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到劉慈欣的《球狀閃電》里的一段話,覺得很有意思。
這段話是寫一個叫江星辰的人物的,他是一艘航母的艦長:
與現(xiàn)在習(xí)慣于在潛在競爭者面前咄咄逼人地顯示力量的都市男性相反,他每時每刻都努力將自己的力量隱藏起來。這是一種善意,怕這種力量傷害了像我這樣的人。他仿佛時時都在說:我真的很抱歉,讓您在她面前感到自卑,這不是故意的。
這段話,寫出了兩種男人。
一種人,隨時都在尋找和創(chuàng)造機會,展示自己的成功,好讓別人產(chǎn)生哪怕一秒鐘的自卑。
另一種人,就是江星辰這樣的,會懷著善意,小心隱藏力量,避免自己的強大讓他人不適。
我想到小說里的一些場景。
比如《倚天屠龍記》里,有一次張無忌打元兵,要挑選一批輕功高手。他命令大家躍過一堵墻作為測試——
張松溪排眾而出,躍上照壁,輕輕從另一面翻下。
張松溪的輕功那么好,但在眾人面前卻不多表演一分。
其他的人就不一樣了:
群雄如穿花蝴蝶,接二連三地躍過墻去,有的炫耀輕功,更在半空中演出諸般花式……
張松溪為什么不肯炫耀輕功?很簡單,武當派的輕功早已“名聞天下”,實在沒有再證明的必要。在其他的末學(xué)后進面前炫技,引得他們自慚形穢,實在不能給自己帶來什么快樂。
這就是所謂的“時刻注意收斂力量,避免讓別人自卑”。
還有一些更典型的,比如古龍寫的李尋歡。
小李飛刀,例不虛發(fā)。
但他卻時刻注意將自己的力量隱藏起來,怕這種力量傷害了其他平凡的人。
注意,這種收斂,不是為了什么所謂的少結(jié)仇、少露鋒芒,而純粹是一種對別人的善意。
在金庸筆下,大俠郭靖、張三豐也都是這樣的人。小一輩里的令狐沖、張無忌,甚至后期的楊過也在向這個方向靠攏。
和他們相比,我們是普通人。
由此看來,普通人活得“累”,有時候不是累在追求成功,而是累在時時刻刻要證明自己成功。
這很消耗能量的。而且,一個人如果太努力地時刻想證明自己,會讓周圍的人都跟著變累。
有的大叔,才初次相遇,就可以突兀地把話題引到他的奔馳車上來,并且不斷努力露出他“政協(xié)特邀委員”身份和“30萬微博粉絲”的標簽。
一個人,強大到不需要炫耀的地步,繼而生出一種善意,避免讓他人自卑,這是一種很高的境界。年輕人步入社會,都會渴望把自己煉成寶劍,寒氣逼人,但只有強到一定程度,才會主動給自己一把劍鞘。
像左冷禪之流,比武之前抽個劍,都要用內(nèi)力催出爆炸音,“咣當”一聲,震得山谷鳴響,讓圍觀群眾拼命鼓掌。
可要是張三豐、風(fēng)清揚也這么拔劍,咣當咣當?shù)?,你就會覺得不倫不類。
記得《射雕英雄傳》里,一燈大師試郭靖的武功,一不小心下手重了,讓小郭吃了虧。郭靖瞬間“滿臉漲得通紅”。
一燈大師察覺到了,連忙“伸手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練到你這樣,也已不容易了啊!”
人家皇帝做過了,“五絕”當過了,連歐陽鋒都怕他的手指的人,還需要小郭靖的自卑來加持嗎?
(閃閃摘自微信公眾號“六神磊磊讀金庸” 圖/李儲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