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探索扶正解毒方對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兒童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響

    2017-10-11 11:06:43劉書方余惠平謝歡來喬俊艷楊曉倩孫蕊蕓
    環(huán)球中醫(yī)藥 2017年10期
    關鍵詞:扶正證候血小板

    劉書方 余惠平 謝歡來 喬俊艷 楊曉倩 孫蕊蕓

    探索扶正解毒方對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兒童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響

    劉書方 余惠平 謝歡來 喬俊艷 楊曉倩 孫蕊蕓

    目的 觀察扶正解毒方治療兒童原發(fā)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血小板功能的影響。方法 將30例符合標準的持續(xù)性、慢性ITP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15例,治療組予扶正解毒方聯合小劑量醋酸潑尼松治療;對照組予中藥模擬劑聯合小劑量醋酸潑尼松治療;療程3個月,比較兩組的有效率、血小板計數、血栓彈力圖各參數及中醫(yī)證候積分、出血評分量表等。結果 治療組和對照組各脫落1例,每組共完成14例。治療3個月時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64.3%,包括完全反應率42.9%、有效率21.4%,高于對照組,有顯著統計學差異(P<0.01);比較兩組血栓彈力圖中 R、K、Angle、MA、LY30、CI數值,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重點對MA值進行自身前后比較,治療組與對照組自身前后比較MA值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治療3個月后兩組主證、次證的積分變化,患兒紫斑出血、神疲乏力、氣短、口干、便溏、自汗癥狀積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治療后兩組出血評分量表,治療組總改善率85.7%,明顯高于對照組42.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期間兩組安全性指標無明顯異常。結論 扶正解毒方治療兒童原發(fā)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有效,且安全性高。

    扶正解毒方; 兒童; 原發(fā)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 血小板功能; 血栓彈力圖

    原發(fā)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以自身免疫紊亂為特征的兒童常見出血性疾病,占出血性疾病總數的1/3,本病既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時存在出、凝血的異常。既往認為ITP發(fā)病機制為體液免疫介導,目前認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雙重參與,而血小板功能異常在ITP的發(fā)病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扶正解毒方的臨床療效為研究重點,同時以血栓彈力圖(thrombelastography,TEG)為切入點,從凝血機制角度出發(fā),探索扶正解毒方對ITP患兒血小板功能的影響?,F將臨床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收集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兒科門診ITP患兒,納入符合標準的30例持續(xù)性、慢性ITP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15例,研究中治療組和對照組各脫落1例,最終每組14例。治療組男6例,女8例;年齡4~15歲,平均(8.5±3.59)歲;病程4~72個月,平均(18.93±18.04)個月;治療前血小板平均計數(43.86±24.09)×109/L。對照組男10例,女4例;年齡5~10歲,平均(6.43±2.14)歲;病程3~36個月,平均(14.64±10.92)個月;治療前血小板平均計數(32.07±20.08)×109/L。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及血小板計數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yī)診斷標準 參照2013版《兒童原發(fā)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診療建議》[1]:(1)血常規(guī)檢測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100×109/L,至少檢測2次且血細胞形態(tài)無異常;(2)皮膚和(或)黏膜、臟器出血等臨床表現;(3)一般脾臟無腫大;(4)必須排除其他繼發(fā)性血小板減少癥,如低增生性白血病、以血小板減少為首發(fā)癥狀的再生障礙性貧血、遺傳性血小板減少癥、繼發(fā)于其他免疫性疾病以及感染和藥物因素導致的繼發(fā)性血小板減少癥等。僅觀察歸屬ITP分型中的持續(xù)性ITP(病程在3至12個月)和慢性ITP(病程大于12個月)兩型。

    1.2.2 中醫(yī)證候診斷標準 參照2002年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氣虛不攝:主證:肌膚斑色淡紅,神疲乏力,氣短;次證:病程較長,時發(fā)時愈,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自汗,食少,便溏。

