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南
我們要去的地方
我們要去的地方?jīng)]有那么遙遠。那些看似終極的目的,很快就會變成過眼煙云。你的熟睡,是為了醒來精力充沛地奔波于大地之上。而這一切,又將為你贏得所需的睡眠。目的和過程,往往就是以這種方式糾纏在一起,彼此擺脫不了干系。
那些行色匆匆的人,他們自以為每邁出一步,都在接近心中耀眼的輝煌。但實際上,更多的人,一生都在一種宿命的井底打轉(zhuǎn)——他們從來就沒有真正放眼未來,也從來就沒有真正領悟生命的內(nèi)涵。他們不懂得為自己留下一絲閑暇,讓靈魂仰望繁星閃爍的夜空。
一個懂得未來的人,不會因此變得倉皇,也不會因此變得舉步不前。他會在生命不疾不徐的進程中,仔細觀照自己的每一步。因為這樣一步一步丈量出來的道路,才構(gòu)成他完整而又真實的人生。歷史和經(jīng)驗告訴我:人類給自己畫上的句號,往往都是敗筆。
我崇尚過程的純粹,而不刻意去尋求一個完美的結(jié)局。你要知道,沒有一個純粹的過程,完美的結(jié)局也便無從談起。妙不可言的畫作,只是一筆一筆慘淡經(jīng)營自然而然。一次旅行,真正的風景不在于終點,而在于你帶著滿懷期待沿路走來時見到的一草一木。當你試圖去撫摸耳旁掠過的清風,當你試圖去傾聽身后閃逝的溪流,你的心會被巨大的歡樂所覆蓋。那些真正的旅行者,從不急著趕往下一站。因為他們清楚:人這一生,不過是在趕那么一段沒有返程的旅途。
你看,黑夜中這束光線,它一去不返,它消失在了無盡的虛無之中——正如生命的進程。這是我的忠告,你一路走來的時候,錯過的每一次歡笑都不可挽回。在你的來路上,你錯過的每一次關愛,都將給你帶來永遠的缺憾。
我無法向你推崇那些完全生活在理想之中,以至于忘記了享受生命的人,更無法向你標榜這種愚蠢的行為。正如我時刻呵護你,鞭策你,而不會等到你長大以后再去行使這種關愛一樣,不要等到我老邁以后,才試圖攙扶我——那無異于亡羊補牢。不要吝于伸出你的雙手,去援助那些恰在此刻需要你的人。你身邊的每一件小事,恰恰是你真實而又絢爛的人生。
我們無法回到過去,更不可能生活在未來的現(xiàn)實之中。一個懂得生命的人,他會一路盡享當下的美好。
各得其所
生命不會憑空誕生。
即便是路邊的一株狗尾花,也是經(jīng)歷了千萬代的繁衍,一路跌跌撞撞,才來到你眼前迎風搖曳。正如地球初期的居民數(shù)十億年來持續(xù)的吐故納新,才有了生命家族今天的繁榮,你放眼看到的一切事物,各自都有著一段互為因果的曲折來路。
因果這對不死的冤家,彼此間似乎有過??菔癄€的誓約,自開天辟地那刻起,它們便這樣一路不即不離地聯(lián)袂而來。它們生死相隨,這樣攜手荒老。
一個明了自己來路的人,怎么會無視前人的犧牲?他的內(nèi)心充滿虔敬與感恩,對逝去的似水流年中那些值得銘記的事物如數(shù)家珍。他知道一小片綠蔭與一段百年姻緣同樣都有跡可尋。他知道散落在大地之上的每一粒種子,這些遠房兄弟姐妹,它們彼此間唇齒相依。它們次第而來,也將先后離去。在它們倒下的身后,生命的網(wǎng)絡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宇宙中千絲萬縷的親緣,讓他懂得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邏輯。
是的,宇宙中確實潛藏著這樣一張鋪天蓋地的無形之網(wǎng),它將每一個事物維系于一身。這使它們既難以合而為一,同時誰都無法擅自拂袖而去。而你,我的孩子,你也是沿著這樣的脈絡,飄落在這盤根錯節(jié)的交叉路口上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你又如何能夠做到獨善其身,不食人間煙火呢?
