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瑞++王維國
2014年以來,北京聯合大學通過融合創(chuàng)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入文化育人中,開展“原創(chuàng)聯大”文化建設,以聯大人、聯大事為“原型”,由學校師生撰寫成宣講稿,編創(chuàng)為歌曲、音樂劇、舞蹈、微電影等文藝作品,再由學校師生參與宣講、演出,并在校內外廣泛傳播。通過“原創(chuàng)聯大”文化建設,樹立了一批好典型、創(chuàng)作了一批好作品、打造了一支好隊伍、形成了一個好機制、構建了一個好模式,建立了深入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長效機制。學校以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起來、唱出來、動起來”為抓手,精心搭建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靈魂的“原創(chuàng)聯大”文化建設載體。
聯大人書寫、講述聯大故事: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起來”
身邊人講身邊事,用師生熟悉的語言說話,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身邊可見可學的“真人”“真事”,使師生聽得進去、信得過。
第一,宣講主題上突出“跟蹤熱點”。積極跟蹤研究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跟蹤研究學校發(fā)展的最新進展,跟蹤研究干部師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及時選準主題組織實施宣講活動。2014年,北京聯合大學組織開展“閃耀聯大星 最美北京人”暨第三屆“我與聯大共奮進”宣講活動,廣泛宣講師生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故事;2015年,第四屆“我與聯大共奮進”宣講活動以北京聯合大學建校37周年為契機,以“說變化,展未來”為主題,突出對優(yōu)秀團隊先進事跡的宣講,弘揚愛校榮校之責之情。
第二,宣講內容上注重“身邊的感動”。經過各系、院層層推選出的宣講團成員中,有學術科研骨干、有“80后”青年教師、有團隊負責人、有輔導員、有在校學生,還有后勤員工,他們身份境遇不同,講述的方式也各有特點,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就是大家熟悉的那個“身邊人”。在2014年的軍訓專場宣講活動中,面對2014級5,000多名正在軍訓的新生,當師范學院87歲高齡的離休教師張佐友講述自己來到聯大30年前后的變化、雙耳失聰的特教學院楊子同學講述自己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堅韌與執(zhí)著圓夢聯大的感人故事時,帶給新生們的是觸動心弦的最真感動與力量。
第三,宣講組織上注重“校院聯動”。第三屆“我與聯大共奮進”宣講活動,從學校13個學院推選出80余名基層宣講員,在校院組織宣講26場,受眾近9,000人。宣講中,通過發(fā)放問卷、宣講現場采訪和宣講后回訪的形式,對聆聽宣講的師生進行宣講效果調查,讓更多師生更好地從宣講活動和宣講人身上汲取力量和營養(yǎng)。
聯大人創(chuàng)作、演唱聯大歌曲: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唱出來”
一首好的原創(chuàng)校園歌曲,無論對于創(chuàng)作者還是傳唱者都將起到明責、勵志、抒情、奮進的教育鼓舞作用,有的讓人一生銘記在心。
第一,形成師生廣泛參與創(chuàng)作、傳唱的熱潮。2014年1月,北京聯合大學在師生中廣泛開展了“唱響聯大”校園原創(chuàng)歌曲征集活動,在半年內,共征集到優(yōu)秀歌詞32篇,優(yōu)秀歌曲14首。宣傳部通過廣播臺、校園網、電子屏等對優(yōu)秀歌曲進行展播,以“聯大好聲音”為主題訪談詞曲作者和創(chuàng)作歷程,開發(fā)軟件、組織師生進行網絡大合唱,對優(yōu)秀歌詞、歌曲進行網絡評選,師生傳唱達1,160人次,全媒體展播受眾達到3,000多人次,網絡投票達5,013人次,尤其是通過網絡在線千人大家一起唱行動,切實掀起了“聯大人創(chuàng)作演唱聯大歌”的熱潮。其中,學校信息學院學生葉峻才創(chuàng)作的《遇見》經過展播傳唱,成為深受師生喜愛的校園歌曲。歌詞“南鄉(xiāng),賦予了我紀念,北聯,寄心靈以流連”表達了一位京外學子與北京聯合大學的相遇相知和一往情深。
第二,形成不同主題風格的系列歌曲作品。有激勵學子成長的《聯合的力量》《青春聯大》《綻放》《遇見》《美麗的眼睛》等作品。其中,師范學院學生薛軼創(chuàng)作的《向著成功成長》中“執(zhí)著我的導向,搭載有夢的光芒,讓我的舞臺閃亮”等歌詞已在聯大學子中耳熟能詳。有體現聯大師生愛國愛校情懷的《感恩母?!贰堵摵蠈懺谛F焐稀贰赌闶撬募镜呐枴贰吨x謝你,成就平凡的我》,應用文理學院退休教師桑世志作詞的《校園曲》中“肩扛中國夢,人生有擔當,我輩盛,國運昌”等歌詞時刻激勵著每一位聯大學子。有謳歌聯大歷史的《老校長》《北京聯大之歌》《陽光校園》等作品,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卜晨光創(chuàng)作的《老校長》歌詞“親愛的老校長,您用炙熱情懷永將責任擔起”每次響起,都令聯大學子對老校長肅然起敬,也激勵聯大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這些動人的歌詞、優(yōu)美的旋律將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象化為師生對祖國、對學校、對學生滿腔的熱愛與對夢想的執(zhí)著追求。
