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友福 by Wang Youfu
略述漳州石界風云
文/王友福 by Wang Youfu
“賣石難”己成為現(xiàn)在全國賞石界的普遍現(xiàn)象,但福建漳州與華安兩個中國觀賞石之鄉(xiāng)卻悄然興起了一股新生力量,它似一陣暖風吹動了石友的心弦,石市呈現(xiàn)新氣象。
漳州市石文化協(xié)會十年磨礪,于2017年迎來了第一次換屆。新一屆會長將由全國粉末涂料行業(yè)中名列前茅的福建省萬安集團董事長蘇萬安擔任。與此同時,在九龍璧(華安玉)的主產(chǎn)地華安縣成立了“福建省華安玉協(xié)會”,并由華安縣玉雕龍頭企業(yè),漳州市華玉石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華安玉雕)傳承人楊子華掛帥。漳州市華倫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蘇維民也將擔任新一屆華安縣觀賞石協(xié)會會長。三位會長同時以企業(yè)家兼具收藏家的身份為各自的協(xié)會掌舵,并用企業(yè)的發(fā)展理念管理協(xié)會,他們將強強聯(lián)手,共同推動市場,為石市創(chuàng)造一個千載難逢的契機,也為兩地的石友帶來新的曙光與希望。
在漳州市石文化協(xié)會接到上級主管部門通知協(xié)會換屆消息后,73歲高齡的老會長李其團廣泛聽取石友的意見,一致推選蘇萬安為新一屆會長,并正式啟動換屆籌備小組。在此期間,為了進一步推進九龍璧(華安玉)文化,漳州市石文化協(xié)會提出由老會長李其團和準會長蘇萬安共同帶領王天然、王友福、李慶輝、鄭建勇、平青等人起草與編制《九龍璧(華安玉)觀賞石鑒評標準》。歷經(jīng)近3個月的開會研討、走訪與聽取廣大石友意見以及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在結合九龍璧(華安玉)的自身特點的基礎上,最終編寫成《九龍璧(華安玉)觀賞石鑒評標準》。本次《標準》編制的參與人達50多人,參與討論的單位有福建省華安玉協(xié)會、廈門市盆景雅石研究會和華安縣觀賞石協(xié)會。《標準》為迎接新一輪的賞石高潮奠定了理論基礎。
今年4月,蘇萬安帶領漳州市石文化協(xié)會成員一行4人赴臺灣花蓮參加“經(jīng)典美石?四海共賞”2017海峽兩岸賞石文化交流。通過此次兩岸賞石文化的交流與觀摩學習,確定以文化產(chǎn)業(yè)帶動市場的方針,并開始著手打造漳州特有的賞石文化品牌,以推動賞石文化藝術新篇章。
今年6月,福建省華安玉協(xié)會又組織會員參加了中國昆明泛亞石博會暨國際珠寶文化節(jié),其中選送的華安玉雕工藝品和觀賞石作品得到寶玉石界的專家學者的首肯與贊譽,并在本次精品展中斬獲2金,4銀,20銅。同時,華安玉還獲得了單一石種評審的最高分。
蘇萬安指出:“‘打鐵也要自身硬’,首先要打好自身的理論基礎,然后才能力創(chuàng)佳績。猶如企業(yè)運行,首先制度要建全,同時還要不斷加強與擴大對外交流與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建立長遠戰(zhàn)略目標的意識,這樣以后才能更好地引進來,更好地推廣賞石市場?!?/p>
自福建省華安玉協(xié)會成立以來,深得縣政府與廣大石友的大力支持。楊子華會長在協(xié)會成立大會上就曾提出一系列關于九龍璧(華安玉)資源保護的措施以及今后如何打造品牌宣傳的工作。為了做好宣傳,今年4月份,在協(xié)會成立一周年之際,與我國賞石界專業(yè)的權威主流媒體《寶藏》雜志簽定了三年的合作協(xié)議。這為九龍璧(華安玉)的宣傳起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協(xié)會還積極動員會員刊登藏品,并釆取補貼一半宣傳費用的辦法鼓勵會員參與宣傳。
在福建省華安玉協(xié)會成立后還著手創(chuàng)建了1200多平方米的華安玉國石文化館,免費為石友提供精品藏石的展示與交流平臺。在漳州,君巍國石館張偉藝也開始傾力打造一條300米長的九龍璧(華安玉)奇石文化長廊。
即使在市場低迷的當下,漳州、華安兩地藏家頻出,成交活躍。
漳州,動輒過百萬的成交,極大刺激著石市神經(jīng)。短短幾年來,蘇萬安投入600萬購藏九龍璧(華安玉)。2015年,他花費200萬先后購得《靈芝獻瑞》《持蓮觀音》《靜觀其變》《玉彩天成》《頂呱呱》等十幾方精品藏石,2016年又投入近100多萬購入《春滿人間》《玉璽生輝》《千層崖》《麒麟在此》《翡翠鳥》《金蟾送寶》等精品。漳州另一位收藏大家楊建閩專攻九龍璧(華安玉)動物系列觀賞石,至今已投入近500萬元,他曾以268萬元將5方珍藏了十多年的觀賞石收入囊中,2017年春節(jié)期間又以120萬元的價格購得一方天然平底景觀石《西域風光》。漳州石界新秀吳建國眼高手快,在短短的兩年內投入300多萬元購得不少精品,也在2017開春之時,以66萬元購入兩方自愛藏石《卸龍巡天》《龍行天下》。
華安,五六七位數(shù)的成交頻頻發(fā)生。華安玉國石文化館自建館以來,最先為鄒海鎔收藏的《樓蘭遺韻》被外省一位神秘石友以5.6萬買走。接下來林土明收藏的《吉祥大黃鴨》以5萬元的成交價轉讓龍巖石友。楊導生的《摯天玉柱》以6萬元恵讓給當?shù)夭赜?。黃汶賓先生的《禪》以8萬轉手山東淄博的藏家。龍巖的劉枝昌先生,以13萬元的成交價買走了陳進昌的《壽龜》。漳平楊光品的《大好河山》被華安豐山的楊總以165萬元成交價惠藏于個人會所并成為鎮(zhèn)館之寶!
漳州、華安兩地的石界為低迷的石市添了一把熱情之火,沉靜了幾年的漳州石界將風云再起。每位愛石同仁都要把握好賞石契機,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做好準備迎接新一輪的石市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