于其一整個學期的表現(xiàn),受每一次課堂測試和小組項目的影響,國內(nèi)那種期末考試前才臨時抱佛腳突擊的情況在這里是行不通了。我身邊有不少在美國讀書的本科生和碩士生同學經(jīng)常跟我分享他們在期中和期末時期的“悲劇”,要喝著咖啡在圖書館熬夜到天亮,趕在deadline最后一刻之前把論文發(fā)出去。
聊聊生活
談完了學習,讓我們再來看看生活方面跟國內(nèi)有什么不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 業(yè)余打工
在學生業(yè)余打工這方面,在美國應該跟國內(nèi)有所不同。國內(nèi)的大學生大部分可能到大三大四的時候才出去實習,前兩年出去實習的也有,但占少數(shù)。而相比國內(nèi)的學生,美國學生則更早地走出校門掙錢——賺學費,打零工,補貼自己的生活費等。學校圖書館、星巴克、公寓樓、餐廳等地方是學生們經(jīng)常打工的地方,時薪10~15美金不等。
在讀博期間,我還在學校擔任co-instructor的職位(輔導課教師)。當我跟我的美國學生談起中國家長的付出時(支付學費和生活費),他們總是很羨慕。我的班上有不少學生都在借學生貸款,畢業(yè)找到工作后再慢慢還錢。當然,這跟美國的家庭情況和學費數(shù)額也有很大的關(guān)系。美國家庭一般都有兩個以上的孩子,不像中國很多家庭是獨生子女,可以把全部的資源用在一個孩子的教育上。國內(nèi)的大學學費大概每年5000元左右,很多家庭可以支付得起。而美國的一些名校(私立學校),尤其是醫(yī)學院和法學院,學費動輒一年50000+美元(約34萬人民幣),便宜點的州立學校也要一年30000美元左右(約20萬左右),這差不多是一個美國中產(chǎn)家庭的年收入。所以,很多美國學生都在讀書期間貸款,用獎學金和業(yè)余打工的收入維持學習和生活。
美國的碩士生和博士生更是依靠自己繳納學費,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美國碩士生和博士生的年齡都比較大。本科畢業(yè)后的收入情況不足以支撐他們繼續(xù)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因此他們邊工作、邊攢錢,等到資金充足了,或者申請到獎學金了,再去讀一個自己喜歡且對自己的職業(yè)有幫助的學位,這與國內(nèi)學生本科畢業(yè)直接讀研的情況截然不同。不少國內(nèi)的碩士生和博士生到了美國后發(fā)現(xiàn)美國同學都比自己年齡大一些,有的甚至大10歲以上。以我的同學為例。我們專業(yè)一共有6名在讀博士生,我是年齡最小的,其他的5位同學有的曾是NGO組織的主席、高中校長或大學老師,他們最小的32歲,最大的已經(jīng)40歲了。不得不說,這種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還是非常令人敬佩的。endprint
2. 注意安全
安全一定是留學生重點關(guān)注的問題。剛來學校的第一天,我就收到了學校發(fā)來的有關(guān)安全方面的郵件,郵件里告訴同學們遇到緊急情況應該怎么做,撥打什么電話求助。入學之后,我還經(jīng)常收到學校發(fā)來的安全警報郵件。學校里每隔一條街都會有一個自動報警器,發(fā)生意外時,報警人只要按一下按鈕,學校的警衛(wèi)就出動了。
同時,在美國讀書的留學生一定要購買醫(yī)療保險(強制購買),保險費用比較昂貴,每年1000~2000美金不等,生病后可報銷80%左右的費用,跟國內(nèi)大學免費自動入醫(yī)保不同。在美國校園中流傳著很多跟保險有關(guān)的趣事,比如學生受傷后在不省人事前跟前來幫助自己的人說的最后一句話竟然是:“不要叫救護車,我沒事!”因為在美國,使用救護車的話,一趟的費用就高達600美金左右,如果病人進了Emergency Center,做了一些相關(guān)檢查,那么使用救護車和做檢查的費用加在一起,怕是要1000+美元了。這也從側(cè)面反映出美國看病貴的問題。但是,單純從安全的角度出發(fā),我還是推薦留學生在美國求學時購買一份保障全面的保險。有的留學生只圖價錢便宜,買了一些作用非常雞肋的保險,生病報銷時才發(fā)現(xiàn)有很多情況都不能使用。也有同學在上學期間自己中斷了繳納保險費用,或者保險到期之后沒有續(xù)保,出現(xiàn)了生病后不敢去醫(yī)院看病的情況,這就得不償失了。
3. 生活習慣
最后,我想要跟大家分享一點在美國生活的社交“秘籍”,就是做什么事情都提前預約。和朋友吃飯要提前預約(至少兩周),和老師面談要提前預約(至少兩周),找工作更是要提前半年!也許你能理解和老師面談要預約,可為什么和朋友吃個飯也要提前那么久預約呢?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很多碩士生和博士生都是有工作的,他們可能也已經(jīng)有家庭和孩子了,不止學校里這些事情。以我們博士班的聚會為例,我們通常都會提前一個月確定活動地點和時間,即使這樣也往往因為大大小小的事情不能聚齊。如果你在國外學習或生活過一段時間,一定能理解有些海歸在答應聚餐之前拿出手機說:“你稍等一下,我看一下我的時間安排。”你也一定能夠理解他們在自己的備忘錄上寫:“下周五下午三點和James打籃球+晚餐?!彼麄円呀?jīng)習慣了做事情提前約好,把時間留出來,而不是晚上放學路上遇見之后就一拍即合一起去聚會。
以上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在美國學習和生活的感受。當然,上面這些內(nèi)容都是基于我個人的經(jīng)驗和體會,我相信每個同學的感受都會隨著年齡、學校、地域的不同而有所變化,甚至差別很大。排名靠前的學校學術(shù)氛圍也更加嚴謹一些,老師的要求也會更高,想拿全A確實要付出更多努力。但是,只要做好充分的語言和心理準備,制定好明確的學習和生活目標,就一定能夠在美國的留學生活中少走彎路,有所收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