    1.3 納排標準及剔除標準

    1.3.1 納入標準 (1)年齡為1~18歲。(2)符合西醫(yī)ITP診斷標準及持續(xù)性、慢性分型。(3)符合中醫(yī)紫癜病氣不攝血證的診斷標準。

    1.3.2 排除標準 (1)PLT<100×109/L,并且出血癥狀嚴重者;(2)合并嚴重心、腦、肝、腎疾病;(3)治療前4周使用丙球或地米沖擊;(4)不能完整完成治療方案者,作為脫落病例除外。

    1.3.3 剔除標準及剔除病例處理 (1)不能堅持治療/治療期間同時接受西藥激素沖擊、環(huán)磷酰胺等藥物治療;(2)臨床試驗中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或嚴重并發(fā)癥;(3)病情加重,需另行治療。對剔除病例要妥當處理,在CRF總結欄內填寫剔除主要原因并存檔保留CRF表,剔除病例無需另補。

    1.4 治療方法

    治療組:(自擬扶正解毒方+小劑量激素)(1)中醫(yī)方面:以扶正解毒方為干預措施,扶正解毒方具體組成為:肉桂5 g、桂枝10 g、炙黃芪15 g、生地黃10 g、當歸 10 g、鹽菟絲子 10 g、仙鶴草 20 g、牡丹皮10 g、白花蛇舌草30 g、川芎10 g、白芍6 g、大棗10 g(上述劑量為10~14歲兒童一日藥量)。扶正解毒方配方顆粒由北京康仁堂藥業(yè)有限公司按照配方顆粒制備工藝與質量標準制備。具體劑量:3至5歲,每次1/2包,每日2次;6至9歲,每次2/3包,每日2次;10至14歲,每次1包,每日2次;15至18歲,每次3/2包,每日2次。西醫(yī)基礎治療:小劑量激素:醋酸潑尼松(廣西梧州制藥股份有限公司,5mg/片)0.2~0.5 mg/(kg·d),分早晚服;治療 4周,病情好轉后逐漸減量,每2周減去1/4的量,若血小板計數低于上一次,暫不減量,予原劑量維持2周。

    對照組:(中藥模擬劑+小劑量激素):中藥模擬劑:由5%的中藥顆粒+95%的糊精組成,其中中藥顆粒為上述扶正解毒方,由北京康仁堂藥業(yè)有限公司按照配方顆粒制備工藝與質量標準制備。具體用量同上。西醫(yī)基礎治療:同治療組。兩組受試者皮膚及黏膜出血明顯者,輔助多維片、復方蘆丁片治療。多維片:多維片(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60 s薄膜片),每次1片,每日1次;復方蘆丁片:復方蘆丁片[遠大醫(yī)藥(中國)有限公司,蘆丁20 mg,維生素C50 mg],每次1片,每日3次。根據病情如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等,可及時應用抗生素抗感染,常選用頭孢類、阿奇霉素等。療程3個月,隨訪1個月。

    1.5 觀察指標

    安全性觀測:尿常規(guī)、肝功能及腎功能及心電圖檢查。療效評價指標:血常規(guī)、血栓彈力圖(R值、K值、MA 值、LY30、CI值等)、ITP 中醫(yī)證候積分表(自擬表,參考2002年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及《益氣健脾攝血法聯合西藥治療成人免疫血小板減少癥時 INF-γ,IL-10的變化觀察》[3])、ITP患者出血風險評分量表[4]。

    1.6 療效評價標準

    1.6.1 西醫(yī)療效標準參照2013版《兒童原發(fā)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診療建議》[1]中的ITP療效判斷標準。(1)完全反應:治療后PLT≥100×109/L,且沒有出血表現。(2)有效:治療后PLT≥30×109/L,并且至少比基礎血小板數增加2倍,且沒有出血表現。(3)激素依賴:需要持續(xù)使用皮質激素,使PLT≥30×109/L或避免出血。(4)無效:治療后PLT<30×109/L或者血小板數增加不到基礎值的2倍或者有出血表現。

    1.6.2 中醫(yī)證候療效判定標準參照2002年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中的ITP判定標準。臨床痊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顯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有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無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不足30%。計算公式:(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

