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永紅
(宣城市人民醫(yī)院,安徽 宣城 242000)
臨床護理路徑聯(lián)合集束化護理模式對五官科患者的影響
譚永紅
(宣城市人民醫(yī)院,安徽 宣城 242000)
目的分析臨床護理路徑聯(lián)合集束化護理模式對五官科患者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到我院五官科接受治療的患者2201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1101例,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管理模式,研究組則實行臨床護理路徑與集束化護理相結合的護理模式,之后再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對照組的護理效果和護理滿意度均比觀察組差,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五官科患者實行臨床護理路徑與集束化護理相結合的護理模式,可以顯著的提升患者的護理效果,值得在臨床中推廣采用。
臨床護理路徑;集束化護理模式;五官科
臨床護理路徑(CNP)屬于一種綜合護理模式,其牽涉到諸多方面,如護理過程、醫(yī)療手段、有關醫(yī)護人員等[1]。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可以使醫(yī)療費用降到最低,使醫(yī)療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集束化護理是基于循證醫(yī)學的一種護理模式,其主要通過整合當下較為分散的,但具有較好臨床護理效果的舉措,來達到提升臨床治療效果的目的[2]。本文將到我院五官科收治的2201例患者選取為研究對象,對其采取了臨床護理路徑聯(lián)合集束化護理模式,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到我院五官科接受治療的患者2201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女1196例,男1005例;年齡1~87歲,平均年齡(33.41±3.77)歲;其中耳鼻喉科患者1610例,口腔科患者182例,眼科患者409例。所有患者均排除精神障礙患者或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且均是自愿參與本次調(diào)查研究的。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110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疾病類型等基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指導日常飲食和用藥、病情監(jiān)測等。
研究組則實行臨床護理路徑與集束化護理相結合的護理模式,具體操作為:①設立CNP小組:該CNP小組主要由資歷較豐富的護士、科室護士長以及財務人員共同組成。②對患者和家屬開展相關的飲食指導護理。③仔細查看患者的臨床資料,以便更好的掌握患者的基本狀況,如藥物過敏史、感染史等,同時還必須實時監(jiān)測患者的精神狀況。④開展相關的心理護理,將治療成功的安全詳細地告知患者,以增強患者的治愈自信,促使其積極地接受治療[3]。⑤嚴格遵從循證醫(yī)學原則,結合五官科的實際需求來對集束化和CNP護理計劃加以制定。⑥結合患者的實際狀況實施具有針對性的治療。⑦對患者是否滿足聯(lián)合護理標準加以判斷,如實行聯(lián)合護理方案后,患者病情發(fā)生巨大改變則必須退出聯(lián)合護理[4]。⑧嚴格依據(jù)集束化和CNP護理要求與內(nèi)容實施操作,并嚴格監(jiān)管有關護理人員的工作執(zhí)行狀況。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如知識掌握程度、住院時間、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護理投訴率等。②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技能水平、服務意識、認同感、巡視情況,總共包括3個等級:不滿意、滿意、非常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率+非常滿意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分類資料采用x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對比
研究組的知識掌握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和護理投訴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2.11%,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9.18%,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然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目前,五官科疾病的種類日益增多,雖然相關的治療是必需的,但相關的護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優(yōu)質(zhì)的護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CNP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與合理性,可以有效的控制好治療過程,最大限度的減少醫(yī)患治療費用,最大限度的提升治療效果。集束化護理通過整合各種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升護理和治療效果。將二者結合起來,可以使患者的治療與護理效果實現(xiàn)最大限度的提升,而且可以贏得廣大患者的認同與喜愛。本次研究充分證實了這一點。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采取臨床護理路徑與集束化護理相結合的護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護理效果和護理滿意度,與國內(nèi)有關報道結果類似。
綜上所述,對五官科患者實行臨床護理路徑與集束化護理相結合的護理模式,可以顯著的提升患者的護理效果,值得在臨床中推廣采用。
[1]張衛(wèi)星,張蔚藍,杜紅蓮,等.臨床護理路徑聯(lián)合集束化護理提高護理管理質(zhì)量的研究[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13):1564-1566.
[2]鄭 元.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對提升護理質(zhì)量管理水平的啟示[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3):102-104.
[3]曹瓊芳.臨床護理路徑在普外科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yī)學,2014,38(1):89-90.
[4]湯利英.臨床護理路徑在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4,24(5):741-742.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3.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