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鮮花,方丹嬪,解婉娜
(臺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浙江 黃巖 318020)
·教學研究與管理·
實習指引結(jié)合工作坊教學法在ICU護生呼吸機培訓中的應用
管鮮花,方丹嬪@,解婉娜
(臺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浙江 黃巖 318020)
目的: 探討實習指引結(jié)合工作坊教學法在ICU護生呼吸機培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ICU實習的93名護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按照實習指引結(jié)合工作坊教學法進行教學,對照組按照傳統(tǒng)教學法進行教學。實習結(jié)束時對2組護生理論和實踐操作進行考核,并通過問卷調(diào)查了解2組護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結(jié)果觀察組的理論成績、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生對教學方法的好評率亦高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實習指引結(jié)合工作坊教學法在ICU護生呼吸機培訓中的教學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實習指引;工作坊;護生;呼吸機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practice guideline combined with workshop in the training of ICU nursing students.[Method] Between July 2015 and June 2016, 93 nursing students practiced in ICU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aughtwith the practice guidelines with workshop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aught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At the end of the internship,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ssessed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evaluated with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nd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prais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The teaching effect of practice guidelines withworkshop in teachingICU nursing students is significant.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practice guidelines; workshop; nursing students; ventilator
臨床實習是護生整個學習階段中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橋梁[1],重癥監(jiān)護室 (ICU)是重要的臨床實習環(huán)節(jié)。如何讓護生在 ICU實習期內(nèi)開闊視野、培養(yǎng)護理的臨床思維,達到預期的教學培訓效果是ICU護理教學人員始終關(guān)注的焦點。傳統(tǒng)的培訓模式是以學科邏輯來規(guī)劃教學內(nèi)容,教師一味說教,授課形式單一,帶教計劃宏觀、不具體,也缺乏即時評價教學效果的過程,缺乏與聽者的互動,很難達到預期效果。針對存在的問題,我院ICU于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將實習指引結(jié)合工作坊教學法應用于護生呼吸機的培訓中,效果較好,現(xiàn)報告如下。
1.1 對象
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選取本院三樓ICU病房實習的50名護生為觀察組,男生3名,女生47名,大專34名,本科16名,年齡21~24歲,平均(22.30±1.13)歲;本院四樓ICU病房實習的43名護生為對照組,男生3名,女生40名,大專31名,本科12名,年齡21~24歲,平均年齡(22.23±1.16)歲。2組護生在性別、年齡及學歷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帶教老師每半年統(tǒng)一進行呼吸機理論與技能帶教培訓和考核,實現(xiàn)人人達標。
1.2 方法
2組護生ICU實習周期均為1月,帶教工作由帶教組長總負責。對照組按照傳統(tǒng)教學法,執(zhí)行傳統(tǒng)常規(guī)教學方法,按教學內(nèi)容和時間進度進行熟悉環(huán)境、理論和技能授課、一對一臨床跟班帶教等過程進行呼吸機培訓。觀察組采用實習指引結(jié)合工作坊教學法進行呼吸機培訓。具體如下。
1.2.1 實習指引的設定 帶教組長參考《實用呼吸機治療學》[2],根據(jù)實習大綱的培訓要求,綜合歷年護生對呼吸機主要關(guān)注的知識點,并參考帶教老師的建議,確定3個知識目標:呼吸機工作原理、常用通氣模式參數(shù)、氣道管理;3個技能目標:管道連接、自檢程序、常見報警處理,帶教內(nèi)容上報護理部審核通過。
1.2.2 工作坊的設計 參考工作坊實施方法[3-4],由帶教組長和本院三樓ICU 1名有豐富臨床經(jīng)驗的帶教老師組建帶教小組,分工負責培訓內(nèi)容,制作呼吸機工作原理、管道連接、自檢程序、常用模式參數(shù)及常見報警原因處理等相關(guān)理論知識的PPT課件,設計模擬訓練病例,帶教組長安排工作坊的時間、地點、物資準備等工作,示教室模擬監(jiān)護病房或直接在單人空床位監(jiān)護病房開展工作坊教學。通常每輪護生6~8人,培訓分為2個小組,每組3~4人,一個小組成員共用1臺呼吸機,分別由1名老師講解和指導。
1.2.3 臨床實踐 (1)入科第1天建立微信群,集中培訓,由帶教組長介紹科室環(huán)境、規(guī)章制度、各班工作流程與職責,解讀實習指引,介紹呼吸機的基本構(gòu)造和作用,示范操作重點。并在微信群里上傳培訓課件,供護生熟悉;(2)第1周,根據(jù)實習指引帶教老師進行知識目標的臨床帶教,帶教老師在知識目標欄簽字確認;(3)第2周,由帶教組長安排工作坊時間,時間為半天,先由帶教組長講授相關(guān)理論知識和模擬演示、呼吸機管道連接、自檢程序及常見報警處理方法,再分組實踐操作,每組有一名帶教老師進行反復演示講解;通過各種案例、情景模擬演示,討論各種報警類型與解決方法,引導護生嘗試分析具體案例、獨立地作出判斷和決策,培養(yǎng)護生運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結(jié)束后將本次學習內(nèi)容傳至微信群,供護生復習使用;(4)第3~4周,在工作坊后進入臨床,再次深入鞏固掌握實習指引的技能目標,并由護生按“正”字填寫呼吸機實踐的輔助完成和獨立完成次數(shù);(5)第4周后半周進行呼吸機理論與操作考試,考試結(jié)束后進行教學反饋。