    1.6.3 中醫(yī)證候計分標準 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2版中“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癥狀分級量化表”擬定如下計分標準:主癥:紫癜、神疲乏力按照病情無、輕、中、重度分別記0、2、4、6分;次癥:氣短、口渴、自汗、便溏按照病情無、輕、中、重度分別記0、1、2、3 分。

    1.7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1.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所有的統計檢驗均采用雙側檢驗,α=0.05,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非參數檢驗。

    2 結果

    2.1 治療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 1、2、3個月,治療組總有效率分別是35.7%、42.9%、64.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14.3%、14.3%、28.6%。其中治療3個月時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64.3%(包括完全反應率42.9%、有效率21.4%),高于對照組,經卡方檢驗,P=0.006,有顯著統計學差異,說明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并且治療組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有效率穩(wěn)步升高,見表1。隨訪1個月,治療組8例:完全反應4例,有效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75%;對照組隨訪4例:完全反應1例,有效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50%。

    2.2 治療組與對照組血小板計數變化

    治療3個月時治療組血小板計數高于對照組,P=0.006,有顯著統計學差異;而治療1、2個月時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血小板計數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組治療3個月進行自身前后比較,P=0.001,有顯著統計學差異;對照組治療3個月進行自身前后比較,P=0.02,有統計學差異,見表2。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比較

    表2 治療組與對照血小板計數變化(x±s)

    表3 治療前后兩組血栓彈力圖比較(x±s)

    2.3 治療組與對照組血栓彈力圖各參數變化

    治療前比較治療組與對照組血栓彈力圖中R、K、Angle、MA、LY30、CI數值,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3個月后,比較治療組與對照組血栓彈力圖中 R、K、Angle、MA、LY30、CI數值,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重點對MA值進行自身前后比較,治療組MA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683),對照組MA值差異亦無統計學意義(P=0.972)。

    2.4 治療組與對照組中醫(yī)療效比較

    治療3個月,比較兩組中醫(yī)證候有效率,經卡方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2),結果見表4。

    表4 治療組與對照組中醫(yī)證候療效比較

    2.5 治療組與對照組中醫(yī)證候總積分變化

    治療前比較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3個月后,比較兩組中醫(yī)證候總積分,治療組證候改善顯著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5。

    表5 治療組與對照組中醫(yī)證候積分變化(x±s)

    2.6 治療組與對照組中醫(yī)證候各積分的變化

    比較治療前主證(紫斑出血、神疲乏力)、次證(氣短、口干、便溏、自汗)積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比較治療3個月后兩組主證、次證的積分變化,患兒紫斑出血、神疲乏力、氣短、口干、便溏、自汗癥狀積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2.7 治療組與對照組出血分級改善情況

    治療組出血分級量表由2級降至0級的有4人,2級降至1級的有4人,由1級降至0級的有4人,未降級的2人;對照組出血分級量表由2級降至1級的有3人,由2級降至0級的有1人,由1級降至0級的有2人,未降級有8人。其中明顯改善者(分級由2級降至0級),改善者(分級由2級降至1級和由1級降至0級)。經治療后,治療組總改善率85.7%明顯高于對照組42.9%,說明治療組的出血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46)。

    表6 治療前后兩組證候

    3 討論

    3.1 試驗結果分析

    3.1.1 臨床療效 扶正解毒方治療持續(xù)性、慢性ITP兒童患者臨床療效確切,治療3個月總有效率為64.3%(其中完全反應率42.9%、有效率21.4%),高于對照組28.6%(其中完全反應率0%、有效率21.4%),并且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治療組的有效率有穩(wěn)步上升的趨勢。與前期研究的“雞尾酒”療法治療兒童持續(xù)性、慢性ITP的總有效率68.9%、66.7%接近[5-6],同時與大劑量地塞米松治療ITP臨床療效類似[7]。在提高血小板計數方面,治療3個月時治療組血小板計數升高與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提示扶正解毒方可顯著提高血小板計數。部分患兒完成了隨訪,治療組總有效率75%,對照組50%。