你可以將這些錯綜復雜的道路,簡要地稱其為生命的歷史,但一個崇尚真理的人,他不會停留在枝繁葉茂的進化樹上癡迷于探查個人的淵源,他不會滿足于僅僅回答人之所以成其為人的狹隘問題。他寧愿在包羅萬象的宇宙中,以恒久的信念梳理出世間萬物的來龍去脈,并據(jù)此指明世界的未來。
這樣一個人,他對世間萬物各得其所的奧妙了然于胸。因此啊,當他身陷物質(zhì)的叢林之時,不會因自己被賦予了靈魂而自命不凡。他不會無知到以為唯有人類才是宇宙得天獨厚的寵兒,更不會因生命的卑微自怨自艾。他深諳卑微的生命,同樣可以孕育高尚的愛情。
我相信這樣的生命更加輕盈,他的靈魂一片光明。因為他已經(jīng)深深領悟了前因與后果,領悟了肩負的頭腦需要思考的使命。一個洞悉宇宙因果大成的人,他會在未來的道路上健步如飛。
崇高的敬意
稗草若是硬要長在稻田里,農(nóng)夫很快會將它連根拔除。而蒲公英雖然浪跡于荒野,卻能在四季的輪回中,一代又一代鼓滿生命的風帆,去走遍萬水千山。生命得以遠行,必是付出了代價。
我無法拋開生命而去空談所謂的自由。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毛發(fā)維護著皮膚的光潔與彈性,好比自由呵護著我們生命的品格。脫毛的皮膚雖變得脆弱,還不至于龜裂,但毛發(fā)脫離了皮膚,即使百年不腐,卻仍是一堆枯枝敗葉。
因此,懂得崇尚自由的人,首先會尊重生命本身。他對那些本末倒置的風言風語聽而不聞。他們常常故弄玄虛地叫囂:自由高于一切!你不妨想一想,脫離了生命的自由,該是什么人的自由?事實上,這樣的生命經(jīng)常在自由到來之前便夭折了,也就無從去體會自由帶給他的快樂——無論這快樂來自自身,還是來自于他曾想給予快樂的那個世界。
自由的獲得不會毫無來由。你看,水離開了河床,能走到哪里去呢?它們要么憑借自己的狂妄泛濫成災,要么因自己的冒失與無知,瞬間被大地吞噬。生命疏于自律,是它失去自由的開始。而生命一旦失去自由,也將隨即遭到靈魂的背棄。一個沒有靈魂的生命,與一副臭皮囊何異!
自律并非是對生命的束縛,而是一個人在尋求自由的道路上,對其他生命表達的崇高敬意。那些輕盈地行進在天地之間的人,一定都是善于自律的人,他們無論走到哪里,都會暢通無阻。與此相反,那些妄自尊大的輕薄之徒,等待他們的,往往是律法的枷鎖——律法正是為這種人量身定做。
我從不擔心嚴于律己,會泯滅了一個人心中的自由與奔放,更不擔心這會讓他在世界面前縮手縮腳。我的依據(jù)是:如果一根彈簧能夠始終保持充沛的活力,它無疑從未曾超出自己的界限——哪怕是一絲一毫——這正是自律帶給我的最大啟示。endprint
隨風輕揚
滾滾洪流中,一片落葉隨波逐流,它無需直掛云帆,便可一瀉千里。因為水知道要在哪里迂回曲折,要在哪里帶它勇闖險灘。而作為表象世界里的一粒紅塵,人實在是過于執(zhí)著,以至于通常都會選擇自以為是的方式,逆著風向去追問風起何處。
我不妨告訴你,風無處不生,無處不息,包括在你的內(nèi)心。風在什么地方興起,也會在什么地方止息。隨風輕揚,才是靈魂最曼妙的舞蹈。一個大智大勇的人,也是一個敢于將自己交給時代的漂流者。他在這樣的漂流中,自覺地遠離了患得患失,遠離了花紅柳綠的彼岸,他的靈魂在無私無畏中與時代的脈搏同步起伏。
那些善于攀援的人,他們未必就能真正領略高處的澄明與遼闊。他們翻山越嶺,精疲力竭地趕到目的地,往往只能得到剛好可用來潤喉的一掬山泉。水的智慧卻告訴我,在零海拔的地方,才是世間最博大的胸懷。
幾十年光陰一瞬即逝,參天大樹和漫漫荒草,只需幾次寒來暑往,都將來自于塵土終又復歸塵土。任何人,一旦躺下,也便與泥土無異,又何必一定要分出個高低貴賤呢!
