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鎮(zhèn)
摘 要:水文地質是工程地質勘察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水文地質作為工程建設的基礎性環(huán)節(jié),其本身的質量將會對工程周期壽命與穩(wěn)定性造成直接影響。但是在當前的工程地質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質勘察的重視程度不足,難以切實就水文地質參數進行表達,也難以就其所產生的危害進行控制。本文簡要的就工程勘察中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工作的具體內容進行概括,并就水文地質問題所造成的危害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就實現水文地質危害預防與控制的具體措施進行探討,以期為工程水文地質勘察工作水平的優(yōu)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工程地質勘察;水文地質問題;具體危害
工程地質勘察是工程建設開展的重要依據之一,對于保證工程建設安全、合理、經濟的有著重要意義,其中水文地質又是工程地質勘察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但是大多數的勘察單位都缺乏對水文地質勘測工作的重視,僅僅簡單分析一下,缺乏全面性與準確性。但是水文地質往往會對工程建設過程中安全發(fā)揮巨大的影響,將直接造成工程面臨巨大的危害,造成工程應用安全性的降低。所以,為保證工程建設質量,勘察單位應當積極就工程所處環(huán)境的水文地質情況展開調查,并建議相應的危害防治措施。
一、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具體內容
就工程建設來說,水文地質勘察工作應當從對造成影響工程建設安全的相關因素的角度進行勘察。其主要涉及到的勘察內容包括揭示的巖土層中的含水和隔水層的實際厚度,地下水的組成以及水位變化情況、含水層水頭和土層的實際滲透能力等。為保證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有效性,勘察人員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就水文地質情況展開分析調查。首先,勘察人員應當站在工程被影響的角度進行水文地質情況的分析,預測水文地質問題將造成的危害,并針對性的進行建議防治措施與解決方案的制定。其次,勘察人員在制定勘察計劃時應當明確建該工程的地基的基礎類型,并以此作為勘察工作的出發(fā)點,就相關的水文地質問題進行勘察,保證勘察工作的有效性。另外,勘察人員應當將勘察工作的重點放在工程所處環(huán)境的地下水情況方面,并就其變化規(guī)律進行總結。這主要是由于地下水變化是造成工程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勘察人員也應結合工程施工所面臨的危害問題進行分析,提前性的進行預防措施的制定,只有這樣,才能切實保證工程建設質量。
二、水文地質問題將對工程造成的具體危害分析
(一)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的工程危害
在經濟發(fā)展的推動下,為滿足人們的用水需求,大量的進行地下水的開發(fā)利用;采礦行業(yè)不斷發(fā)展過程中所進行的礦床疏干;建立水庫造成水源的截斷,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下游地下水的影響,具體的表現就是地下水位下降。當地下水位下降速度過快時,就會造成地面沉降、塌陷等多種地質災害問題。而水資源污染與枯竭等多種環(huán)境問題也相繼出現,在嚴重的情況下還會造成土地荒漠化以及海水倒灌等情況的發(fā)生。以上情況的出現將會造成水位降低區(qū)已建建筑出現不均勻沉降、拉裂等安全問題,影響已有建筑的正常使用壽命。
(二)潛水位上升將會造成的工程危害
隨著水庫、水力發(fā)電站等多種水利工程的建設數量逐漸增多,其將會造成相關區(qū)域內的水文地質條件發(fā)生改變,即潛水位上升。其主要造成的工程危害問題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潛水位上升將會造成工程地基的軟化,這是由于潛水位上升導致黏性土壤的壓縮性能提升,土壤強度降低以及土壤含水量提升,最終造成地基出現不正常沉降。其次,潛水位上升還將會造成已建地下工程原有抗浮措施不能滿足水文條件改變帶來的新抗浮要求,導致工程建設基礎的上浮、開裂、底板滲漏等問題的出現。此外,潛水位上升還會造成工程地基的砂土達到飽和狀態(tài),密實度降低,不液化狀態(tài)變成液化潛勢,最終造成砂土液化;基坑導致流砂與管涌情況的發(fā)生,造成基坑安全問題。
(三)地下水位升降波動造成的工程危害
長時間的水文地質變化規(guī)律研究表明,在氣壓、引力等多種外在因素的影響下,區(qū)域內的地下水位情況可能會發(fā)生反復的水位波動。該水文地質問題的出現將會造成工程的基礎土被嚴重壓密,并將可能會對工程的基礎性材料造成嚴重的腐蝕侵害,容易造成建筑地基在不斷的干濕交替過程中出現腐爛情況。在水位波動的影響下,鹽溶解作用的發(fā)生將會造成建筑工程本身出現位移情況,對建筑安全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部分工程基礎持力層選擇在膨脹性巖土上,在不斷的水位波動條件下出現變形,最終造成地裂危害,導致工程結構受到嚴重的破壞。隨著經濟發(fā)展,水資源得到廣泛利用,隨著大型水利工程建設,水環(huán)境將被改變,如水壩蓄水發(fā)電,上游水位上升,下游水位降低,造成動水壓力的變化情況嚴重,進而產生大量的水文地質問題的出現,最終對工程建設本身造成影響。
