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玲瓏
長壽皇帝梁武帝
文/玲瓏
中國皇帝自命天子,凌駕眾生之上,不但錦衣玉食、雕梁畫棟,還要群臣百姓天天高呼其萬歲萬歲萬萬歲,做夢都想與天齊壽??墒聦嵞??長壽者不多,短命者不少。幾千多年數(shù)百位皇帝,平均壽命竟然沒有超過40歲,壽命達80歲的更是鳳毛麟角。
據(jù)史料記載,歷史上超過80歲的皇帝只有5位,前三名分別是:冠軍、金牌得主,清朝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88歲;亞軍、銀牌得主,南朝梁武帝蕭衍,85歲;季軍、銅牌得主,大周國皇帝武則天,81歲。
這里,咱們就說說這南朝梁武帝蕭衍。史稱其80歲還能騎射征戰(zhàn),絲毫不輸廉頗、黃忠等古代老將。
蕭衍小時候就很聰明,而且非常喜歡讀書,是個博學多才之人,尤其在文學方面很有天賦。從小受正統(tǒng)的儒家教育,“少時習周孔,弱冠窮六經(jīng)”,可見其讀書的刻苦程度與超強的理解能力。
當時他和另外7個人一起被稱為“竟陵八友”,其中包括歷史上有名的沈約、謝眺、范云等。沈約是知名文學家、史學家,著有《宋書》《齊紀》等書,而謝眺則是這時期有名的詩人。不過,這8個人當中,蕭衍的膽識卻是其他7個人無法相比的。
在隋煬帝正式創(chuàng)立科舉制度之前,中國的官吏基本上是世襲加推薦兩種形式,所以,家族的背景尤其重要。而且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更注重門第觀念,不是名門大族的人,如果想做官是非常難的。蕭衍因為有先天的家族背景,所以剛做官時就在衛(wèi)將軍王儉手下。
果然,王儉見蕭衍很有才華,言談舉止也很出眾,于是就提拔他做了戶曹屬官。因為他辦事果斷機敏,和同事以及上司關(guān)系融洽,不久又被提升為參軍。后來因為父親去世,他回去守喪三年,然后復(fù)官,升任太子庶子和給事黃門侍郎。
今日看來,蕭衍仕途得意,聰明不過是表象,刻苦學習多讀書,才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雖萬機多務(wù),猶卷不輟手,燃燭側(cè)光,常至午夜”。這種刻苦學習的精神,放在今天,怕也是清華、北大的高才生吧!
蕭衍即帝位稱梁武帝,他的政治、軍事才能,在南朝諸帝中堪稱翹楚。他在學術(shù)研究和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成就,則更為突出。史書稱他:“六藝備閑,棋登逸品,陰陽緯候,卜筮占決,并悉稱善。草隸尺牘,騎射弓馬,莫不奇妙?!?/p>
那么,讀書與長壽有什么關(guān)系呢?最早的醫(yī)書《內(nèi)經(jīng)》就有“聚精會神是養(yǎng)生大法”之說。而梁武帝讀書,就是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南宋文學家、詩人陸游曾說過“病中書卷作良醫(yī)”、“讀書有味身忘老”,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巧合的是,陸游老先生也活了85歲,與梁武帝一樣高壽?,F(xiàn)代科學研究證明,勤于讀書能促進“腦運動”,輸送充足的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zhì),帶動血液循環(huán),能使全身保持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延緩衰老,預(yù)防老年癡呆癥等。
除了專心讀書,梁武帝的一些習慣秉性,在今日看來全是最好的養(yǎng)生之道。
食素。梁武帝認為,葷食是“四百四病”的根本原因(“四百四病”指四肢百體的四時病痛,泛指各種疾病)。他平時飲食“膳無鮮,惟豆羹糲而已”,有時“日止一食”,大臣謝出等勸他吃些葷食,他始終不聽,舉行宴會時也全部是素食。故梁武帝晚年雖然消瘦,但是身體卻很健康。食素,如今的養(yǎng)生大熱,梁武帝一千多年前就開始了。