    3.1.2 對中醫(yī)證候的影響 通過比較兩組治療3個月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改善情況,得到治療組的總有效率78.6%,顯著高于對照組35.7%,且與對照組比較,治療3個月后治療組患兒紫斑出血、神疲乏力、氣短、口干、便溏、自汗癥狀積分均低于對照組,提示扶正解毒方可明顯改善患兒臨床癥狀,尤其在紫斑出血、神疲乏力及自汗癥狀改善最為明顯。

    3.1.3 對出血癥狀的影響 通過比較兩組治療3個月后出血分級的改善情況,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出血癥狀的總改善率85.7%明顯高于對照組42.9%,且ITP患兒的出血癥狀大多出現在皮膚瘀斑、瘀點,少數患兒表現鼻衄、口腔血泡,經治療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轉,提示扶正解毒方能夠很好的改善ITP患兒出血癥狀。

    3.1.4 對血小板功能的影響 研究發(fā)現治療前ITP患兒絕大多數存在血小板功能偏低(MA值低于正常),與國內研究結果一致[8]。通過組間比較,兩組治療3個月后血栓彈力圖R、K、Angle、MA、LY30、CI數值無明顯差異。通過兩組自身前后比較,重點比較反映血小板功能的MA值,兩組MA值自身前后變化均無統計學意義,提示扶正解毒方對血小板功能的影響不顯著,且血栓彈力圖參數MA值變化與血小板計數不成比例,與GunduzE的研究結論不相符,GunduzE等[9]研究認為ITP患者血小板計數與血凝塊形成的曲線的最寬距離即MA值呈正相關。造成這種結果可能原因有以下四個方面:其一,本研究樣本數量太小(共收集28例病例),不能反映MA值在總體樣本分布情況,造成陰性結果;其二,觀察周期太短,本研究觀察周期為3個月,MA值可能短期內變化不大;其三,試驗設計不夠嚴謹,未設置正常對照組,對于試驗的統計結果造成一定影響;其四,血栓彈力圖由東直門醫(yī)院血液腫瘤實驗室檢測,抽血順利與否及血樣送檢時間長短都會對實驗結果造成一定影響。

    3.1.5 安全性評估 兩組在治療前后均檢測肝腎功能、心電圖、尿常規(guī)等安全性觀察指標,均未發(fā)現明顯異常;少數患兒出現毛發(fā)增多、食欲亢進、便秘等激素導致的不良反應,治療組經中藥介入后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對照組激素減停后不良反應逐漸消失;無其他不良事件發(fā)生。故扶正解毒方治療持續(xù)性、慢性ITP患兒安全性高。

    3.2 ITP病機與治法的分析

    ITP歸屬中醫(yī)“血證”“紫癜”等范疇。小兒素體正氣虧虛為發(fā)病之內因,外感風熱實邪及其他異氣為其外因。本病屬于本虛標實之證,其病機特點以正虛為本、瘀熱為標,結合小兒稚陰稚陽之體及“脾常不足,腎常虛”的生理特點,外邪為ITP發(fā)病的誘因,根本原因在于小兒正氣虧虛。小兒正氣虧虛易為外邪所犯,或因正氣虛損,所致機體陰陽失衡。熱、瘀是ITP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因素[10],熱與瘀既是推動疾病發(fā)展的致病因素,又是疾病發(fā)展過程中的病理產物。熱瘀互結又進一步加重病情,故熱、瘀之標貫穿疾病的始終。謹守正虛為本,瘀熱為標的病機,提出扶正解毒法治療ITP的觀點,扶正解毒法集溫陽固本、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法為一體。扶正解毒法原為外科治療瘡瘍的治法,現借用于治療ITP,其中包括扶正法與解毒法。扶正即溫陽固本,屬八法中的溫法。元氣是生命的動力,強調以培固脾腎元氣為治法,主張扶陽益陰、氣血并補。培元固本有助于維護人體生機、強固生命根基、抵御外邪侵襲、促進疾病康復等的重要作用[11-12]。扶陽固本尤為重要,陽氣在生理狀態(tài)下是全身動力,在病理狀態(tài)下是抗病主力,而在兒科尤為重要[13]?!端貑柎巫ⅰに臍庹{神大論》說:“陽氣根于陰,陰氣根于陽。無陰則陽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化。”陰陽互根互用,故溫陽的同時注重滋陰,以達陰中求陽之效。扶正為固本,解毒為去標,解毒即清熱解毒,“凡動血之由,惟火惟氣爾”,說明火(熱)在血證中起到重要作用,故治血必先清其熱,在清熱的同時注重活血化瘀。溫陽固本則正氣復,熱、瘀得清則邪退,正勝邪敗則疾病向有利的方向發(fā)展,終使疾病趨于痊愈。故在ITP治療上,必須保持病機與治法的統一。

