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德通
摘要:“回歸生活,讓課堂與生活緊密相聯(lián)"是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征。只有植根于學生的生活世界,課堂才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因此,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素材,引導學生到生活中體驗物理、探究物理并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和提高。
關鍵詞:生活化;物理教學
G633.7
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chǎn)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應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激發(fā)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索物理現(xiàn)象,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guī)律,并將其應用于生產(chǎn)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探索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物理知識,挖掘物理知識的生活內涵,注重讓學生經(jīng)歷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激發(fā)學習物理的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貼近時,學生自動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充滿著物理現(xiàn)象。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出物理問題,將抽象的物理教學融入學生豐富、生動的生活體驗中,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學物理,有利于激發(fā)學習物理的興趣,啟迪思維。如,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級“壓強”一課教學時,我先讓學生用手指壓住圓珠筆的兩端,體驗兩個手指的感覺。接著再讓學生用鐵錘分別將一個是尖的和一個鈍的釘子釘人木頭中。由此生活情景導人新課學習,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時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為什么和珠筆兩端接觸的手指,尖端痛而平端的不痛?”“為什么尖的釘子更容易釘進去?而鈍的不容易而且要更用力?"這些生活現(xiàn)象學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釋清楚卻又有一定困難。這正是渴望啟發(fā)的最佳時機,這時我告訴學生:這些現(xiàn)象都是物理學中的“壓強”問題,等我們學完這節(jié)課,這些問題就能得以解決。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來呈現(xiàn)教學問題,增加了物理教學的趣味性和現(xiàn)實性,培養(yǎng)了學生善于觀察生活中的物理問題的能力和習慣,有效地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選擇生活化的探究材料,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這是學生科學探究的前提。物理學家朱正元在指導學生實驗教學時就提到:“瓶瓶罐罐當儀器,拼拼湊湊做實驗?!币虼?,在教學中,教師盡量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驗材料,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如,利用礦泉水瓶演示“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的關系"實驗;利用自行車,演示或體驗“動滑輪與定滑輪摩擦力”,研究它座椅的“彈性勢能",研究“杠桿”等;做用平面鏡演示光的直線傳播、反射、折射、色散等;用異變的易拉罐制作“小孔成像"裝置、做大氣壓強實驗等。由于這些物理實驗都是用生活用品來設計的,這不但可以增加實驗的真實感、可信度,而且拉近了物理實驗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更利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由此可見,物理實驗教學的成效并不完全取決于實驗裝備材料的優(yōu)劣。因此,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在利用好實驗室資源外,充分開發(fā)和利用生活中的實驗資源,開展有個性的、實用性的物理實驗教學活動,更能打破學生對物理的神秘感,感受到物理就在自己的身邊。
三、展現(xiàn)生活化的課堂,領悟物理知識魅力
“回歸生活,讓課堂與生活緊密相聯(lián)"是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征。只有植根于學生的生活世界,課堂才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的課堂學習活動與實際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把物理知識的教學溶人到學生的生活當中去,引導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
如,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光的色散"教學中,我設計了“尋找彩虹"主題探究活動,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三棱鏡、平面鏡、玻璃杯、水盆、肥皂水、CD光盤等物品中自選器材,在教室里,去大自然尋找“彩虹”?;顒蛹て饘W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學生以多種方法去探索尋找:有的學生利用三棱鏡、有的利用VCD光盤、有的利用平面鏡、有的用水盆和水,同學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太陽光被分解成了各種各樣的顏色……甚至有的學生讓“彩虹”出現(xiàn)在教室里。使課堂活動生活化,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現(xiàn)實生活和生產(chǎn)實踐中的科學問題,從而做到了以生活實際問題統(tǒng)領全課,全方位釋放了學生的思維活動,體驗活動中的愉悅及成功的滿足感頓時由心底溢于言表。
四、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現(xiàn)物理知識價值
學習是為了應用,知識也只有運用才能被學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實踐運用中才能體現(xiàn)其價值。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驗證和實踐運用所學知識,活化知識,體現(xiàn)知識價值。這樣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而且有利于擴大學生的視野,鞏固所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和提高。
如,學習了“電流和電路”后,讓學生進行簡單的電路障礙排查和維修;在學習了“壓強”的知識后,讓學生分析“高壓鍋的原理”、討論為什么要把攔河壩設計成下寬上窄的形狀?學習“摩擦力"后,讓學生觀察自行車,指出哪些地方增大了摩擦,哪些地方減小了摩擦,用了什么方法,指出不足,提出自己的設想……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學習了“光現(xiàn)象”后,引導學生多留意觀察各種照明裝置和光污染問題;學習了“熱和能”后,引導學生分析“城市熱島效應”,使學生的視野從關注書本擴大到關注社會……
將物理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去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激發(fā)了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使他們真正意識到物理知識只有真正服務于生活才能體現(xiàn)出無與倫比的學科價值。
總之,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之中。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素材,到生活中體驗物理、探究物理并應用所學知識解決這些實際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和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