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穩(wěn)
摘 要: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資源,運用翻轉課堂將知識的講解和教學方式進行深入,重構教學流程,帶來了教學的革新,對中職教學有一定啟示,值得我們去探究。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計算機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3-075-01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趨勢,以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拓展人類能力不可缺少的工具。中職學校在培養(yǎng)未來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時,使學生掌握必備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為學生職業(yè)生涯發(fā)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一、什么是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內的寶貴時間,學生能夠更專注于主動的基于項目的學習,共同研究解決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戰(zhàn)以及其他現實世界面臨的問題,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教師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信息,這些信息需要學生在課后完成自主學習,他們可以看視頻講座、聽播客、閱讀功能增強的電子書,還能在網絡上與別的同學討論,能在任何時候去查閱需要的材料。教師也能有更多的時間與每個人交流。
二、翻轉課堂在計算機教學實訓中的運用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變了教學流程和教學手段。傳統(tǒng)課堂流程是“課堂信息傳遞、課后消化吸收”,而翻轉教學是“課前信息傳遞、課中消化吸收、課后驗收評價”。翻轉教學改變了課堂的組織形式,教師則更多扮演著答疑者、引導者、評價者的角色。
以辦公軟件中word的圖文混排教學實訓為例,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的建立。明確課程教學目標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學設計的首要任務。教師需要確定教學目標的類型,并確定學生在不同階段所要達到的目標。課前自主學習階段的教學目標:能夠利用網絡計算機進行word基本命令的學習,前期已學習了word的基礎知識和功能命令,對后面的圖文混排打下了基礎,需要學生通過老師提供的網絡視頻及互動交流逐步鞏固word的十幾項基本技能,提高對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中新教學模式的認識,在課前自主探究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課中協(xié)作內化階段的教學目標: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協(xié)作交流深入圖文混排的操作,加文本框和圖片處理,以及藝術字的編輯等功能命令的綜合運用,形成一個完整的排版體系。
2、教學視頻的建立。教學視頻由教師錄制或使用網絡課程資源。視頻內容包括:①插入藝術字;②文本框的編輯;③圖片的處理,布置有針對性的練習——應用所學的知識繪制一些簡單圖形。視頻應從學生認知特點考慮,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更能集中學生注意力,做到主題突出,內容精悍。
(1)學生觀看教學視頻。學生在觀看教學視頻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自行安排學習進度,多次暫停、回放并隨時做筆記完成課前練習。
(2)自測練習,提出問題。通過觀看視頻的自主學習后,學生對圖文混排打下基礎,并對圖文混排有了初步理解,可通過完成相應的練習檢測學習成效。
課下,基于互聯(lián)網提供的交流平臺,能夠與同伴進行交流學習,并將自己的疑問放在平臺上來尋求幫助。同時,教師可通過在線交流了解學生在觀看視頻及課下練習時所遇到的問題,整理出具有典型問題,并為組織課堂活動做準備。
(3)課中協(xié)作知識內化
①確定目標。教師根據藝術字、文本框、圖片編輯等總結出圖文混排事項及技巧。并提出本次教學實訓內容----圣誕賀卡的制作。
②自主探索。在課堂上,教師基于探究性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建個性化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則通過“1對1”教學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在理解教學內容及完成作業(yè)中所遇到的困惑。因此,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可以開展高質量的有效課堂學習來完成知識內化的過程。
③小組協(xié)同工作。基于實訓內容,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小組成員人數通??刂圃?人以內。組內成員可通實訓室網絡查找相關資料來擴充知識內容,并共同設計繪制一個圣誕賀卡。針對平面設計問題,組內成員相互探討。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協(xié)作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求異、批判思維,提高與學習伙伴的合作溝通能力。因此,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加強協(xié)作交互學習的設計對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至關重要。
(4)成果展示。經過自主探索、協(xié)作學習之后,學生把自己或小組在學習活動中的收獲匯集、整理成各種形式的作品進行成果展示。個人或組間通過多種方式在班級進行表達、交流最后互相補充,歸納總結出圖文混排住宅設計的要點。
(5)反饋評價。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評價方式與傳統(tǒng)課堂的評價完全不同,由老師、同學以及學生自己共同完成,不但注重對學習結果的評價,還通過建立學生學習檔案,注重對學習過程的評價,真正做到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的良好結合。在此過程中,教師通過綜合評價能夠獲取有益的教學反饋信息,了解各項學習活動實施的效果,學生參與活動的狀態(tài)與程度及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提出今后開展主題活動需要注意的問題。
從以上七階段的教學設計中,體現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計算機基礎學習興趣,在自主探究與協(xié)作學習活動中逐步深化辦公技能,建構知識體系。
在以實踐性和操作性為主的計算機基礎教學中,采用全新的基于任務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學視頻錄制、教師對學生的輔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安排、課堂教學活動組織,都對教學質量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時也要求培養(yǎng)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信息素養(yǎng),才能利用教學資源來學習,對教師信息化素養(yǎng)能力的培養(yǎng)也至關重要。在中職的教學過程中還值得我們大家去努力探索。
參考文獻:
[1] 張金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因素探析.中國遠程教育,2013(10)。
[2] 楊 剛,楊文正,陳立.十大“翻轉課堂”精彩案例[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3):11-13。
[3] 金 陵.翻轉課堂中國化的實踐與理論創(chuàng)新[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1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