三、實現水文地質問題危害防治與解決的相關措施探討
(一)加強水文地質情況的污染問題調查
就工程所處環(huán)境中的水文污染問題調查的工作,應當與水文地質測繪工作同時進行,全面的就工程所處區(qū)域內的現有污染情況與污染可能進行了解與預測,這是實現污染防護措施制定的重要基礎。這需要相關勘察人員首先進行水污染資料的收集,明確污染情況發(fā)生的來源、途徑、原因以及其具體將導致的危害情況,并在勘察過程中將該工作的重點放在主要的水源地中。例如,當建筑工程的周圍存在過化工類生產設施時,勘測人員就應當將該環(huán)境中的水文污染情況勘察列為重點,尤其是地下水的檢測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勘測人員應調查了解場地與化工源的距離、方位,設置觀測點觀測地下水位確定地下水的流向,評價與化工源的聯系,建議是否需要進一步進行滲流工作的測試。以此為依據做合適的推薦處理措施。另外,地表水與地下水之間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所以一旦出現地表水的污染,也會造成地下水污染問題的出現,所以加強水文污染情況進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二)完善水文地質問題勘測的監(jiān)測系統(tǒng)
為實現對施工范圍內的水文地質問題的全面分析,勘測人員還應當不斷的進行勘測工作的檢測系統(tǒng)的建立與完善。在進行監(jiān)測點設置時,應當就地下水線路進行考慮,并在工程建設的周圍環(huán)境中設置2至3個對照點,以此來實現水文地質情況分析的全面性。而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監(jiān)測工作應當涉及到工程范圍內的水位情況、水文情況以及土壤與巖層情況等,實現動態(tài)化的管理,并利用現代先進設備進行監(jiān)測數據分析。只有精確的問題分析才能明確其將會對工程所造成的危害,進而針對性的進行危害防治措施的制定。
(三)實現水文地質勘測工作的規(guī)范性提升
隨著地質勘察工作的重要性逐漸凸顯,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研究也實現了較大的突破,實現了勘察工作規(guī)范性文件的提出。而在相關的規(guī)范文件中明確的對水文地質勘察目的、工作內容以及評價方式等進行提出,是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指導性文件。但是就當前的實際勘察工作而言,大多數的勘察人員都沒有嚴格按照該文件進行工作開展,缺乏勘測工作的規(guī)范性。所以,為實現勘測質量的提升,相關人員應當加強對勘測規(guī)范文件的學習,并將其落實到實際勘測工作當中,在指導下完成原狀土樣測試數據設置以及抗震地段的合理劃分。另外,勘測人員還應當積極就國外優(yōu)秀勘測技術與經驗進行引進與學習,切實提高勘測工作水平。
(四)加強對地下水埋藏情況的分析
地下水的具體埋藏情況對工程建設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所以相關勘測人員應當加強對地下水埋藏情況的分析工作。這需要勘測人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勘測重點的標注,查明工程建設區(qū)段內實際排泄條件和水力聯系,查明地下水對建筑材料腐蝕性評價的重要指標數值,并就相應的水文地質指標進行推薦。當危害問題聯系到基坑工程建設時,還應當積極運用抽水試驗與壓水實驗來就土層與巖層的實際滲透能力進行分析。如建筑工程場地地基土中存在飽和砂性土,由于基坑開挖深度比較大,帷幕止水不及時或不到位,常??赡軙鎸λ徊钶^大,水壓高致使形成飽和砂土流土、管涌等問題,對工程造成的嚴重危害情況。勘測人員應根據具體的情況,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切實保證工程建設質量。
結束語:
要保證工程建設質量,應當注重地質勘察工作的開展,并保證水文地質情況勘察的全面性與精確性,避免由于水文地質問題所造成的工程危害。所以,施工單位應當明確水文地質問題勘察工作的重要性,按照相應的勘察指導文件來展開相應的施工組織,并在這基礎上積極就水文地質問題所造成的多種危害進行全面的分析,從而針對性的制定出危害防治與現場施工的預應急方案。只有這樣,實現工程建設質量的保證。
參考文獻:
[1]劉集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危害分析[J].科技與企業(yè),2013(03).
[2]楊秀芬.探討煤田水文地質各階段工作重點系統(tǒng)[J].科技與企業(yè),2013(18).
[3]李延坤.水文地質勘察中地下水的問題及應對措施分析[J].科技與企業(yè),2013(22) .
[4]吳立崗,王善明,顧言征.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問題探析[J].城市建筑,2013(20)
[5]張玲.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危害探討[J].工程技術,2014(15):307
[6]王新春. 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危害[J].科技傳播,2012(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