1.3 評價方法
1.3.1 理論與操作成績 理論考核內(nèi)容為呼吸機基礎知識和臨床呼吸機案例分析,考試時間為30min。操作考核由帶教組長及帶教老師共同監(jiān)考,使用護理部統(tǒng)一的呼吸機操作評分標準,總分100分。
1.3.2 護生評價 ICU總帶教參考帶教老師建議,自行設計護生自評調(diào)查表,包括10個問題,設置“很好”、“好”、“一般”、“差”4個選項,評價為“好”、“很好”的統(tǒng)計為好評。本研究前對滿意度評價的自制問卷進行了信度和效度的檢驗,證明有良好的內(nèi)容效度;經(jīng)過20個小樣本進行預調(diào)查,用 Cronbach's α為信度參數(shù),本調(diào)查表的α =0.89。在培訓結(jié)束時讓2組護生對培訓模式及效果進行評價。調(diào)查采用無記名形式,觀察組發(fā)放50份,對照組43份,收回有效問卷93份。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3.0軟件包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成績比較
觀察組的理論與操作平均成績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N理論成績操作成績觀察組5093.07±2.7495.54±2.02對照組4386.81±2.9888.71±2.11t10.5515.92P0.0000.000
2.2 2組對教學方法的評價
觀察組對教學方法的好評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對教學方法的評價(人)
* 好評率指評價為好、很好2項調(diào)查的人數(shù)所占總調(diào)查人數(shù)的比例
3.1 實習指引明確了護生的實習目標
呼吸機理論相關(guān)知識內(nèi)容抽象,護生理論基礎較差,對抽象概念的感知力較弱,很多護生初見呼吸機時常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實習指引按呼吸機的基本結(jié)構(gòu)、簡單原理、模式工作運轉(zhuǎn)、參數(shù)設定、報警形成等相關(guān)知識來設定,從簡單到復雜。護生根據(jù)指引逐項掌握并確認,從而解除實習生的陌生感與緊張心理。實習指引目標明確,將復雜抽象的內(nèi)容逐漸分解、分項,這樣可以讓護生在短短數(shù)周內(nèi)扎扎實實掌握理論知識與技能目標,達到實習培訓的效果[5]。
3.2 工作坊教學模式調(diào)動了護生學習積極性,增強了培訓效果
“工作坊”即英文“workshop”的中文譯意,是一種體驗式、參與式、互動式的學習模式,由于它主題鮮明、時間緊湊、形式靈活、效果明顯,因此成為一種在學校、社會深受各類群體認可的輔導模式[6]。本研究在實習指引的引導下,結(jié)合了呼吸機工作坊,將每個知識點和工作中的“障礙”設計在情景模擬中,通過演示、實踐、小組討論等方式,使受訓護生參與、體驗、感悟呼吸機。工作坊教學方式激發(fā)了護生的學習動機;發(fā)揮了護生的主觀能動性;帶教老師在臨床實踐中注重培養(yǎng)護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希望護生在臨床護理過程中多問為什么,讓他們勇于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深入思考,遇到問題能去分析并作出判決,對某個護理問題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不盲目機械執(zhí)行,培養(yǎng)了評判性思維。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培訓后1個月觀察組考核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實習指引結(jié)合工作坊教學法在護生呼吸機培訓中能明顯提高培訓效果。
3.3 護生對實習指引結(jié)合工作坊教學法的評價較高
在傳統(tǒng)教學中,護生被動地接收知識,缺乏問題意識,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呼吸機知識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在其臨床應用中,也有很多應急操作處理事件。護生在臨床實習的短時間內(nèi)可接觸或重復操作的可能性極小,而通過實習指引進行了基礎的概念和理論學習后,再通過工作坊形式的案例情景模擬設置,達到將抽象的知識轉(zhuǎn)化成形象、實踐的方式,來進行有目的的培訓,從而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本研究結(jié)果提示觀察組護生對實習指引結(jié)合工作坊教學法在呼吸機培訓中的應用持肯定態(tài)度。
綜上所述,實習指引結(jié)合工作坊教學法在ICU護生呼吸機培訓中能增強培訓效果,深受護生歡迎,對提高護理教學質(zhì)量有很大幫助。
[1] Shelley S,Jill B ,Linda F .A framework for clinical teaching:A passion centered philosophy[J].Nude Education in Practice ,2010,10(5):349-354.
[2]王保國,周建新.實用呼吸機治療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51-212.
[3]雪華.工作坊模式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1(8):29-30.
[4]葛樺.“實踐教育工作坊”的設計與應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31(6):45-47.
[5]李獻鳳,馮培芳,練敏.實習護士指引與多媒體課件結(jié)合在手術(shù)室教學中的應用 [J].黑龍江醫(yī)學,2010,34(9):719.
[6]李林芬,林映連,周玉華.工作坊模式在護理管理中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1,26(11):44-46.
TheapplicationofpracticeguidelineswithworkshopinVentilatortrainingforICUnursingstudents
GUANXianhua,FANGDanpin@,XIEWanna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Taizhou, Zhejiang 318020,China)
管鮮花(1983-),女,浙江黃巖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危重癥護理
溫州醫(yī)科大學2015年度校級高等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編號:YBJG201540)
方丹嬪 fdp8579@126.com
G642.44
B
1672-0024(2017)01-001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