    3.3 扶正解毒方是治療兒童ITP的有效方劑

    3.3.1 扶正解毒方組方分析 治療兒童ITP,以扶正解毒立法,自擬扶正解毒方,該方曾為“雞尾酒”療法的組成部分,“雞尾酒”療法由扶正解毒方聯合小劑量激素、多維片、復方蘆丁片組成,針對ITP復雜的病機,采用多靶點、個性化的治療,無論是在臨床療效還是在細胞免疫機制方面均取得一定突破。扶正解毒方基本組成為:炙黃芪、肉桂、桂枝、生地黃、當歸、鹽菟絲子、仙鶴草、牡丹皮、白花蛇舌草、川芎、白芍、大棗。炙黃芪、肉桂、桂枝合用達培脾腎之元氣,溫陽通脈之功,少量肉桂取其“少火生氣”之意;白芍、菟絲子、生地黃合用補肝腎養(yǎng)陰血,取其陰中求陽之意;當歸、仙鶴草、牡丹皮、川芎、白花蛇舌草共奏活血解毒清熱之功;大棗益氣養(yǎng)血,調和諸藥。全方既扶助正氣以固本,使外邪不易侵犯,又解毒化瘀,祛瘀以利生新,解毒治標,兼遏制激素不良反應,達到標本兼顧的目的。

    3.3.2 扶正解毒方藥物的現代研究 炙黃芪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14],動物實驗表明黃芪中多糖類物質通過干預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增加骨髓干細胞數量及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從而對免疫系統起到調控作用,充分發(fā)揮其抑菌、抗病毒作用。肉桂具有補火助陽、活血通經的功效,安福麗等[15]發(fā)現桂皮醛、肉桂油可以顯著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其結論與肉桂作用相關研究一致[16]。桂枝可溫通經脈,助陽化氣,許源等[17]發(fā)現桂枝中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如桂皮醛、桂皮酸、葡萄糖苷等,發(fā)揮抑菌、抗炎、抗過敏、抗腫瘤、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等多種作用;黃敬群等[18]研究發(fā)現桂皮醛具有明顯抗血小板聚集和體內抗凝血作用,其機理可能與抑制血栓烷素A2的形成,進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有關。白芍可養(yǎng)血斂陰,夏穎等[19]發(fā)現白芍具有較強的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活性作用。菟絲子滋補肝腎,張慶平等[20]發(fā)現菟絲子對ConA誘導脾T淋巴細胞增殖反應明顯增強,提示菟絲子可增強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并且能誘導IL-1、IL-2、IL-3的釋放,從而達到免疫調節(jié)作用。生地黃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袁寶剛等[21]研究發(fā)現生地黃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且與濃度呈正相關。生地黃還具備促進造血、止血功能[22],研究表明地黃注射液可加快恢復接受60Co照射損傷的血小板,生地黃的水煎液能明顯縮短出血時間。當歸能補血活血,當歸阿魏酸和多糖是抗凝血的有效成分,當歸多糖在凝血功能方面有雙向調節(jié),既有顯著的抗凝血活性,又有明顯的止血功能[23],研究認為其多糖成分還可促進骨髓巨細胞的生成,促進造血功能恢復[24]。仙鶴草具有化瘀止血之功效,現代研究表明仙鶴草水提物可能通過抑制血小板Fg-R活化和釋放反應途徑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可能通過抑制內源凝血途徑而具有抗凝作用,也可能通過活化外源凝血途徑并增加血液黏度而具有促凝作用[25]。牡丹皮可清熱涼血,活血化瘀,郭齊等[26]研究發(fā)現牡丹皮有效成分丹皮酚和芍藥苷重組方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改善凝血功能。川芎可行氣活血,梅超南等[27]發(fā)現川芎具有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漿黏度和紅細胞聚集指數,從而發(fā)揮抗血栓的作用。白花蛇舌草可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瞿俊勇等[28]發(fā)現白花蛇舌草多糖能提高小鼠的免疫器官系數和血清溶血素、促進ConA誘導的脾淋巴細胞轉化、LPS誘導的脾淋巴細胞增殖和NK細胞活性及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IL-2、IL-6、TNF-α含量,結果顯示白花蛇舌草多糖能夠顯著增強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大棗可補中益氣兼養(yǎng)血,蔡治華等[29]發(fā)現大棗多糖對正常小鼠脾臟組織結構和免疫功能有促進作用。現代藥理角度佐證全方具有調節(jié)免疫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進造血功能等作用,故扶正解毒方治療兒童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有效。

