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榮久
摘 要:轉向架是地鐵車輛的最重要組成部件,它既承載著車輛自身的重量和載客重量,也擔負著車輛沿著軌道走行的支承走行裝置。其結構強度直接影響地鐵車輛的運行安全。結構合理也直接影響車輛的運行品質、動力性能和行車安全。近年來,轉向架構架受多種因素影響,構架局部位置出現(xiàn)裂紋,其結構安全逐步受到威脅,已引起各方的關注。
關鍵詞:轉向架構架 裂紋及焊接缺陷類型 裂紋焊修
1、轉向架構架組成
目前地鐵車輛應用的轉向架大都采用無搖枕形式,具有結構簡單、零部件少、重量輕、噪音低、維護工作量少等優(yōu)點。轉向架有動車轉向架和拖車轉向架。以動車構架為例,動車轉向架主要由構架組成、輪對軸箱裝置、二系懸掛裝置、基礎制動裝置、驅動裝置、中央牽引裝置。動車構架主要由側梁組成、橫梁、電機吊座、齒輪箱吊座、托板組成、牽引拉桿座等組成。構架主要連接形式為焊接。
2、構架裂紋及焊接缺陷類型
2.1 構架裂紋
以動車構架為例,構架裂紋主要有橫梁與小縱梁連接部裂紋、齒輪箱吊座根部裂紋、電機吊座與橫梁連接部中部筋板尾部裂紋、電機吊座與橫梁連接中部裂紋、牽引拉桿座裂紋、電機與橫梁連接部根部裂紋,小縱梁與橫梁焊接處裂紋。
2.2 構架焊接缺陷
構架焊接缺陷的位置有:附加氣室漏風、壓差閥處漏風、牽引拉桿與橫梁連接處、牽引拉桿座缺陷、電機吊座、齒輪箱吊座等。
3、 構架裂紋及焊接缺陷原因分析
導致構架裂紋原因有諸多因素,有運行線路惡劣導致、構架結構設計、材料質量、焊接缺陷等因素。
①科學試驗驗證,在列車運行速度提高和載重量增加的狀態(tài)下,通過部分軌縫時,構架橫梁上下振動,激起構架共振趨勢出現(xiàn),導致橫梁與小縱梁焊接處應力過大。齒輪嚙合產生的作用反力,造成齒輪箱吊桿應力較大。在通過部分軌縫時,也激起橫梁和電機吊座附近有共振趨勢,導致電機吊座附近應力過大。
②構架結構設計,應具有一定的扭轉剛度,利于適應輪軌面的垂直不平順性。具有一定的橫向彎曲剛度,尤其側梁和端梁具有較大的剛度。具有一定的橫向、垂向彎曲剛度,構架整體剛度較大,并具有較好的承載性。
③材料質量問題。材料在原始狀態(tài)下含有夾雜、空洞等缺陷。這些缺陷是一種隱含的缺陷,在循環(huán)應力作用下,當滿足一定條件時會發(fā)生擴展,擴展到一定長度時,就從缺陷引發(fā)初始裂紋,然后再擴展成局部裂紋,材料就會裂紋。
④焊接質量問題。焊接缺陷也是一種隱含的缺陷,在長期超載荷運行及惡劣環(huán)境下,從缺陷引發(fā),當局部的最大應力或應變超過材料的疲勞極限時,損傷度開始累加。當損傷程度累加到某一極限值時,材料就發(fā)生破壞,從初始裂紋,然后再擴展成局部裂紋。焊接缺陷主要表現(xiàn)為:表面氣孔、表面焊縫裂紋、咬邊和焊瘤。焊接的內部缺陷有:未焊透、未熔合、夾渣等。
4、構架裂紋普查
構架裂紋檢查一般采用目測方式或磁粉探傷方式進行,檢查工作可在月修、年修、段修及廠修等修程期中進行。檢查項點有電機吊座、齒輪箱吊座、牽引拉桿吊座、小縱梁焊接處等。檢查構架是否有裂紋、漏風、油脂滲出等現(xiàn)象。
5、構架缺陷、裂紋修復準備
5.1 準備工作
①焊修環(huán)境要求
構架焊修工作場地要求:溫度不得低于5℃,風速<2.8m/s,不許過堂風。
②工具設備準備和作業(yè)要求
常用設備和工具:電焊機,無損探傷設備,探傷材料,電動或風動角磨機、直棒砂輪、拋光砂輪、旋轉銼、鋼絲刷、扁鏟,焊縫檢測尺、手電筒、10倍放大鏡,氧-乙炔火焰烤槍及試溫筆,合適的焊接填充材料。
操作者作業(yè)時,勞保用品要準備充分,穿戴整齊。要做到一人指揮,協(xié)調作業(yè)。
③構架探傷和構架焊修人員資質
