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衛(wèi)偉
安陽市腫瘤醫(yī)院 河南 安陽 455000)
PD-1和PD-L1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朱衛(wèi)偉
安陽市腫瘤醫(yī)院 河南 安陽 455000)
目的檢測PD-L1和PD-1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探討其與患者臨床病理特征和疾病進展的關系。方法回顧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在安陽市腫瘤醫(yī)院行根治性手術的64例胃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選取手術區(qū)標本作為觀察組,隨機選取癌旁組織標本作為對照組。觀察對比兩組PD-1和PD-L1的檢測結果,分析其與患者臨床病理特征和疾病進展的關系。結果觀察組標本PD-L1陽性率高于對照組(65.6%比0.0%),PD-1陽性率高于對照組(39.1%比0.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浸潤到漿膜層,有淋巴結轉移,Ⅲ、Ⅳ期者PD-L1陽性率高于其他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D-1表達水平和癌灶浸潤情況、淋巴結轉移情況、分期無關。結論PD-1和PD-L1在胃癌組織中表達水平明顯升高,且PD-L1的表達和患者病理特征關系密切,可能成為預測胃癌進展的新型分子標志物,阻斷PD-L1/PD-1信號通路可能是對腫瘤患者展開免疫治療的重要途徑,為胃癌患者免疫治療提供新思路?!?/p>
】 胃癌;PD-L1;PD-1
胃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早期多無明顯癥狀,少數人有惡心、嘔吐或類似潰瘍病的上消化道癥狀,在中國其發(fā)病率居首位,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3]。針對胃癌患者,臨床提倡早診斷、早治療,及時有效的治療是良好預后的前提[4]。程序性死亡受體1(programmed death 1,PD-1)是一種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以其為靶點的免疫調節(jié)對抗腫瘤、抗感染、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移植器官存活等均有重要意義,其配體PD-L1也可作為靶點,相應的抗體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5]。本研究選取64例胃癌患者,旨在檢測PD-L1和PD-1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探討其與患者臨床病理特征和疾病進展的關系。
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在安陽市腫瘤醫(yī)院行根治性手術治療的64例胃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選取手術區(qū)標本作為觀察組,隨機選取癌旁組織標本作為對照組。所有患者均經手術病理確診為胃癌。其中男40例,女24例,年齡32~75歲,平均(56.3±4.2)歲。所有患者術前均未接受化療或放療,無遠處轉移,臨床資料完整。
1.2檢測方法應用免疫組織化學PV-6000兩步法進行指標檢測。所采集的標本均制為蠟塊,連續(xù)切片,厚度為4 μm,經脫蠟、水化處理,滴入3%過氧化氫溶液,在室溫中反應10 min,以PBS緩沖液沖洗3次,5 min/次,放入檸檬酸鹽緩沖液(pH=6.0),于微波爐內加熱20 min,實施抗原修復;取出后自然冷卻,恢復室溫后再用PBS進行3次沖洗,5 min/次,滴入1∶200稀釋的鼠抗人PD-1單克隆抗體和1∶200稀釋的兔抗人PD-L1多克隆抗體,在4 ℃條件下過夜,孵育后以PBS沖洗液沖洗3次,5 min/次;以PV-6000二抗試劑盒向每張切片加入50 μl二抗,室溫中孵育20 min,以PBS沖洗液再沖洗3次,5 min/次;每張切片滴加新配置的DAB顯色劑100 μl,室溫條件下避光顯色,光學顯微鏡下控制顯色時間,3~5 min后以蒸餾水沖洗,顯色終止;以蘇木精行1 min復染,采用自來水沖洗,返藍,用梯度酒精脫水并干燥,并用二甲苯行透明處理,采用中性樹膠封片。所有的免疫組化切片均由固定的2位病理科醫(yī)師進行獨立評估。
1.3觀察指標觀察對比兩組PD-1和PD-L1的檢測結果,分析其與患者臨床病理特征和疾病進展的關系。PD-1和PD-L1陽性判定標準:以細胞膜或細胞漿中可見黃色至棕褐色顆粒為陽性顯色。
2.1PD-1和PD-L1檢測結果觀察組標本PD-L1陽性率高于對照組(65.6%比0.0%),PD-1陽性率高于對照組(39.1%比0.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2.51、31.07,P<0.05)。
2.2觀察組PD-1和PD-L1表達情況與患者臨床特征及疾病進展的關系浸潤到漿膜層、有淋巴結轉移、Ⅲ、Ⅳ期者PD-L1陽性率高于其他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D-1表達水平和癌灶浸潤情況、淋巴結轉移情況、分期無關。見表1。
表1 觀察組PD-1和PD-L1表達情況與患者臨床特征及疾病進展的關系[n(%)]
PD-L1是氨基酸跨膜蛋白,含有胞外區(qū)域與中間疏水結構,有蛋白磷酸化活化位點,在諸多惡性腫瘤如胃癌、乳腺癌、食管癌、肺癌中均有過度表達。PD-1為具有單一胞外IgV樣功能區(qū)域的Ⅰ型穿膜蛋白,包含氨基酸殘基288個,是一種負性共刺激信號分子。在諸多腫瘤組織淋巴細胞內,特別是T淋巴細胞中,均可見PD-1的過度表達。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標本PD-L1陽性率高于對照組(65.6%比0.0%),PD-1陽性率高于對照組(39.1%比0.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PD-1和PD-L1在胃癌組織中均高度表達,呈正相關。分期為Ⅲ、Ⅳ期患者PD-L1陽性率明顯高于Ⅰ、Ⅱ期,提示PD-L1表達水平高的胃癌患者其病理分期較晚,這可能是缺少正常的免疫監(jiān)視所引起的。浸潤到漿膜層、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PD-L1表達水平高于浸潤到肌層或黏膜或黏膜下、無淋巴結轉移的患者,可能是因為PD-L1可通過調節(jié)免疫功影響腫瘤微環(huán)境,促進腫瘤的轉移機浸潤。PD-L1結合其受體后,可誘導T細胞凋亡,促使效應T細胞失活,抑制抗腫瘤免疫。腫瘤細胞內PD-L1升高和其在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免疫反應負向調節(jié)功能說明,通過阻斷PD-L1/PD-1信號通路可能是對腫瘤患者展開免疫治療的可靠途徑,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PD-1和PD-L1在胃癌組織中表達水平明顯升高,且PD-L1的表達和患者病理特征關系密切,可能成為預測胃癌進展的新型分子標志物,阻斷PD-L1/PD-1信號通路可能是對腫瘤患者展開免疫治療的重要途徑,為胃癌患者免疫治療提供新思路。
[1] 張鋒,韋海濤,王作培,等.食管鱗癌組織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表達變化及意義[J].山東醫(yī)藥,2016,56(26):41-43.
[2] 雷澤民,余宗陽.非小細胞肺癌T細胞PD-1免疫靶向治療研究現狀與展望[J].中國腫瘤,2015,24(5):398-402.
[3] 宗云輝,何宋兵,游鳳濤,等.PD-1和TIM-3在胃癌病人免疫組織CD3+T細胞中的表達分析[J].免疫學雜志,2014,5(10):902-905.
[4] 駱飛,孫昭,白春梅.PD-1/PD-L1在胃癌中的研究進展[J].癌癥進展,2016,14(6):503-506.
[5] 祁玲,黃鏡.PD-1/PD-L1抑制劑在晚期胃癌治療中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6,36(7):4-7.
R 735.2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8.016
201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