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瓊
貴州省鳳岡縣中醫(yī)院 貴州遵義 563000
顱腦外傷術后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
王澤瓊
貴州省鳳岡縣中醫(yī)院 貴州遵義 563000
目的: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顱腦外傷術后偏癱患者的康復效果。方法:對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40例顱腦外傷術后偏癱患者采用心理護理、體位護理、肢體康復指導和飲食指導綜合護理,采用 Brunnstrom 法對患者的運動功能進行評價分級。結果:4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得以治愈,有60.0%患者護理效果顯著,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7.5%。結論:早期康復護理可促進腦細胞重組和功能代償,在整個康復中起著決定性的 作用。
顱腦外傷患者由于血腫壓迫、腦水腫和手術創(chuàng)傷等原因導致患者腦組織受到嚴重損傷,其可引起患者肢體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導致患者行動不便,此外還給患者家屬帶來經(jīng)濟負擔和精神壓力。因此,及早的護理干預對于減少患者運動障礙,從而可提高患者的康復速度和質量。因此我們對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顱腦外傷術后偏癱患者采用早期康復護理,效果較優(yōu),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對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40例顱腦外傷術后偏癱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44-77歲,平均年齡(56.4土5.7)歲。病程2-43d,平均病程(24.2±5.8)d。排除患有癲癇癥、腦出血、帕金森病、腦積水、腦寄生蟲病和精神病等患者。疾病診斷和治療均取得患者和家屬同意。
1.2 護理干預方法
1.2.1 心理護理:醫(yī)護人員要注意鼓勵和安慰患者,建立好良好的醫(yī)護關系,使患者產(chǎn)生信賴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復速度和康復質量。及時排解患者不良情緒,盡量滿足患者愿望和要求。其次做好心理疏導工作,讓患者加強對疾病的了解,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此外鼓勵家屬探視,及時排解消極情緒,感受家人所帶來的溫暖,促進患者身心康復,提高康復速度和康復質量。
1.2.2 體位護理:于患者入院后生命體征平穩(wěn)、神經(jīng)學癥狀不再發(fā)展后48h后開始介入。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臥位,如仰臥位、健側臥位和患側臥位等,每隔 2 h 更指導家屬給患者更換體位,盡量鼓勵患者采用側臥位,從而減少患者的痙攣。健側臥位時頭部放置墊枕,保持患者的軀干稍微前傾,上肢與軀干呈現(xiàn)90~100°,促進患者血液循環(huán),預防患肢水腫[1]。仰臥位時枕墊支撐頭部,上肢伸展,手心向上平放在床上,可預防手指屈肌腱攣縮。
1.2.3 肢體康復指導:首先待患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后,對肢體行安撫性按摩、揉搓、拍打等感覺刺激。按摩后進行各關節(jié)的被動活動,如肩部運動,上肢的伸展,肘關節(jié)的屈伸,膝關節(jié)屈曲和轉足等運動,先大關節(jié)后小關節(jié),幅度由小到大,用力適宜?;颊咭庾R清楚后,可鼓勵患者進行簡單的運動,如翻身、握手、起身等。鼓勵患者在床上移行,隨后進行坐位訓練,隨后進行步行訓練。囑托患者肢體活動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2]。
1.2.4 飲食指導:建議患者多吃水果蔬菜,補充維生素,防止便秘。多喝水,及時排出體內(nèi)毒素。建議患者多吃高蛋白食品,少油少脂,促進腦部細胞新生,加快身體康復。
1.3 療效評價方法:采用 Brunnstrom 法[3]對患者的運動功能進行評價分級。①治愈:患者運動功能達到 6級,可正常生活;②顯效:運動功能增加 2 級以上,對生活基本不影響;③有效:運動功能增加 1 級以上,但正常生活受到;④無效:運動功能等級增加小于 1級,嚴重影響正常生活。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總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分析: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3.0 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患者護理結果分析:4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得以治愈,有60.0%患者護理效果顯著,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7.5%。見表1。
表1 患者護理結果分析[n(%)]
由于患者和家屬難以接受偏癱這一事實,易產(chǎn)生憤怒、焦慮和抑郁等情緒,而導致患者及家屬護理依從性差。因此,應及時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心理輔導和健康教育,從而促進患者康復。并且,一般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就可開展早期康復護理??祻妥o理訓練促進了代償和重組的產(chǎn)生,早期的康復護理訓練為被動刺激方式,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防止關節(jié)活動范圍低下。通過的主動日常生活活動運動訓練促進大腦皮質支配功能的康復,刺激神經(jīng)肌肉功能的恢復[4]。心理狀態(tài)直接影響著康復成效,當患者處于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時,神經(jīng)抑制解除,神經(jīng)肌肉功能可達到最佳狀態(tài)。因此在康復訓練過程中還需做好心理安撫工作,多多鼓勵患者,增強患者康復信心[5]。
我們對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40例顱腦外傷術后偏癱患者采用心理護理、體位護理、肢體康復指導和飲食指導綜合護理,采用 Brunnstrom 法對患者的運動功能進行評價分級。結果顯示,4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得以治愈,有60.0%患者護理效果顯著,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7.5%。
綜上所述,早期康復護理可促進腦細胞重組和功能代償,在整個康復中起著決定性的 作用。
[1]滿翠,孫宏帥,伊淑玲,等.顱腦外傷術后患者的康復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11):218-219.
[2]范燕娜,王冬梅,石衛(wèi)青,等.顱腦外傷術后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2,11(2):132-133.
[3]Jiang Q,Qu C,Chopp M. MRI evaluation of axonal reorganization after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treatment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J].NMR in Biomedicine,2010,26(7):446-448.
[4]朱晶.早期康復護理訓練對重度顱腦外傷偏癱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康復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18(2):187-188.
[5]李翠英,張娟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顱腦損傷術后偏癱患者的影響[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14(6):201-202.
R682.2+3
A
1672-5018(2017)01-142-01
【目的】顱腦外傷;偏癱;早期康復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