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
摘 要:眾所周知,合作能力是當下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所以,在高中化學課堂上,巧妙地運用小組合作是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能力的一種雙贏策略。對于課堂實驗小組合作的管理,有一定的流程與注意事項。作為高中化學教育工作者,必須嚴格遵守與執(zhí)行,這樣,才能使小組合作達到預期的目的,成為切實可行的良策。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實驗;小組合作管理
美國科學家朱克曼在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研究方式進行調查時發(fā)現:在諾貝爾獎設立的第一個25年間,合作研究人數占41%;而在第二個25年間,這一比例上升到65%;在第三個25年間,這一比例高達75%。由此可見,隨著現代科技的迅速發(fā)展和人類社會分工的逐漸細化,能否與他人相互信任從而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已經成為當下判斷人才的標準之一。無獨有偶,隨著高中新課程的改革及教育理念的逐步完善,引導學生學會合作共贏、學會利用團隊的力量也成了當下教育的主流。
因此,作為高中化學教育工作者,將“合作”的理念通過分組等方式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學會虛心接受,認真聽取他人的意見建議,在合作中相互學習必不可少。教育學生在合作中認清自己的不足,看到他人的優(yōu)點,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這也是我們身上義不容辭的責任。合作,不僅僅能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化學知識,也能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鮮活、有趣,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在小組中提出問題,從而相互討論,共同進步。合作的好處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們更要將合作的理念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來,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為學生今后的道路奠定堅實的基礎。
與他人合作,是當下人才必須具備的素養(yǎng)之一,也能使教學效率有效提高。但是,如何有效地管理合作小組,在課堂鮮活有趣的同時也做到井然有序,使合作成為一個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也是當下值得思考的話題之一。本文將通過闡述高中化學實驗小組合作的方法,提出具有實踐意義的管理策略,以供讀者參考,拋磚引玉,以待后來者居上。
一、給出具有趣味性的話題供學生討論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教師,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方面。針對這一問題,提出具有趣味性的話題可謂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一條捷徑。首先,教師要全面、細致地了解教學內容,靈活地運用教材,精心設計有關化學知識的話題,通過語言上風趣得體的描述、場景的設計等方式營造學習氛圍。盡量規(guī)避嚴肅、古板的教學方式,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化學的魅力。
其次,小組合作交流能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話題的討論中。所以,在實施小組交流合作時,教師可以由淺入深,由小見大。最好能從生活實際出發(fā),提出一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化學現象,給予學生適當的討論時間,從而引出本次課程將要教授的知識,這樣做,不僅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之后,可以利用化學小實驗,讓學生親眼目睹神奇的化學現象,以小組為單位,呈交一份實驗報告。
當然,教師在選擇話題時,一定要與教授的知識有一定關聯。在具有趣味性的同時也要有一定的教育性。切記不能盲目追求引發(fā)學生興趣而脫離課本,在學生交流想法的同時也要給予適當的幫助,引導學生正確地思考問題,文明交流。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流程
1.組建學習小組
教師可以通過學生自愿組隊或者教師分配(可以通過學號、座位,或隨機分組等)的方法組建課堂學習小組。一般3~5人為一組較好管理,教師需要對組內崗位進行分工細化,要求學生明確自己的分工,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實驗小組的總體水平要基本相近,便于實驗的完成,學習知識的同時也方便教師組織小組競賽。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與好勝心理,引導他們積極討論問題并且尋求解決方法,形成良性競爭。
化學,是一門貼近生活、具有探究意義的學科,而化學實驗,能夠真切地反映化學現象,讓學生親自動手,更好學習到化學變化、化學知識。當然,有的化學實驗也存在著一些隱患與危險。所以,針對具有危險存在的實驗,更要發(fā)揮組長與各組員間的相互監(jiān)督機制。并且著重強調各組組員注意實驗步驟、聽從指揮,有條不紊地進行實驗。當然,對于各個崗位的選任,教師可以通過組員自己推選或輪流擔任的方法任命。首先,必須明確組長的責任,告知各個團隊組長的重要性。其次,闡明每個崗位對于一個團隊都是不可或缺的,讓學生體會到自己身上的責任和任務。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與集體感。讓學生人人都有參與感,融入課堂,主動學習。
一旦形成學習小組,等于固定了組員。一般一個學期或幾個月再重新洗牌。如若需要調整,必須事先定好調整的規(guī)定與事項,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與困擾。這樣做,既能讓學生可以全方面地了解合作伙伴,與他們建立牢固的友情,也能方便進行崗位的調整與分配。對于一些獨來獨往的學生,教師可以著重注意,引導他們融入實驗小組,給予他們機會促使其敞開心扉,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并進行一定的鼓勵與獎勵。
2.課前預習,明確小組各成員分工
