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河
從理論上講,真菌類(包括我們熟悉的蘑菇)可能早在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就起源了,但是由于蘑菇不具有輸導組織、生物體柔軟、大多身材矮小且生長期短,因此迄今為止,全世界所發(fā)現(xiàn)的蘑菇化石只有10塊左右,而且大多數(shù)都保存在琥珀這種特殊的材料之中。近期,中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迄今最古老的完整蘑菇化石之一,快和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位約1億歲的“蘑菇長老”吧!
不同類型的生物保存成為化石的潛力不同。具有硬體或者外殼的生物易于保存成為化石,比如三葉蟲(體表是一層保護殼)和各種貝殼;而全部為軟體的生物則往往難于保存成為化石。陸地生物相對于海洋生物更難于保存成為化石,因為大量的地層沉積過程都發(fā)生在淺海區(qū)域,而陸地生物要經過一定的搬運作用才能沉積下來。
保存有大量軟軀體生物化石的產地較為罕見,比如中國云南澄江早寒武世的特異埋藏生物群,保存有形式多樣的軟軀體海洋生物(如各種蠕蟲、水母等),也因此在2012年入選聯(lián)合國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最早的蘑菇化石來自于巴西早白堊世(1.2億~1.13億年前)灰?guī)r地層中,是一種黃鐵礦化保存的化石,也是唯一礦化保存的蘑菇化石。其菌蓋上的菌褶保存得非常好。值得一提的是,市場上很多所謂的蘑菇化石其實并不是真正的蘑菇化石,而是沉積結構形成的奇石。
琥珀中保存的蘑菇化石形態(tài)更加完整。目前,琥珀中保存的蘑菇化石至少有5種,其中3種來自中新世多米尼加琥珀(約2000萬年前),另外2種分別是來自白堊紀的新澤西琥珀(約9000萬年前)和緬甸琥珀。
白堊紀中期(約1億年前)的緬甸琥珀中有最古老的蘑菇琥珀。緬甸琥珀中保存了多種蘑菇,具有傘蓋、傘柄和清晰的傘褶。更有趣的是,研究人員還在緬甸琥珀中發(fā)現(xiàn)了多種形態(tài)特殊的甲蟲,即巨須隱翅蟲。現(xiàn)代的巨須隱翅蟲約有100種,都以蘑菇為食,不同類型所取食的蘑菇種類也不同。因此,巨須隱翅蟲的多樣性可以間接地反映出其所取食的蘑菇的多樣性。
緬甸琥珀中的巨須隱翅蟲形態(tài)特征與現(xiàn)代類型十分相似,尤其是它們高度特化的口器:下唇須末端呈斧狀,端部布滿細小的嗅覺感受器,用以探尋蘑菇并判斷其新鮮程度;上顎內側呈鋸齒狀,用以切割和取食蘑菇。
在緬甸琥珀中共發(fā)現(xiàn)3種巨須隱翅蟲,這表明,盡管蘑菇難以保存成為化石,在琥珀中也并不多見,但是通過它們的取食生物,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緬甸琥珀形成的白堊紀中期,一定生活著豐富多樣的蘑菇種類。
裸子植物或一些豆科的被子植物往往會分泌大量樹脂,這些樹脂在滴落過程中常會捕獲到各種生物。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這些樹脂會逐漸失掉揮發(fā)性的成分而成為化石,即我們所熟知的琥珀。琥珀中所保存的各種生物往往細節(jié)豐富,甚至有的還已提取出所保存生物的DNA片段,但并不足以復活整個生物??苹孟盗须娪啊顿_紀公園》的創(chuàng)意,就是根據(jù)琥珀中的昆蟲可能吸食了恐龍血液引發(fā)靈感而創(chuàng)作的。
最早的琥珀可以追溯到距今3億多年前的石炭紀,但是數(shù)量稀少。目前,國際上研究較多的是來自緬甸的白堊紀(距今1億多年前)琥珀,其他研究較充分的琥珀多為新生代的,比如多米尼加琥珀、波羅的海琥珀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