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萍 朱洪
重慶市巴南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 重慶巴南 400054
人性化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研究
向萍 朱洪(通訊作者)
重慶市巴南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 重慶巴南 400054
目的:對人性化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進行研究。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人性化護理。比較兩組患者SAS評分及并發(fā)癥的情況。結果:護理結束后,兩組患者SAS評分均較護理前改善明顯(P<0.05),有顯著差異,但觀察組患者SAS評分較對照組降低顯著(P<0.05),且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明顯少于對照組患者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慮情緒,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復情況,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急性心肌梗死;常規(guī)護理;人性化護理
急性心肌梗死在臨床上屬于嚴重型的冠心病,有多項臨床資料顯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發(fā)病后會產生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心理反應,并因此而導致心律失?;蜮赖陌l(fā)生[1]。本研究著重探討了人性化護理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急性期的心理狀態(tài)護理效果。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8月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效果顯著?,F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女性患者16例,男性患者14例,年齡在41-70歲之間,其中急性前壁梗死9例,急性下壁梗死8例,急性高側壁梗死6例,急性廣泛前壁梗死7例;觀察組女性患者16例,男性患者14例,年齡在41-71歲之間,其中急性前壁梗死9例,急性下壁梗死7例,急性高側壁梗死6例,急性廣泛前壁梗死8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病變部位等臨床資料上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包括絕對臥床休息、監(jiān)測生命體征等。觀察組采用人性化護理。具體內容:①基礎護理:首先提供給患者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床單整潔、干凈,保持空氣流通,病房溫度在20-25℃,濕度為60%左右【2】,以患者感覺舒適為宜;其次構建和諧的醫(yī)患、護患關系,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交流,態(tài)度溫和,取得其信任,促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②生活護理:心?;颊咝枰L時間臥床,易發(fā)生肺部感染、褥瘡等并發(fā)癥。護理人員需按時對患者進行檢查,協(xié)助患者勤翻身、洗漱、大小便等。按需為患者做按摩腹部、做肢體運動,防止便秘、靜脈血栓的形成。③疼痛護理:患者多會出現劇烈胸痛癥狀,使血壓升高、心動過快,增加耗氧量,護理人員要及時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若發(fā)現問題及時告知醫(yī)生,必要時行止痛藥對癥治療,一方面可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降低不舒適感,另一方面有利于舒緩患者的不良情緒,從而降低耗氧量。④心理護理:一方面,對患者進行集體心理護理,邀請專科醫(yī)師和責任護士定時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輔導【3】,把心肌梗死方面的相關知識告知患者,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樹立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并讓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正確飲食和服藥。另一方面,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對不同的患者實施不同的心理護理,與患者親切地交流、溝通,認真傾聽患者的訴求,細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勸導和安慰情緒低落的患者,向心存顧慮者耐心解釋心肌梗死治療方法,對于那些情緒容易激動的患者,則應該指導其用正確的方法把情緒宣泄出來,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⑤飲食護理,為每位患者制定個性化飲食指導,鼓勵其多食用蔬菜、水果以及低脂、低鹽、易消化的食物,補充維生素,指導其一日三餐正常進食。對照組患者均行常規(guī)護理,如病房基礎護理、個人衛(wèi)生護理、體征檢測、并發(fā)癥預防等。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SAS評分及并發(fā)癥情況。注: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情況評定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均數(x±s)表示,計量資料用率(%)表示,等級資料檢驗使用t檢驗,P<0.05表示兩組間比較有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評分比較兩組患者SAS評分在護理前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結束后,兩組患者SAS評分均較護理前改善明顯(P<0.05),有顯著差異,但觀察組患者SAS評分較對照組降低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SAS評分比較(x±s,分)
2.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出現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1例、血栓形成1例、便秘1例,占總人數13.33%;對照組患者出現心律失常2例、心力衰竭1例、心絞痛1例、便秘2例、血栓形成1例、褥瘡4例,占總人數的36.67%。觀察組患者出現的并發(fā)癥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兩組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急性心肌梗死在發(fā)作時疼痛感使得患者緊張并有恐懼心理,患者很容易會出現焦慮等不良情緒[3],會導致患者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增加多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人性化護理是指一切護理措施能充分調動患者積極治療的情緒,一切以做好人的工作為根本原則的護理[4]。人性化護理在護理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尊重患者的權利、人格及隱私的宗旨,并給予患者更多的人文關懷。在人性化護理的整個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做到心情愉悅、態(tài)度和藹、語言熱情、動作體貼,耐心聽取患者的傾訴、不呵斥患者等。因此,人性化護理是以“人為本”,通過了解患者心理及生理的需求,醫(yī)護人員給予患者最合理、科學的護理方式,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加快身體的康復,使醫(yī)患關系更為和諧。本次研究表明:人性化護理模式能很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治療疾病的積極性,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因此,我們應在臨床上推行人性化護理模式。
[1]張志芳.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負性情緒及心絞痛發(fā)生率的影響觀察.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11):383.
[2]劉雯,盧惠娟,胡雁,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慮抑郁狀況及預測因素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1,26(1):70-73.
[3]田樺.綜合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情緒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8):10-11.
[4]李靜,趙繞繞,張艷美.人性化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程度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5,25(21):183-184.
R542.2
A
1672-5018(2017)01-1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