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葉蘭
摘 要: 初中化學是整個中學化學學科的啟蒙教育階段, 本文從5 個方面探討了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 怎樣才能提高初中化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 初中化學; 教學方法; 教學質量
【分類號】G633.8
初中化學是整個中學化學學科的啟蒙教育階段. 步入初三的學生, 剛接觸到這門學科, 往往對實驗懷有極大的興趣. 因此, 教師應依據教材內容, 科學安排教學方法, 利用化學實驗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而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在此, 本人結合教學實踐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1 明確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整個教學過程的基礎環(huán)節(jié). 脫離了教學內容的課堂, 又何談提高教學質量呢? 其實教學內容對教師本身來說, 并不是問題. 問題的關鍵是怎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 換句話說, 也就是教師的備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備課除了備教材、備教法, 最重要就是備學生. 只有備好了課, 才能在課堂上對教材教法運用自如, 應對學生才能得心應手.
2 科學設計教學方法
2. 1 靈活設計教學方法
科學地安排好教學內容, 這就需要教師尋求更有效、更靈活的方法將知識傳授給學生, 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掌握較多的知識, 能力提高的更快. 孟子說: “ 教亦多術矣”. “ 術”即教學方法, 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 采用靈活的教法, 不拘一格, 凡是達到目的快的方法, 便是好方法.
2、妥善處理教學細節(jié)
有好的教法, 教學細節(jié)處理不當, 肯定會浪費時間, 影響教學效果. 教師引導學生要充分利用教材, 合理使用教具, 妥善處理教學細節(jié), 因此教師備課時, 應考慮到教學過程中的每一細節(jié)以及處理方法. 課上一分鐘, 課下十日功. 認真?zhèn)湔n是提高45 min 效率的關鍵所在. 另外老師講課一定要條理清晰, 否則, 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這樣會引起學生學習上的混亂, 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 也會給學生帶來不便. 當然, 一節(jié)課需要幾課時完成, 每課時內容怎么分配, 先講什么, 后講什么, 每節(jié)課講多少內容, 講到什么程度, 都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不可強求一律. 所以備課是提高上課效率的關鍵所在.
1. 3 變演示實驗為學生實驗
通過學習, 在學生基本掌握了常用儀器的使用和常規(guī)的實驗操作的基礎上, 將大部分課堂演示實驗改為由學生在課堂內完成. 對上講臺做實驗的學生, 提出兩條基本要求: ( 1) 善于激發(fā)學習興趣; ( 2)能初步闡明實驗所要說明的問題. 這種辦法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們能自覺的在課前認真預習、閱讀教材, 甚至有些學生還進行了模擬實驗, 以爭取在課堂上能親手為同學們演示實驗.
1. 4 出題學習法是復習課的有效方法
出題學習法就是讓學生通過編寫化學試卷來掌握化學知識的學習方法. 自編習題本身就有特殊的作用, 除了鞏固所學的知識和概念外, 兼有培養(yǎng)學生利用各學科基礎知識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作用. 它轉換了學生的角度, 由被動變主動, 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 激發(fā)學生興趣
3. 1 以點帶面,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學生實驗這一環(huán)節(jié)上, 采取分層次教學, 以點帶面的教學方法. 即, 在每次學生實驗課前, 先帶著學習較好、實驗技能強的一部分學生先做一次,目的是: ( 1) 驗證一下實驗的準備情況; ( 2) 從這些學生做實驗中及時發(fā)現問題; ( 3) 讓他們在學生分組實驗時做” 小先生”. 這一部分學生實驗通過了,再組織其他學生練習. 以點帶面,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 2 創(chuàng)造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學生無興趣的課絕對不會有效率, 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緊扣教學內容巧設疑問啟發(fā)學生的思維, 創(chuàng)造情境引導學生想象, 以激發(fā)學生興趣, 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真理、凈化情境的過程中去. 富有啟發(fā)性和想象力的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 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 便能發(fā)揮其高效的作用. 使教學成為具有吸引力、有趣、有意義的活動. 這種方法的關鍵是設疑, 但設疑必須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深入.
4 加強學生學習方法指導
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 教師的教, 只有通過學生的學, 才能起作用見效率. “ 授人以魚, 不如授人以漁”, 指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對于提高課學教學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 1) 預習方法指導. 預習不是看一遍書即可, 教師可列出提綱讓學生自學, 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發(fā)現問題, 并且?guī)е鴨栴}聽課. ( 2) 聽課方法指導. 動耳聽清知識的來龍去脈; 動腦加以分析、歸納, 將知識加以整理以便記憶; 動手將重點內容做筆記以備復習. ( 3) 復習方法指導.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遺忘是先快后慢. 這就要指導學生及時復習, 到后來可間隔一定時間再復習, 間隔時間隨復習次數越來越長.學習方法一旦被學生掌握, 課堂教學效率必將大大提高, 學生也將受益終身.
5 注重學生個別差異, 因材施教
個別差異是客觀存在的, 但個別差異是可以改變的, 不應回避, 只要教師采取有效手段, 差生是可以轉變的. 差生轉變, 關鍵在教師, 重點在于教師對待差生的態(tài)度. 教師在全面了解學生的過程中, 分析、思考差生學習差的原因. 因為差生學習困難的產生過程和原因并不完全相同, 多種原因集中到一點, 即他們都是在學習過程中經歷了數次失敗后,隨著失敗的積累、社會評價和自我評價的改變, 逐步形成這些學生失敗者的心態(tài), 喪失了學習內部的驅動力, 表現為學習消極、缺乏信心, 雖經補課, 不僅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反而加劇了失敗心態(tài)的發(fā)展, 致使教師束手無策. 在情感教學中, 實施尊重學生, 信任學生, 尊重和信任是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尤其是差生對教師的教學要求, 往往取決于師生間有無相互尊重和信賴的情感. 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是建立教學情感的重要因素. 對重要的概念、論述以及關鍵的字、詞、句等, 要學生以勾、畫、圈、點等方式做出必要的標記. 或者寫出簡要的讀書筆記, 以加深理解和記憶. 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說得好: “ 如果教師能用教2”% 至25% 的優(yōu)秀生的辦法對待其他學生, 這個問題就會解決了”.
總之, 從初中化學的要求來看, 初中化學的教育內容應該是最低限度的、為適應社會需要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基本知識. 它的內容跟以學科為中心和單純以升學為目標的學術主義的教材不同, 它的內容也是科學的、有序的, 但不追求邏輯嚴密和系統完整, 初步認識化學在實際中的應用, 從而提高了化學教學質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