    [1] 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血液組.兒童原發(fā)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診療建議[J].中華兒科雜志,2013,51(5):382-384.

    [2]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81-182.

    [3] 庹德軍,申宇寧,姚宇紅,等.益氣健脾攝血法聯合西藥治療成人免疫血小板減少癥時 INF-γ,IL-10的變化觀察[J].黑龍江醫(yī)學,2015,39(2):137-139.

    [4] 王曉燕,李晶晶,陳振萍,等.出血分級在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中的臨床意義[J].山東醫(yī)藥,2008,48(10):11-13.

    [5] 范小莉,劉書方,郭云山,等.“雞尾酒”療法治療兒童持續(xù)性、慢性原發(fā)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45例療效觀察[J].中醫(yī)兒科雜志,2017,(1):63-65.

    [6] 孫蕊蕓,余惠平,喬俊艷,等.“雞尾酒”療法治療持續(xù)及慢性ITP兒童患者22例[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7,(3):1-2.

    [7] 劉玉芳.大劑量地塞米松沖擊治療慢性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3(21):2358-2360.

    [8] 鄧建川,周慷,羅云,等.血栓彈力圖檢測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凝血狀態(tài)[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9,25(8):1134-1135.

    [9] Gunduz E,Akay O M,Bal C,et al.Can thrombelastography be a new tool to assess bleeding risk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J].Platelets,2011,22(7):516-520.

    [10] 余惠平,董理權.“雞尾酒療法”在兒童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中的運用[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2,19(11):95-96.

    [11] 王鍵,黃輝,蔣懷周.新安固本培元派[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3,28(8):2341-2349.

    [12] 王鍵,黃輝,蔣宏杰.新安固本培元派扶陽理論與臨床應用研究[J].安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33(1):15-18.

    [13] 馬晶,肖臻,姜之炎.徐小圃,徐仲才兒科扶陽理論學術淵源探究[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4,21(5):110-111.

    [14] 呂萍.中藥黃芪藥理作用及應用研究[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6,13(34):193-195.

    [15] 安福麗,張仲,相聰坤,等.肉桂揮發(fā)油成分分析及其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研究[J].中國藥業(yè),2009,18(22):25-27.

    [16] 鮑邢杰,宿樹蘭,段金廒.肉桂揮發(fā)油及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應成分分析[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0,21(11):2860-2861.

    [17] 許源,宿樹蘭,王團結,等.桂枝的化學成分與藥理活性研究進展[J].中藥材,2013,36(4):674-678.

    [18] 黃敬群,羅曉星,王四旺,等.桂皮醛對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特點[J].中國臨床康復,2006,10(31):34-36.

    [19] 夏穎,殷志爽,石晨,等.白芍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4(1):120-125.

    [20] 張慶平,石森林.菟絲子對小鼠免疫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6,8(6):568-569.

    [21] 袁保剛,何全磊,尹丹丹,等.生地黃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9(3):137-140.

    [22] 郭琳,苗明三.生(鮮)地黃的化學,藥理與應用特點[J].中醫(yī)學報,2014,29(3):375-377.

