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磊
【中圖分類號】G45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36-0099-01
(我今年班主任工作已經(jīng)是第九個年頭了,青春已不再,一片“蒼老”。但心中的那份激情卻始終沒有停止過,一次又一次的改變,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并沒有讓歲月的蹉跎帶走我的職業(yè)生涯的這份“折騰”。)
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往往能夠使我們的班主任工作變得輕松而且高效。那么,怎么輕松打造優(yōu)秀班集體的機制呢?我認為班級文化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教育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用文化治班。
班級文化是一種讓學生有共同心靈歸屬感的精神牽掛,是我們班主任凝聚力量、凝聚人心的黏合劑。一個優(yōu)秀班主任用文化來管理班級的時候,他會明白班級制度只不過是班級文化的一種外在形式;他用文化來管理班級的時候,班主任的個人權威更是一種如沐春風的教育環(huán)境;當他用文化來管理班級的時候,他的收獲已經(jīng)不僅僅是教育本身,他將看到一片森林。
一、小小文化墻
文化墻是班級文化的外在標志,是我們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這里說的是班級的物質文化,包含教室、宿舍。它們恰似那一股徐徐而吹的南風,吹來了一陣陣甘甜和清涼。
班級每天都有新事、喜事發(fā)生,“今日班級”,每天都吸引著全班及外班學生的眼球。課余,同學們愛在這里駐足欣賞,評頭論足,像磁石一樣能抓住大家?!鞍嗉壷恰鄙系膹垙埿δ槪峭瑢W們的英氣十足,“永攀高峰之星”,“學習智慧之星”,“愛護環(huán)境之星”,星星璀璨。教室外,紅紙上彰揚著當天的好人好事,黃色的大紙永遠記錄抨擊著假丑惡。
班級內各種標語更是一種激勵,“人在一起叫聚會,心在一起叫團隊”,“將來的你一定會感激現(xiàn)在拼命的自己”;前一個大手指“今天,你努力了沒有”震撼人心;后黑板“我的名言”,按照學號輪流書寫,一人一天,永不停歇,為同學們精心編織一個一個美好的愿望!
宿舍內外學生的修飾美輪美奐,學生床頭張貼著“XX宿舍XX正式成員”,這可是他們努力換來的,更是班級對他們的一種認可與肯定。
這樣班主任用文字去表達自己的感情,對孩子的愛。學生們也喜歡這種方式,愛在這里抒發(fā)情感,喜歡駐足于此感受班級的心情和自己需要的共鳴及關注。每每看到學生們駐足這里,精心打扮我們的花園,總是莫名的感動,于是想到了這樣一句話:只要把自己開成一朵花,我們就永遠行走在春天里。是啊,小小的文化墻,就如同花園里的每一朵花,燦爛的開花,絢爛著你我。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我真的讓一墻、一板“說起話來”。這正是一方小天地,一片濃濃情。
二、勵志正能量
成功的人生,一定有目標引領,才會動力十足;同樣一個優(yōu)秀的班級,必須有一股昂揚的正氣,才會永不消沉。富蘭克林說“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什么樣的人,你就能成為什么樣的人!”同樣,你認為你的學生成為怎樣的人,他們就能成為怎樣的人!
聽起來感動,想起來激動,談起來沖動,落實起來就是不動。是啊,激情容易燃燒,也容易熄滅,一兩個激勵,學生們的激情能夠激發(fā)出來,時間長久之后,尤其是經(jīng)歷了多次考試失敗的打擊,還對學習保持旺盛學習激情的學生,真可是少之又少。
1.集體宣誓渲染激情
魏書生的“精神充電”“精神加油站”,能夠長期激發(fā)學生的斗志,讓學生保持激情。當全班同學站起來齊呼一個口號時,他們互相激勵,相互感染,互相鼓勁,那種負面的,自卑的,懈怠的情緒會一掃而空。因此我每周每天都在帶領我的學生朗讀我們的勵志宣言。每周一的“班級五句話”、“每周一語”,每天的“讓優(yōu)秀成為一種習慣”,“我的名言”。當同學們齊聲宣讀時,身上散發(fā)的那種激情,永不服輸,每每令人心情激蕩,斗志昂揚,又都充滿了學習的信心。我把每一位同學把自己的勵志哲思名言用彩紙打印出來,粘貼在教室周圍、課桌上,課余時間每每閱覽,對自己,對他人、對全班都是一種激勵、鼓舞和警醒。
2.獎品激勵人人爭先
每次學生做了好事受到學校表彰時,學生宿舍值日受到政教處嘉獎加分時,考試成績進步時,我都大張旗鼓對學生進行表揚?;蛐⌒〉膶W習用品,或一個圓鏡,或一個合影……學生們的那種榮耀感令我也是激動十分。我就是想把那美好的夢想根植在他們心中,擁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臍馄?,且具有堅忍不拔的品格,我相信他們的青春歲月一定會充滿奇跡。
3.班級活動人人參與
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中永遠成功的方法就是給每個學生一些事情做,而不是給他們一些東西去學。人在有“正事”可做的前提下才能集中精力,做該做的事情。這樣就減少了“閑事”。對班級來說,也就根除了“動亂的根源”。在動的過程中點燃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在動的交互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動激發(fā)學生的無限潛力。
“左手字大賽”已經(jīng)進行了14個年頭了,全體學生參與,每一次的組織參加都是孩子心中的一份期待,他們欣賞著學哥學姐們的作品,談論著他們的獲獎,擦拳磨掌準備著自己的參賽,這本身就是一種全身心的投入(明年還有人欣賞他們的作品?。?。獲獎不獲獎已經(jīng)不是這次比賽的最終目的了,他們快快樂樂參與著,享受著……這里面最根本的因素是有收獲感,有成就感。還有毽球比賽、跳繩大賽、紅色經(jīng)典朗誦大賽、知識智力大賽……每次比賽我都把賽程拉長,讓他們享受這一過程,特別是冠亞軍爭奪賽更是萬眾矚目,那可是重要日子(例如這一年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是新年了)才進行的呀!他們這種內在的驅動,作為外在的“引誘者”我,有時是根本沒法設想到的了,結果更是往往超出你的預期,這叫“他們的能量遠遠超出你的想象”。
實踐證明班主任忽悠學生參與活動的能力越強,你的班集體建設就越有成效。你組織、策劃的班集體活動越有成效,你的班集體生命力就越強,班級就越好帶。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一個班級如果有了自己的特色、特長,會極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自豪感、集體榮譽感和班級凝聚力,并能從一點突破,帶動其它方面的進步。
我想,作為教師,在前進的路上,就這樣用心去影響孩子,率先看到春天般的色彩的,一定是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