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霞,李 影,史立英,趙 震,常 穎,白曉龍,段 窮,關鐵軍*
(1.吉林省腫瘤醫(yī)院,吉林 長春130012;2.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3.吉林省人民醫(yī)院)
預存式自體輸血對結直腸癌患者圍術期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分析
張冬霞1,李 影1,史立英1,趙 震2,常 穎1,白曉龍3,段 窮3,關鐵軍1*
(1.吉林省腫瘤醫(yī)院,吉林 長春130012;2.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3.吉林省人民醫(yī)院)
手術輸血是外科治療中的常用治療方法。在給予異體輸血過程中,常因輸入異種抗原或者免疫蛋白,導致受血者免疫功能下降或抑制。本研究回顧分析我院自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期間進行預存式自體輸血的50例結直腸癌患者圍術期細胞免疫功能,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結直腸癌患者50例。依據(jù)患者輸血方式差異均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患者25例。研究組男女比例21∶4,年齡為49-65歲,平均(52.75±7.13)歲。參照組男女比例18∶7,年齡為47-68歲,平均(53.16±7.2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未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組間可比性強。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對該研究知情,自愿參與實驗調(diào)查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參照組在手術實施前,配備懸浮紅細胞400 ml,研究組患者在前一周對血小板進行采集,標本量為400 ml,采集后將血袋予以明確標記,并在血庫專用冰箱內(nèi)保存。兩組患者在手術期間完成止血后輸入[1]。
1.3 指標評價[2-3]
研究組和參照組在麻醉前、輸血前、術后1天、術后5天對患者的靜脈血進行采集,血標本量為2 ml,配合肝素抗凝,在1×單抗20 μl試管中加入抗凝全血,劑量為100 μl,放置在室溫條件下進行反應,時間為25分鐘,隨后將1×溶血劑2 ml加入其中,在室溫條件下放置,離心操作完成后將上層清液去除。將1×PBS 2 ml加入其中后進行離心,將上層清液去除后進行2次洗滌。固定時加入500 μl多聚甲醛,在保存機上進行檢測,T淋巴細胞亞群利用流式細胞儀測定,最后計算CD4+/CD8+比值。
1.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本應用軟件包(SPSS19.0)進行整理和計算,T淋巴細胞亞群參數(sh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同時選擇T值作為檢驗方式,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輸血前,CD3+、CD4+、CD4+/CD8+以及NK細胞數(shù)量同麻醉前比對,下降較為顯著。完成手術后1天,參照組的指標仍處于下降趨勢,研究組恢復顯著。完成手術后5天,研究組恢復至麻醉前的水平,參照組仍繼續(xù)處于下降狀態(tài),同麻醉前進行比對,差異顯著P<0.05,見表1。
有學者研究后指出,機體抗腫瘤免疫中,細胞免疫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細胞的數(shù)量和質量[4]。若腫瘤患者的免疫狀態(tài)較低,實施手術后可以將其免疫功能進行抑制,提升術后感染率和腫瘤擴散幾率,若病情較為嚴重會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有學者主張,在采血初期,實施預存式自體輸血,血液中的免疫細胞數(shù)量和質量比手術前明顯較優(yōu),在回輸期間對機體的免疫功能影響較小,甚至可以改善患者圍術期的免疫功能[5]。從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研究組各指標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認為與自體血存在相關性,由此可見,自體輸血可以正向調(diào)節(jié)細胞免疫功能,對其細胞免疫功能的恢復也起到促進作用。
綜上可知,對結直腸癌患者實施預存式自體輸血,可以使圍術期細胞免疫功能有效恢復,存在臨床應用價值。
表1 不同輸血方式的T細胞亞群和NK參數(shù)
注:組內(nèi)與麻醉前比較,*P<0.05
[1]屈常偉,駱喜寶,劉志貴,等.預存式自體輸血對結直腸癌患者圍術期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9(18):2986.
[2]屈常偉.預存式自體輸血對結直腸癌患者圍術期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D].桂林醫(yī)學院,2014.
[3]張明勛.經(jīng)烏司他丁預處理的預存式自體血回輸對圍術期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6,18(10):1882.
[4]李行勇,林祥偉,肖亮生,等.聯(lián)合應用預存式自體輸血與術中回收式自體輸血對擇期手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3,34(15):2365.
[5]李行勇,李喬.擇期大手術聯(lián)合應用預存式自體輸血與術中回收式自體輸血的效果[J].廣東醫(yī)學,2012,33(14):2146.
吉林省科技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50101143JC);吉林省科技發(fā)展計劃項目(20160101182JC)
*通訊作者
1007-4287(2017)09-1346-02
2016-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