我知道世上原本無所謂高低之分。高貴的人只高在物我兩忘的怡然,他的靈魂因此扶搖直上;而低賤的人也僅低在悲悲戚戚的凝重里,越發(fā)不能自拔。
放棄了自己的來路,我才看到我想要去的地方一片空曠。我要去的地方,是水日夜奔赴的地方,也是大風生息的地方。那里懷抱著雷霆的咆哮,卻一如繁星出沒的夜空燦爛而寂寞。那里是萬物的搖籃,也是萬物的歸宿。
隨風輕揚的靈魂,心中了無牽掛。他是一個時代的見證人和同謀,是飽覽天地大美的匆匆過客。
風中的悠揚
把你的手拿開,讓那只銅鈴隨風悠蕩。你想要得到的是澄澈的鈴聲,而不是手中那一塊破銅爛鐵。你的手攥緊了它,怎么指望你的耳朵能聽到清脆的響鈴,怎么指望風中的悠揚洗滌你的靈魂?
如果這一整架書籍只能帶給你一份無憂的衣食,而不是靈魂所需的安寧,我勸你還是把它們統(tǒng)統(tǒng)丟掉。因為那類書籍能給予你的,蒼茫大地同樣能夠給予你——只要你付出勞動和汗水。那些真正能讓你的靈魂得到愉悅的事物,看上去往往百無一用。和鈴聲一樣,它們處心積慮地蟄伏在事物表象的陰影之中,等待智慧的震蕩將它們釋放出來。靈魂在纖塵不染之時,你才有機會與它們把酒言歡。
那些利欲熏心者,那些只顧著肉體安樂的人,在他們的眼里,這枚銅鈴的重量要遠甚于它所發(fā)出的鈴聲。而一個懂得生命的人,他的靈魂不會專注于感官的滿足,他不會讓靈魂成為肉體的附庸。在生命的征途上,他們更傾向于擺脫功利的糾纏,轉(zhuǎn)而去親近那些看似無用之益。功利之于靈魂,無異于溺水者手中的救命稻草,它實在不足以挽回溺水者終將沉入水底的噩運。但一個樂于追隨智慧的人,他大抵會屏住一口真氣,把自己從容地融入水中——只需片刻,他的身體便會重新浮出水面。
即使擁有了傾國傾城的寶藏,如果它未曾震撼過你的靈魂,這對你的生命又有何益?我相信,它之所以能夠震撼你的靈魂,不是因為它華美的外表,更不是因為它可用金銀來衡量的實用價值,而在于它蘊含著超越了時空的永恒。
這永恒,無關乎你的當下。而你的當下,卻因這永恒變得輕盈自在。
當眾人為了躲避炎炎烈日的暴曬而紛紛跳入河水,一個不疾不徐的行路人,他可能更愿意端坐在樹蔭下,享受那一份徐來的沉靜與清涼。我無意要求你與眾不同。我只是希望,在你有限的生命中,要懂得拿出足夠的時間,去體悟那鈴聲般的風中悠揚帶來的無用之美妙。唯有沐浴其中,你的生命才可能浸入品格,你的靈魂才有望得到升華。
不是嗎,在雞群埋頭啄食之際,天空不再召喚它們已經(jīng)很久很久了。
責任編輯 陳 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