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與寫作相結合,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扎實學生的素質基礎,讀寫相結合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的學習方法,不僅可以在語言表達方面有所提升,在書面表達方面也有所提高。
關鍵詞:讀寫結合;以寫促讀;以讀帶寫
讀寫結合要適應新形勢下的小學語文教育。那么小學語文課堂上該如何更好地進行有效的讀寫結合的訓練呢?
一、 抓住契機,豐富讀寫結合內容
(一) 讀中串寫
章是以一個個詞串連接貫穿而成,很多詞串非常重要,教師可以“詞串”配以文章中相應的圖畫進行圖文對照,反復誦讀,認識字詞,理解詞語,形象感受文本的含義。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圍繞一個中心內容,提供詞串為寫作練習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利用詞串讓學生發(fā)揮想象,連詞成句,匯句成段。
在教學過程中,可讓每組學生各說一句話,如“春節(jié)到了,家家戶戶包餃子、貼春聯(lián),還相互拜年?!薄扒迕鞴?jié)到了,人們掃墓,祭奠死去的故人,還去郊外踏青?!?/p>
孩子們是喜歡過節(jié)的,由識字1我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在指導有關節(jié)日的寫話時可讓學生先說出相關的詞語,教師再指導組合成詞串,如寫《快樂的春節(jié)》,學生所想到的遠遠不止“春節(jié)、餃子、拜年”,他們想到了:
春節(jié) 春聯(lián) 張燈結彩
這樣,既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的能力,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同時“詞串”將說話、寫作、情感體驗、語言感悟融為一體,能讓閱讀教學的“語文味”更濃郁。
(二) 讀中補寫
補白,是書畫藝術的專門名詞,是指在作品的空白之處“潤色”。小學語文教材中的選文作品,是一種具有一定審美特性的語言。文章在敘述表達時,會留有很多的“空白點”或“不確定”之處。文本空白并不是作者的疏忽,而是作者因寫作需要故意省略的部分,是作者的獨具匠心。
二、 立足文本表達形式,彰顯讀寫結合亮點
不同的文章因為描寫側重點的不同,往往在文中刪繁就簡,詳略得當,但文中的留白處能帶給學生很多思維拓展的空間。閱讀教學中,教者應抓住這些留白處,可以讓學生嘗試將它寫得厚實豐滿些,還原當時的情景,促進學生言語表達水平的提高,有時這種補白不求千篇一律,多元化的解讀,能豐富文本內涵。
例如在教學《半截蠟燭》一文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小練筆:
師(過渡):望著越來越微弱的燭光,他的母親——伯諾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國軍官那幾雙惡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來越短的蠟燭上。就在這時候,家庭中的第三個成員杰奎琳站了起來(指名讀文中寫杰奎琳的句子)
師:同學們,在這萬分緊急的時刻,杰奎琳心里是怎么想的,文中沒有直接描寫,請你根據這里的填空想一想,把它補充出來。(出示填空)
燭焰搖曳,看到 ,看到 ,看到 ,杰奎琳心想: ,于是,就 。(學生思考后交流)
片段中的補白,是隨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圍繞主人公之一杰奎琳而設計的一段心理描寫。學生進行想象補白的過程,既是學生由感悟和品味語言文字向真情流露情感轉化的過程,又是學生與文本、作者產生共鳴的過程。在與文本自由對話的過程中,學生能充分享受到自主創(chuàng)造的快樂,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
三、 引導學生學會讀寫結合練習
(一) 讀中仿寫
仿寫的要義是模仿所學文本的寫作方法進行寫作的方式?!吧嵊蔡住薄皷|施效肇”“依樣畫葫蘆”都是仿寫的最大忌諱。能體現(xiàn)讀寫一體化的仿寫關鍵,是創(chuàng)造性地借鑒他人的寫作方法來反映自己的生活、思想、感受和情感。仿寫的篇幅不求全,即不一定是通篇模仿,結合課堂教學隨機地根據閱讀的理解加以模仿,一個詞、一句話、一個段落都可以。引導學生讓自己在仿寫里,融進書本中的字詞、句式或段落,對讀是一個很好的延伸和鞏固。
例如,在教學《我和祖父的園子》后,鼓勵學生將課文中描寫作物自由自在的段落背誦下來,并模仿這樣的特殊表達方式:“……愿意……就……;想……就……”寫一寫“我”在園子里的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這樣的訓練,把學習與仿寫置于同一文本語境,既考查了學生對課文特殊句式、特殊表達方式的借鑒能力,又在仿寫中進一步加深對“自由、快樂、幸福”這一主旨的體會,促進了學生言語智慧的發(fā)展。
仿寫并不只是簡單的模仿,而應是一種在模仿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通過訓練,讓仿體不再是書上的詞匯或句式,而成為學生表達生活的工具,這才是真正的仿寫,才是真正的發(fā)展。
(二) 讀中批注
閱讀的時候,把讀書的隨感、困惑,順手批寫在書中相應的空白地方,以幫助理解,深入思考,這就是批注。批注是一種很隨意的讀寫形式。它既是一種讀書方式,也是一種學習的能力。雖然只是三言兩語,但卻體現(xiàn)了批注者對閱讀文本的獨到認識和批判觀點。
批注的“讀”是在吸收、理解、比較、質疑、聯(lián)想、創(chuàng)造中的“讀”;而批注的“寫”,則是充滿思辨意味的“寫”,評論、鑒賞的氣息濃厚,是讀寫的高級形式。
如《林沖棒打洪教頭》一文中第七小節(jié)有這樣一句話:“林沖看他雖然氣勢洶洶,但腳步已亂,便掄起棒一掃,那棒直掃到他的小腿骨上。”教師可以讓學生認真默讀,并用橫線畫出能表現(xiàn)林沖性格特征及其內心活動的詞語,在文字旁寫上自己的感受。
長久以來,讀寫結合一直是語文教學反復探討的問題,可是實踐過程中總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如意。由于本人才疏學淺、思維的縝密度不夠、對一些理論、思想的理解還不夠深刻,本文只對讀寫結合的策略做了一些淺嘗輒止的挖掘。在今后的教學中,本人還將繼續(xù)投入到語文課堂讀寫結合有效策略的研究中,繼續(xù)探尋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閱讀教學方法,追求充滿語文味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唐桂華.小學閱讀教學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10).
[2]孫娟.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初探[J].安徽文學,2010(9).
作者簡介:
王晶晶,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南灣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