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
2013年,我們在“神秘魔方”里說過3D打印,那時就對3D打印機崇拜萬分:它能打印房屋、蛋糕、皮膚……
遺憾與希望
沒想到,3D打印會那么火,前進的步伐會那么快。2015年,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用3D打印建成了別墅、樓房。2016年6月,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宣布,為一名病人切除了患有腫瘤的五節(jié)段脊椎,植入了世界首個3D打印脊椎!有了這個形狀、功能都與真脊椎相近的3D果實,病人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和工作了。
不過,記得2013年介紹時還是留了點遺憾:3D打印機也是有缺點的。比如,想造多大的建筑,就得造多大的打印機。
去年7月,北京一家公司的廠房旁邊,一幢世界上首個3D整體打印的別墅亮相,兩層樓,長和寬都是15米左右。那么擔負重任的打印機有多大?長20米,寬和高都是6米。
一個標準籃球場有多大?長28米,寬15米。也就是說,這架打印機得橫著才能進入籃球場!
而蘇州那家公司的打印機更是達到長32米,寬10米,高66米!
如果要造摩天大樓,這個打印機也一定是個巨無霸了!
你說,不用“整體打印”,一塊磚一塊磚地打印不就好了嗎?
且不說這樣做失去了打印優(yōu)勢之一的節(jié)約時間,那么多的材料,堆放起來要占多少地方?與采用現(xiàn)在的建筑材料相比,也沒有優(yōu)勢可言!
但2013年時我們是充滿了希望的,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相信人類總會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發(fā)明,3D打印機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
哈,好有遠見哦,科技果然迅猛發(fā)展,再也不需要巨無霸的打印機了!那是因為有了——4D打?。?/p>
XYZ+
3D也就是常說的“立體”,也叫“三維”。我們已多次提及:無論是人、盒子、流水等等物體,都有長、寬、厚(高)或者左右、上下、前后,沒有3D就沒有物體的存在。長、寬、厚(高)或者左右、上下、前后也可以用X、Y、Z來表示。
那么4D呢?一般來說,就是XYZ+時間,因為所有物體還都存在另一個空間里,這個空間叫“時間”。
對4D打印來說,這“第四個”可以叫時間,也可以叫“形狀”。新鮮事物嘛,不同的研究者就會有不同的說法,當然,也是因為他們對這“第四個”有不同方向的研究。
很有意思吧??茖W有很多成果.都是經(jīng)過反復研究、實驗才得到的。在這之前,一個目標,不同的人會走不同的路,有的成功有的失敗,或者最后的成功達到的是不同的目標。
對4D打印還有一種解釋,是把兩者綜合起來,說出了4D打印的奇妙之處:不再像3D打印那樣,打出來什么樣子就是什么樣子,而是可以根據(jù)預先設定的時間,在一定條件的觸發(fā)下,打印好的材料自動發(fā)生形狀的改變。
舉例說,摩天大樓為什么不需要巨無霸的打印機就能打印出來?
打印機打出了一塊塊薄片,放到準備建造摩天大樓的地方,時間一到,在一定條件的觸發(fā)下,薄片變成了外墻、立柱、屋頂…形狀完美地詮釋了設計要求,沒一點差別。
那么,什么叫一定的條件?
簡單說吧,就是給材料一定的能量,可以是受水的觸發(fā),或叫激發(fā),也可以是因為溫度或者磁性等的條件。
看出什么奧秘了?
對,關鍵就在材料!
材料為什么觸發(fā)后會變形,而且與設計吻合?
因為,它有“記憶”!設計師掌握并巧妙地利用了它的“記憶”!記憶的魔力
沒有生命的東西也有記憶?哦,這并不神秘!
浙江大學的科學家,發(fā)明了能記憶的“聰明塑料”。只要預先給它“置入記憶”,也就是“教”它“記住形狀”,當給它熱能量后,立刻會變成復雜的形狀。比如,一片塑料薄片,放人一定溫度的熱水中,短短幾秒鐘就變成了一只飛鶴!這是國際上首次實現(xiàn)的復雜變形。而且,聰明的塑料,不僅可以記住一次變形,還可以重新置入記憶,記住其他形狀。
除了塑料外,金屬、紡織品等等,也有記憶材料,生活中已用上不少,比如,能“記住”一個人最舒服的所戴眼鏡架形狀的記憶金屬眼鏡架、能“記住”一個人最舒服睡眠姿勢的記憶棉枕頭。
有科學家形容說,記憶材料就如橡皮筋,把它拉開后,可以保持變化后的樣子,一旦松開,就會恢復原樣。所以,記憶金屬眼鏡架可以按照你的需要彎曲,若不小心被強力扭折,只要放進一定溫度的水中就可以復原。
記憶材料除了在生活中使用以外,在別的地方更是派上了大用場。比如,螺絲、螺帽擰緊以后,讓它“恢復記憶”,回到原來樣子,會使連接部分更加緊實,不會因為受到震動等輕易脫落。把人造骨骼先做得細小,不用開大刀就能通過小口子進入身體,然后在身體溫度的觸發(fā)下,打開來成為需要的形狀。還有記憶輪胎,當輪胎被刺穿后,會一下子把有漏洞的地方封住,去除刺穿的“元兇”后,破口處會自動收口,完全堵住漏洞,不用換胎……
頑皮的分子
它們的記憶從哪兒來?
聽說過水分子沒有?一滴水就是無數(shù)水分子組成的呀。
你肯定知道,水在不同溫度情況下會變化.分別為液態(tài)(水)、固態(tài)(冰)、氣態(tài)(水蒸氣)三種模樣,那么溫度促使什么起了變化?就是改變了水分子的間隔、排列方式造成的。
也就是說,改變了分子們的連接方式,就會改變水或者其他一些物質的模樣。
發(fā)明“聰明塑料”的科學家,是在材料中加了一些東西,“指揮”塑料分子們重新組合連接方式,讓它們在需要的時候“變形”。科學家很形象地說:這相當于很多分子手拉手跳著集體舞,當處于較高的溫度時,分子之間相互“換手”,找到新伙伴,形成了新的“隊形”,產生永久記憶。而當處于較低溫度環(huán)境下.材料即使被折疊成其他形狀,分子之間也不會“放手”,所以遇熱還是能恢復原有形狀。
好處多多
4D打印就是利用記憶材料“可變形”的特性,在打印之前,運用軟件,將想要打印的模型、觸發(fā)材料“記憶”的時間,設定到能夠自動變形的材料中。
軟件,你肯定不陌生。比如,網(wǎng)上下載一個計算器軟件,就可以用它來加減乘除了。軟件有多種多樣,有機會再來討論。
材料打印出來后,到了設定的時間,經(jīng)過觸發(fā),就得到了與預先設計一模一樣的實物。
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呢?
太多啦,舉例說:簡單,設計好了就可以直接“開打”;省事,打印出來的東西體積小,運輸起來很方便,這樣也就不必把打印機挪來挪去了;給人帶來安全,比如空間站和衛(wèi)星出了問題能自我修復,人不必冒著生命危險出艙修理,在地球上也這樣,在危險的地方架橋,就完全可以利用4D打印來實現(xià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