第三,形成了一種校院融合、學專融合、師生融合、專兼職融合、校內外融合的展演模式。在師生廣泛參與創(chuàng)作、傳唱的基礎上,多次舉辦“原創(chuàng)聯大歌曲作品創(chuàng)作”座談會,先后邀請北京音樂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趙金波、著名詞作家宋青松、作曲家伍嘉冀等來學校與歌曲的詞、曲作者們圍繞歌曲的旋律、風格及歌詞面對面地點評,激勵師生創(chuàng)作者繼續(xù)對作品進行深加工、再打磨。最終以舉辦“唱聯大頌歌、做聯大好人”校園原創(chuàng)歌曲演唱會的形式,對師生創(chuàng)作的歌曲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的展示,場景感人,催人奮進。演唱會的成功舉辦凝聚著師生創(chuàng)作人員、校外專家、各學院、藝術專業(yè)教師、師生業(yè)余愛好者的智慧與心血。演唱會本身成為又一次凝聚師生力量,凝聚創(chuàng)作熱情,展現師生家國情懷的一個契機與平臺。
聯大人創(chuàng)編排演聯大劇目: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動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文藝創(chuàng)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霸瓌?chuàng)聯大”文化建設正是在深入師生生活中,創(chuàng)作形成了體現聯大人核心價值的作品。
第一,創(chuàng)編排演了兩部突出師生情、同學誼的小短劇。2014年的北京聯合大學校園,有兩個學生的名字撥動了很多師生的心弦。一個是自幼患有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癥的“輪椅少年”曹兆昱,另一個是生命不止追求不停的袁伊婷。曹兆昱進入北京聯合大學后,在專門幫扶小組的關愛中,學業(yè)上取得了和其他學生一樣的好成績。袁伊婷2014年5月患上淋巴瘤,錢琳琳老師為她捐獻了兩個單位的血小板,同學們也像親人一樣照顧她。學校以兩位學生事跡為原型,編創(chuàng)演出情景劇《十八歲的天空》,形象地展示了“輪椅少年”的堅強、執(zhí)著、永不放棄的精神品格,觀眾看后心靈震動;《生命的期盼》再一次把人們帶回到了師生、同學、父女難分難舍、深情厚誼的時空,不少觀眾淚流滿面、泣不成聲。與曹兆昱及其幫扶小組一路同行的信息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希慶在觀看完現場演出后說道:“積極而釋然、助人而平等這樣一種價值觀通過情景劇形式生動再現并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影響到更多的師生?!?/p>
第二,精心打造了一部反映“95后”大學生生活的音樂劇。2015年,學校師生繼續(xù)以聯大勵志學子和英雄模范人物為原型,在創(chuàng)編舞臺短劇《阿依古麗》《塞上百靈—阿依莎·李》《致敬北京聯大抗戰(zhàn)老同志》等短劇節(jié)目的基礎上,傾心打造了聯大人自己的音樂劇《綻放》?!毒`放》本為學校特殊教育學院趙磊老師為殘疾大學生創(chuàng)作的體現其“成長、拼搏、勇敢逐夢”精神的校園歌曲,經學校盲人學生王一木演唱后,感染激勵了眾多師生。歌詞中再現盲生那“且聽風吟,聲聲作伴,黑暗中尋找屬于我生命中的絢爛”、聾生那“且看指尖,劃過的線,無聲世界中奔向七彩夢想彼岸”,撥動了無數師生的心弦。末尾“成長、拼搏、夢想,讓青春在奮斗中光芒綻放”更是鼓舞了無數師生,也成為近兩年“原創(chuàng)聯大”文化建設的主題,讓師生在奮進中光芒綻放。音樂劇《綻放》正是用音樂、戲劇、舞蹈、快板、歌曲等形式將學校首任校長的愛校奉獻精神,特殊教育學院學子不畏困難、勇敢追求夢想等真實的故事融入到劇情中,烘托、渲染和表達了劇中以黎軒為代表的“95后”大學生的所思、所想、所愛、所追求。音樂劇中穿插的歌舞作品均為學校師生原創(chuàng)作品,教育和引導廣大學生形成了一股向上、向真、向善、向美的強大精神力量。
四年來,學校通過“原創(chuàng)聯大”文化建設,將師生凝聚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中以聚核,將師生作為創(chuàng)作的源頭活水以入心,將師生理想追求融入學校發(fā)展和國家建設以化行,通過這種真抓實干,形成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的文化育人模式,確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正落實。
(作者單位:北京聯合大學黨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于 洋;實習編輯:苑聰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