課前預習可以使得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在預習過程中整理出疑惑也可以幫助學生更有目的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課后解決習題也能更高效、更順利地完成。教師可以借助練習冊或簡單的知識點總結、習題等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在實驗小組的學習中,如果能確保每個學生課前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有一定了解,實驗過程就會更加順利,也可以降低發(fā)生危險的幾率。如果僅僅一部分學生做了預習而另外的伙伴們臨時抱佛腳,會使得小組討論陷入僵局,或成為一個人的獨角戲。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呈交一份實驗步驟,或者實驗報告。這樣可以使整個學習過程更加系統(tǒng),使知識點掌握得更加牢靠,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在課前預習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呈交一份明確的成員分工,其包括具體實驗的實施者、化學現象變化記錄者、清潔器械以及本次實驗的負責人等。這樣做,可以使學生實驗速度更加迅速,不會出現因為分工問題而爭吵,從而導致課堂一片混亂。也可以留下時間讓學生反思實驗過程出現的失誤及改進的方法,或者交流討論所觀察到的化學變化,發(fā)散思維,互相交流自己的心得體會。教師也可以適當參與,注意引導學生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與感想,順著學生的思維提出問題,同時為他們答疑解惑。不僅如此,教師也可以利用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為學生補充一些知識或者化學在生活中的運用,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的魅力所在,從而使學生主動學習化學,提高學習效率。
3.課后復習,鞏固知識點
課后,教師可以通過習題的布置使學生對知識點掌握得更加牢靠。課后復習必不可少,而小組復習則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一條捷徑。小組成員一起學習討論,優(yōu)等生可以為學困生答疑解惑,在學習上幫助他們,而優(yōu)等生講解習題的過程也對知識點進行了又一次鞏固復習。這無疑是一條提高成績的雙贏策略。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安排適當的課后討論學習,引導學生大膽地提出問題,組內自我答疑,或派出代表找教師解答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家一起學習也能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魅力,感受到自己并非孤身一人在奮斗,有組內不同的伙伴相互督促,共同進步。但教師必須注意不要讓討論學習變成了天馬行空的聊天,必須明確學生討論的目的,所以在場面過于火爆的時候,教師也要適時制止,提醒學生回歸正題,小聲討論,不要影響到別的同學。
當然,教師也可以通過課后測試,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較,在各個小組中形成良性競爭。這樣,既可以檢測學生的學習進度,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但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注重學習的過程而并非測試的結果。只有不斷地發(fā)現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地查缺補漏,共同進步。
三、注意事項
1.小組成員必須嚴格控制在一定人數之內
這樣較好管理,也保證了人人參與。由于學生團團圍坐,教師不容易發(fā)現學生都在干什么。因為容許學生自由討論,導致許多學生開始閑聊,降低自己學習效率的同時也影響了其他同學。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教師可以適當地參與到他們的討論之中,在答疑解惑的同時也起到了監(jiān)督的作用。
2.切忌放任自流
在小組自由討論中,學生占主導地位,但這并不代表教師可以不管不顧,任由學生自由發(fā)揮、自由操作。在小組自主學習時,由于教師將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可能會出現偏離話題,或實驗操作有誤、記錄有誤從而得到錯誤的結果等方面的問題。教師需要適時監(jiān)督,幫助學生回歸正題,指出錯誤之處并且告知其解決的方法。這樣才能使小組合作學習更加高效,切實可行。
3.確保人人參與
由于學生的性格差異,有些學生較為內向,不愿意敞開心扉,開口闡述自己的想法與體會。這就導致一些性格較為外向、活潑的學生成了討論的主角。這樣做,不僅沒有達到小組合作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也使一些學生的學習效率下降。所以,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著重關注性格孤僻的學生,確保人人參與。
4.話題難度適中,最好與生活息息相關
合作學習的話題不宜太難也不宜過于簡單,既要照顧到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也要使成績較好的學生不斷進步。這就要求教師在話題的選擇上必須仔細考慮,也可以針對實驗的某步驟展開思考,引導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在話題的選擇上要盡量貼近生活,這樣也可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也留心觀察各種化學現象。
5.及時總結
對于整個實驗,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析總結,最好呈交一份詳細的實驗報告,其中包括實驗步驟、化學變化的現象、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如何改進和大家的思想體會。這樣做,教師既可以實時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度,也可以得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一問題進行改正,使學生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效提高。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的形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效率,也可以提升學生的能力,共同進步,可謂是一條切實可行的良策。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必須實時監(jiān)督,注意學生的動態(tài)與小組合作的成果。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使學習成為樂趣,掌握牢固知識點,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為他們未來的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郭寶生.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教學嘗試[J].考試周刊,2010(23).
[2]常茜.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探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3).
編輯 栗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