善哭。這點可能就有些奇怪了。自古道:男兒有淚不輕彈,可這堂堂一國之君怎么愛哭鼻子呢?梁武帝一生中“長哭當歌”屢見不鮮。梁武帝從小就能哭。據(jù)說他6歲時,先皇太后駕崩,不諳世事的他哭得像個淚人,感天動地,連成年人都被他哭得感動不已。就連儀式性的祭祀,他也哭得“涕淚所灑,松草變色”。
這種“哭功”還真是非一般人所能及。其實,哭是一種很好的疏泄不良情緒的方式,痛痛快快哭一場可以將心中的抑郁、憂愁等傾瀉出去,預(yù)防疾病。尤其是梁武帝那樣身居高位的人,要比普通人承受更多更大的煩惱和壓力,但因為他善哭、敢哭,并不諱忌所謂男子漢或帝王的“臉面”,哭其實幫助他在不知不覺中將煩惱和壓力緩解,避免了不良情緒對身體的損害。
從現(xiàn)代醫(yī)學來說,淚水有兩種,一種是生理性的,即眨眼或眼睛受刺激流出的眼淚:一種是情感性的,即人哭泣時所流的眼淚。情感性淚水有助于人體毒素的排出,流淚后不良情緒強度可減低40%,可有效緩解情緒壓力,預(yù)防疾病。
現(xiàn)代社會每個人都承受著難言的壓力和煩惱,因不善發(fā)泄導(dǎo)致的心理、生理疾病越來越多。我們應(yīng)該學一學梁武帝,不要過度壓抑自己,該哭就大聲哭出來,把疾病趕出體外,將長壽留給自己。
戒酒。縱酒恐怕也是很多帝王短命的原因之一,可梁武帝一直就認為酒不是“好東西”。對于這一點認知,筆者還真不知道千年前的這位皇帝是怎么感悟的!現(xiàn)做兩點分析:一是這位皇帝可能喝過酒??蓜偤纫豢?,辣得立刻噴掉,并呼:如此難喝!遂這輩子不再喝酒;二是這位皇帝可能看到不少喝多的酒鬼,丑態(tài)百出,不成體統(tǒng)。而自己貴為天子,必須注意形象,萬一喝多不是自毀光輝形象?遂不愿喝酒。以上分析純?yōu)樾φ劊蠹乙粯?。但不縱酒甚至不喝酒,應(yīng)該是這位皇帝長壽的一方面原因吧!
不愛生氣。這一點對養(yǎng)生來說是太重要了,今人對此尤為推崇。據(jù)《梁書》載:“有一次朝中設(shè)宴,尚書蔡樽在座,蕭衍直呼其名,蔡樽覺得不應(yīng)以名喚他,便不應(yīng)聲。蕭衍于是改叫蔡尚書,蔡樽才放下筷子答應(yīng)。
對于蔡樽的傲慢行為,蕭衍并未動怒,也未生報復(fù)之心?!爆F(xiàn)代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心胸狹隘且報復(fù)心強者,會因為壓抑而加速衰老,怒氣過盛者則易患高血壓。而寬容別人者不僅可以讓自己產(chǎn)生溫厚的感覺,還會使血液循環(huán)、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達到最佳狀態(tài)。如此的好心態(tài),不長壽似乎都說不過去?。〔簧鷼?,說白了就是:這人啊,凡事要想得開。都說人生苦短,為何不活得瀟灑一些呢?
看看養(yǎng)生模范梁武帝,各位讀者有何感悟呢?人之生死,客觀規(guī)律,但長壽卻是大多數(shù)人所追求的。讀書陶冶性情飲食合理善于宣泄郁悶、少有不良嗜好、 心胸開闊……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千年前梁武帝似乎已得養(yǎng)生精髓。如今生活水準之高,醫(yī)療技術(shù)之發(fā)達,與古時已是云泥之別。那么,作為具有現(xiàn)代知識的我們,尤其應(yīng)在養(yǎng)生的精神層面全面超越古人。我們,也要做自己的“皇帝”!
注:公元549年,大將侯景率領(lǐng)十萬叛軍攻破了南梁首都建康(今南京),并將梁武帝軟禁在臺城。幾十天后,這位曾叱咤一時、統(tǒng)治王朝達48年之久的皇帝競被活活餓死,令人唏噓。如若不然,梁武帝會不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的長壽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