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軼
且喝一杯茶
周軼
您一定聽說過著名的禪宗佛教公案《吃茶去》,趙州和尚以一句“吃茶去”,應對一切問題。真正領會“吃茶去”的深刻含意,不但可以指導僧人“心注一境”,虔誠修行,而且可以從我們日常生活的許多方面給予啟迪,繼而達到一個新的境界?!俺圆枞ァ笔且痪錁O平常的話,禪宗講究頓悟,認為何時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極平常的事物中蘊藏著真諦。茶對佛教徒來說,是平常的一種飲料,幾乎每天必飲。因而,從諗禪師以“吃茶去”作為悟道的機鋒語,既平常又深奧,能否覺悟,則靠自己的靈性了。
人在世間,七情六欲。需要宣泄,也須平復。
當我高興的時候,喝一杯甘醇的香茶,按捺一下激動的心情,讓清潤黃亮的湯色養(yǎng)養(yǎng)眼睛。
當我生氣的時候,飲一盞溫雅的清茶,沖淡煩惱帶來的思緒,讓它隨高揚的香氣飄蕩而去。
當我忙亂的時候,泡一壺陳年普洱,靜一靜心神,捋一捋思路,有濃厚的回甘裹著時光在舌底駐留。
當我閑暇的時候,賞一杯西湖龍井,銀針刀槍林立,葉片沉沉浮浮,攜著春意飽經風霜而歸寂一方。
當你正當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卻在高考名落孫山,令你熱血冷卻,理想破滅,一時不知所措,在十字路口徘徊、彷徨時——吃茶去!
當你幾經周折就業(yè)不符合心愿,實在枯燥無味,百無聊賴,難于發(fā)揮所長,覺得英雄無用武之地時——吃茶去!
當你在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中,左磕右絆,被人誤解,受到委屈,甚至遭人暗算,而心靈受到創(chuàng)傷時——吃茶去!
當與你于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甜甜蜜蜜的戀人,忽一日棄你而去,傍上大款或權貴,不啻于晴天霹靂令你目瞪口呆,甚至欲想尋短見時——吃茶去!
“吃茶去”!多么豁達的胸懷、多么灑脫的人生、多么自在的境界!
今年夏季的一天,一個被動的轉身,迫使我得以終日與茶為伴。雖身患重病,仍不忘初心。茶,作為愛子生前與慈善公益事業(yè)結緣的珍惜之物,我亦對它情有獨衷。家中茶餅片片,彌漫茶香裊裊,陪我與愛人一同度過日月歲深,時光清淺。如此轉身,不為生活,只為生命。一杯茶,一杯好茶,我要屏息靜氣,努力聞一聞那千年古樹老茶的一縷清芬,玩味那一腔純凈與和諧之音,體悟那充滿生機與勃發(fā)盎然之意。
茶,多出自深山幽谷,得益于高山荒野寧靜的自然環(huán)境,秉性高潔,不入俗流。茶圣陸羽在《茶經》中指出:“茶葉至寒,最宜精行儉德之人?!痹谖抑車切┱嬲龕鄄柚?,也皆是節(jié)儉精修之人。所以,我時常會有意無意地與前來探望我的朋友們說起茶的各種好,不僅僅是關于喝茶的好,也關于從茶里喝出來的修行。茶能清心、陶情、去雜、生精,茶自古往今來一直寄托著人類高潔清雅的情懷。我們愛茶,是因為茶挑動了我們內在那份美好、神圣、甜蜜、恬淡的感覺。真正的愛,是能讓人領略到生命的美好,它會讓你我看到自己的價值,還有人類所有美好的特征。這種使命感,只要活著一天,便賦予我的行動中。
我常常有這樣的感覺,真正有癖好的人一定是可愛的,癖好或茶、或酒、或煙斗、或字畫、或攝影、或琴棋、或收藏、或球藝,因為有癖,便有了生命的深情和眷戀,有了生活的沉浸與陶醉,有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敬仰。當然,由此我也可以想象出一個無癖之人,或者極力追求權勢之人,大概也該是一個面目可憎、俗不可耐之人。
深冬的寒風搖曳著枯枝,窗外一片蕭瑟的景與物,屋里咕嚕咕嚕的水沸聲,卻在眾靜皆一動中寂靜,讓我這個紅塵中的俗人,瞬間地忘知忘覺。
此時此刻,我對“吃茶去”有了更深的徹悟。飲茶品茗,做一些海闊天空的嬉笑怒罵,誠為人生一大快事。這對我們的許多人,既不陌生,更不新鮮,但能就喝茶而與人生哲學相聯并論者,并不多見。不是“就茶論茶”,就是“無茶論茶”,或預設立場劃分層次,或夾雜太多功利與世俗的成分,從而使喝茶的本身變得形跡可疑起來。
如今,隨著茶品質的不斷提升,我們對茶的講究也越來越多,致使許多人在茶的面前迷失了方向,唯茶至上甚至非好茶不喝。趙州和尚一句“吃茶去”提醒我們:“平常心是道”?!捌匠P摹边@三個字涵意很深,樸實無華,“困來即眠”“饑來即食”,不虛偽造作,不百般須索,不千番計較。如此平常的生活,方可獲得簡單的快樂。
經常在茶肆看到“茶禪一味”的字句,但制掛者未必體會其中之妙義。其實,茶、禪都不是特別的東西,茶的真滋味,禪的真境界,唯平常心方能知之。沒有一顆平常心,怎能悟透個中滋味?怎能止息欲望的升騰,生命的焦渴?
禪與茶帶給我們的都是直面與安寧,都是問心無愧。我撿尋了很多詩偈,卻還是覺得由前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先生寫的一首平樸的小詩最適合放在這篇的篇尾: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粘职偾з剩蝗绯圆枞?。
不如吃茶去!
(插圖: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