    [23] 李敏,孫虹,李琰,等.不同產地當歸對血小板聚集及凝血時間活性的比較[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03,9(2):47-50.

    [24] 寧煉,陳長勛,金若敏,等.當歸補血湯促進造血功能的成分及其作用的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2,27(1):50-53.

    [25] 費鮮明,陳艷,吳萬飛,等.仙鶴草水提物體外對血小板聚集,凝血功能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3,18(1):10-16.

    [26] 郭齊,李連達,郝偉,等.牡丹皮有效組分重組方對家兔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0,27(11):967-970.

    [27] 梅超南,曾瑾,張了云,等.不同產地川芎對家兔血小板聚集,小鼠凝血功能及血瘀大鼠血液流變性的品質評價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4,30(2):110-112.

    [28] 瞿俊勇,田夢,賀建華,等.白花蛇舌草多糖對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研究[J].中藥材,2015,38(9):1942-1945.

    [29] 蔡治華,顧有方,趙明,等.大棗多糖對小鼠脾臟組織結構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09,16(2):128.

    Explore the effect of Fuzheng Jiedu decoction on platelet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immune throm- bocytopenia

    LIU Shufang,YU Huiping,XIE Huanlai,et al.
    Dongzhimen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idcine,Beijing 100700,China

    YU Huiping,E-mail:bjdzmyhp@163.com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Fuzheng Jiedu decoction on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n children and its effect on platelet function.Methods 30 patients with durative and chron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1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uzheng Jied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low-dose prednisone therapy;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imula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low dose prednisone treatment;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3 months,effective rate,platelet count,the parameters of thrombelastogram,TCM score,and scale of bleeding score was compared.Results 1 case fell off in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each group completed a total of 14 cases.3 months 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64.3%in treatment group,including complete response rate was 42.9%,efficiency was 21.4%,the resul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R,K,Angle,MA,LY30 and CI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Focus on the comparison of MA value before and after,ther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comparison(P>0.05).The integral of the main symptoms and secondary syndromes,symptom scores of patient with purple bleeding,lassitude,shortness of breath,dry mouth,loose stools,sweating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improvement rate of bleeding score scal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85.7%,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was 42.9%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re was non apparent abnormality of security index during the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 Fuzheng Jiedu decoction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n children.

    Fuzheng Jiedu decoction; Children;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Platelet function; Thromboelastography

    R285.5

    A

    10.3969/j.issn.1674-1749.2017.10.005

    2017-04-12)

    (本文編輯:禹佳)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自主課題(2016-JYB-XS151)

    100700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兒科[劉書方(碩士研究生)、余惠平、謝歡來、喬俊艷、楊曉倩];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yī)院感染綜合科(孫蕊蕓)

    劉書方(1989-),女,2014級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兒童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E-mail:liuliushf@163.com

    余惠平(1963-),女,主任醫(y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兒童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腎病等。 E-mail:bjdzmyhp@163.com

    猜你喜歡
    扶正證候血小板
    肥胖中醫(yī)證候動物模型研究進展
    Effect of decoction of Fuzheng Jiedu Xiaoji formula (扶正解毒消積方) plus chemoembolization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patients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重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對化療所致血小板減少癥的防治效果
    畫說中醫(yī)
    腔隙性腦梗死患者血小板總數和血小板平均體積的相關探討
    昆明地區(qū)兒童OSAHS中醫(yī)證候聚類分析
    扶正解毒湯聯合調強放療治療宮頸癌50例
    血小板與惡性腫瘤的關系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
    崇信县| 麟游县| 文山县| 凤庆县| 玉树县| 辛集市| 桐梓县| 九江县| 日照市| 云南省| 永清县| 安阳县| 潜江市| 涡阳县| 抚顺市| 达拉特旗| 衢州市| 万荣县| 大埔县| 岫岩| 晋宁县| 绥阳县| 合江县| 淮南市| 同德县| 罗定市| 辛集市| 佛山市| 乌拉特前旗| 宜君县| 昌都县| 洞头县| 漳浦县| 石门县| 唐海县| 陇南市| 威海市| 延庆县| 甘南县| 甘肃省| 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