焊接作業(yè)人員具有相應的歐洲標準EN287-1 焊工資質證書(焊接位置:PF);探傷人員必須具有中國鐵道部頒發(fā)的磁粉Ⅱ級及以上級別或國際同等級及以上的技術資格證書。
④構架焊修流程
目測及探傷檢查構架焊縫缺陷-缺陷評價-缺陷清除-清除后檢驗-補修焊接-補修焊接及過渡區(qū)域修磨-復查檢驗及評價-工作記錄及拍攝照片。
⑤轉向架缺陷焊修狀態(tài)要求
在對轉向架實施焊修過程中,不允許在轉向架上施加載荷。對構架進行焊修時,應將轉向架進行分解,在構架沒有任何載荷作用下,開始焊修工作。
氣孔直徑1mm以下的符合標準ISO 5817-B要求,可以不做焊修處理。氣孔直徑為2mm的,需要進行打磨后焊補處理。
5.2 構架缺陷、裂紋焊修
5.2.1 構架焊接缺陷焊修方法
①焊接缺陷消除。選擇合適角向砂輪機、旋轉銼等磨削工具清理缺陷,將缺陷去除。并用磁粉探傷進行檢查。
②焊修前清理。用角向砂輪(或旋轉銼)、鋼絲刷等工具將坡口內及焊縫周圍清理干凈,使焊縫區(qū)域露出金屬光澤,準備焊接。
③地線連接。對地線連接固定位置進行清理,使焊接接地線安全可靠。
④焊后修磨。應嚴格按照施工工藝文件要求執(zhí)行,焊縫飽滿,清除焊縫的熔渣和飛濺,保證焊縫表面光滑、光潔。
⑤焊縫外觀檢查及磁粉探傷。焊縫區(qū)域冷卻至少24小時后,對焊縫及修磨區(qū)域進行外觀檢查和磁粉探傷,確認無裂紋、無超標缺陷。否則應重新焊修。缺陷檢查標準應按照ISO 5817-B級執(zhí)行。
⑥焊接完成后應清除熔渣和飛濺,清理工作場地,整理工具。
5.2.2 構架裂紋焊修
構架裂紋分為非貫穿性裂紋和貫穿性裂紋。非貫穿性裂紋是在缺陷修磨清除過程中,未貫穿橫梁(母材)。否則為貫穿性裂紋。這兩種裂紋形式的焊修方式有所不同。貫穿性裂紋焊接時,首先進行打底焊接,焊接時分別沿口底部的兩側邊緣逐道、交替縱向焊接,使缺口逐步縮小,至缺口寬度縮小至2~3mm寬,然后進行封口焊接。每焊一道后,認真進行層間清理。封口焊接后,后續(xù)的修補可按照一般性構架裂紋焊修進行。修磨區(qū)域的焊縫應與母材圓滑過渡,不應有棱、角等急劇變化。焊縫裂紋去除應以不傷及母材為原則。
構架裂紋焊修方法:
①裂紋消除及坡口制備。選擇合適角向砂輪機、旋轉銼等磨削工具清理裂紋,裂紋磨削去除修磨后的溝槽底部應為“U”型截面,其底部半徑不小于5mm,以便于焊接和熔合。在整個修磨、復檢和評價中,必須進行探傷確認。
②焊修前清理、地線連接、焊后修磨均可按照構架焊接缺陷焊修方法執(zhí)行。
③焊接時應視制坡口的深度決定焊接層數(shù)和道數(shù),多層焊接時,層間溫度應低于250℃。
④層間清理。每焊接完一層后,要進行認真的層間打磨處理,然后再進行下道焊接。
⑤焊縫端頭處理。如果焊縫端頭沒有燕尾成型或圓滑過渡,端頭成型不良,易造成應力集中。
⑥焊縫外觀檢查及磁粉探傷。按照構架焊接缺陷焊修方法執(zhí)行。
⑦焊接完成后應清除熔渣和飛濺,清理工作場地,工作記錄和工具整理。
5.3 構架同處裂紋二次焊修要求
裂紋構架焊修應嚴格按照工藝文件要求執(zhí)行,對轉向架的同一處焊縫,允許進行焊修,但焊修次數(shù)不宜超過兩次(原始第一次的施焊不計算在內)。
5.4 檢查報告和記錄
檢查報告應包含構架三維檢查、探傷檢查報告、工作記錄。工作記錄應包含車組號、構架號、缺陷位置、缺陷描述、焊接描述、焊修日期及相關人員簽字。
結束語:
轉向架屬于地鐵列車走行關鍵部件,構架裂紋問題嚴重威脅著地鐵列車安全運營,輕則造成列車脫軌,重則傾覆。對構架進行定期普查,構架裂紋焊修要嚴格按照“轉向架構架缺陷焊修工藝文件”執(zhí)行,同時還要加強構架焊縫焊修后的運用狀態(tài)跟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