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江
(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福建漳州363123)
真正的化學實驗考查要敢于面對真實的實驗情景
——教學技能大賽的反思
陳世江
(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福建漳州363123)
文章從實驗目的之達成、實驗器材的選擇、定量實驗等角度提出了實驗操作考試命題策略,提出了可操作性強的實驗操作考查方式。
實驗考查;真實情境;實驗操作
化學實驗可以幫助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是理解化學知識的第一手素材。普通高中化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能依據(jù)探究目的設計并優(yōu)化實驗方案,完成實驗操作。在高考和中考試題中也越來越重視實驗能力的考察,當前許多學校尤其城市中學實驗室設備比較完善,實驗教學未能得到很好地開展,是因為實驗不受重視,應付書面的實驗考題采取題海戰(zhàn)術(shù)比實驗操作更有效。而福建省初中畢業(yè)考和高中階段畢業(yè)會考卻有實驗操作考試,但是筆者認為這兩次實驗考查離真正意義化學實驗考試相距甚遠,一般學校做法是在考前2-3天組織學生演練操作,考試的題目與演練相同,考試時只需模仿像樣一些即可。當前教學以考試為導向的背景下,如何考查學生是否真實完成實驗,如何讓真正開展實驗的學校不吃虧,關系到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能否得到落實。筆者有幸參加今年市教學技能大賽并獲得市一等獎,現(xiàn)將本次參賽過程實驗考查的教訓和感悟整理成文以請教讀者。
為了達到實驗目的需要根據(jù)物質(zhì)的性質(zhì)和反應規(guī)律而設計具體操作。就化學原理或化學規(guī)律而言,書中描述的內(nèi)容與實際應用過程往往會有誤差,為命題者考查學生在背實驗還是做實驗提供重要依據(jù)。
試題一:用過氧化氫制備氧氣并進行鐵絲在氧氣燃燒的實驗。圖1是可供選擇的試劑和儀器。
大部分考生選擇圖2裝置完成實驗,考試過程出現(xiàn)以下失誤。
圖1
失誤一:氣體制備裝置用手捂著方法檢查裝置氣密性,但是圖2裝置體積太大,用手捂熱使導管口產(chǎn)生氣泡現(xiàn)象不明顯,為了達到實驗目的應用液查法檢查。這種情況就是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實際操作不可行,真正完成實驗才知道無法達到實驗目的。
失誤二:過氧化氫(5%)和(30%),讓考生選出一種作為反應物。課本中實驗用過氧化氫(5%)作為反應物,但是如果考生是背這個實驗往往不會注意這個數(shù)據(jù),選擇30%過氧化氫作為反應物反應太劇烈導致有液體沖出,考生衣服都被淋濕。
失誤三:兩片玻璃片,一片為毛玻璃,另一片為普通玻璃。應該選擇毛玻璃片并且粗糙的面蓋住集氣瓶口,實驗操作的細節(jié)實在無法靠記憶。
失誤四:鐵絲燃燒實驗要求集氣瓶底部留有細沙或水,留哪一種物質(zhì)取決于收集氣體的方法。選擇排空氣法收集氧氣的考生產(chǎn)生的失誤是在點燃鐵絲時才發(fā)現(xiàn)未放入細沙。
失誤五:有錐形瓶和大大小小的各種試管,還有帶孔橡皮塞、長頸漏斗,以及單孔導氣管的橡皮塞。選擇單孔橡皮塞的裝置只好先裝入過氧化氫再加入二氧化錳,來不及塞緊橡皮塞已經(jīng)產(chǎn)生大量氣體,導致后續(xù)收集氣體量太少,無法完成性質(zhì)實驗。
失誤六:桌面有粗鐵絲和砂紙以及細鐵絲網(wǎng)。實驗桌提供的有較粗鐵絲和鐵絲網(wǎng)上細鐵絲,考生常常選擇較粗鐵絲點燃無法燃燒。
圖2
失誤七:鐵絲繞成螺旋狀在其下端綁一根小木條,考生剛點燃就伸入集氣瓶導致氧氣在木條燃燒后耗盡實驗不成功。實驗課本描述:火柴棒繞在鐵絲螺旋一端點燃后伸入到充滿氧氣的集氣瓶中。要不是學生親自動手做過而是記住這個實驗,就不會知道粗的鐵絲根本無法燃燒更不會有火星四射的現(xiàn)象,也不知道火柴棒的長短關系到耗氧量,無法達成實驗目的。以上的種種失誤當然也是實驗操作考試的扣分點。
完成科學探究實驗最難的不在于實驗過程,在于實驗前的準備包括儀器選擇,原理選擇,實驗條件預設,好比如做一餐飯,工作量最大在于煮飯前的買菜、備菜過程,至于炒菜和蒸煮過程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除非考生真的做過這個實驗并完成了一定經(jīng)驗的積累,否則很難在第一步只選擇“對的”,不選“貴的”。
試題二:制取二氧化碳實驗及滅火性質(zhì)實驗。
圖3
此題給定的儀器如圖3,部分考生選擇圖4裝置完成實驗,實驗考查過程易出現(xiàn)的問題如下。
失誤一:碳酸鈣粉末、塊狀碳酸鈣、碳酸鈉粉末,濃稀鹽酸和硫酸??忌x擇碳酸鈣粉末或碳酸鈉粉末與稀鹽酸反應太劇烈導致來不及收集產(chǎn)生的氣體反應就停止。
失誤二:大小集氣瓶各若干個,燒杯250mL和500mL各若干個。在此次教學技能大賽中貌似很簡單的實驗卻非常多考生沒有做成功,原因一般在于考生用250mL集氣瓶收集二氧化碳氣體倒入500mL燒杯中,氣體未能沒過燃燒的蠟燭導致實驗失敗。
整個過程能夠考查出考生平時是否經(jīng)過實驗基本技能的訓練,只有考生在平時完成二氧化碳滅火實驗過程中失敗過,有這個教訓才會在考試中選擇合適的燒杯,通過這個考題能反映出學校平時是否真正地開展實驗教學。
圖4
大多中學化學實驗是定性考查,定量實驗僅限于習題解答,中學化學介紹不少定量儀器,但是用于作為考查學生實驗操作技能的考題甚少,化學奧賽決賽考試中按產(chǎn)率和滴定的相對誤差評定分數(shù),為中學實驗操作考試做出良好示范。
真正的實驗操作考試試題命制,除了上述三個角度考查,還以可以考慮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1)實驗過程基本操作及其突發(fā)情況處理,如加熱燒瓶液體忘記加碎石片爆沸處理方式。(2)意外現(xiàn)象和結(jié)果處理分析。(3)對于鑒別和鑒定實驗考查,筆者大學分析化學期末考試,出題者將十種離子混合在同一個燒杯中,考生用硫化氫系統(tǒng)分析法,定性分析出幾種離子就得幾分,每檢驗出正確的一個離子就加十分,滿分一百分,將所學知識真實應用實踐,防止紙上談兵。
總之實驗能力考查應該考查全程的實驗及真實的實驗情景。考生面對真實的化學情景是否還能像在筆試中答題一樣應付自如,這就要求學校日常實驗教學中要真槍實彈完成,真正的化學實驗考試敢于考查真實的情景,只有考到實處才能使實驗教學落到實處。
1008-0546(2017)09-0063-02
G633.8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7.09.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