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志華 熊春暉 袁經相 肖林長 曾文靜 鐘珺 連垚 吳金華
贛南旱地蔬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效益分析
鄒志華 熊春暉 袁經相 肖林長 曾文靜 鐘珺 連垚 吳金華
導讀:贛南屬高溫多雨氣候,旱地種植蔬菜困難,特別是茄果類、瓜類蔬菜,很容易發(fā)生病蟲害,經濟效益低。為解決贛南旱地蔬菜種植難問題,探索出一種空心菜—冬瓜/腳板薯套作—葉菜類周年高效栽培模式,重點從周年茬口安排、品種選擇、栽培模式、田間管理以及經濟效益等多方面進行了實踐和分析。
冬瓜套種腳板薯
贛州市地處江西南部,也稱“贛南”,介于北緯24°29'~27°09',東經113°54'~116°36',全年氣候溫暖潮濕,年平均氣溫19.8℃,年均降水量1 316.9 mm,酷暑和嚴寒時間短、無霜期長。近年來,贛南蔬菜產業(yè)發(fā)展迅速,設施化、規(guī)?;?、現代化不斷加快,2016年,全市蔬菜播種面積已超過12萬hm2,產量超過300萬t,占全省的1/5。但受雨水多、地下水位高等地理氣候因素,以及科技支撐力不足、傳統種植模式占主要地位等諸多限制因素的影響,贛南市蔬菜種植經濟效益還普遍較低。筆者在2015-2016年進行試驗和實踐,總結了一種空心菜—冬瓜/腳板薯套作—葉菜類周年種植模式,并分析了其經濟效益,可作為贛南地區(qū)一種蔬菜周年種植模式推廣。
早春茬空心菜,1月開始播種,2月至4月中旬采收;春茬冬瓜,3月初播種,4月上旬定植,6月中旬采收;腳板薯與冬瓜套種,3月中旬直播,10月中旬開始采收,11月中下旬結束;越冬茬葉菜類,11月撒播,采收可至次年3月中旬。
2.1 品種選擇
細葉空心菜、泰國空心菜。
2.2 播種育苗
采用早大棚+小拱棚育苗,1月開始浸種催芽后播種,先用40~45℃溫水浸泡2 h,然后用布袋包好保持濕度。播種宜選擇晴天,氣溫連續(xù)1周10℃以上播種,并控制濕度,不宜超過50%。
2.3 定植
苗高15~20 cm即可定植,株行距15 cm×15cm,根據定植要求及苗期長勢可追施腐熟糞稀水1~2次。
2.4 田間管理
應保持土壤呈濕潤狀態(tài),定植前施足有機肥,每667 m2施腐熟人糞尿1 500~2 000 kg,以后每隔5~7天澆1次清水,共澆2次。
2.5 采收
30~35 天即可采收,每采收后2~3天傷口愈合,追施1次稀糞水。可連續(xù)采收到4月上中旬。
3.1 冬瓜主要栽培技術
①品種選擇 五云冬瓜(地方品種)。
②播種育苗 2月底3月初開始采用大棚+小拱棚覆膜播種,以穴盤基質育苗為佳。宜選用當年種子,在50~55℃水中浸泡15 min后,用手搓洗種子除去黏液,再在溫水中浸泡10~15 h后用布包裹置于恒溫箱里催芽(溫度保持30℃)。3~4天即可露白,發(fā)芽后播于穴盤基質育苗。苗期注意控溫控濕,白天溫度保持在25~28℃,夜間不能低于15℃,濕度不能過大,宜保持在60%~70%。
③定植 冬瓜定植苗齡不宜過大,不超過7片真葉,一般30~35天,苗高25 cm左右,4月上旬移栽。雙行定植,株距1.3 m,行距1.6 m,每667 m2定植400株。
④田間管理 定植前施足基肥,每667 m2施有機肥1 000 kg,優(yōu)質復合肥75 kg。定植時,開溝施肥,每 667 m2施混合過磷酸鈣 25 kg、硫酸銨10 kg,施后封溝。移栽時澆足定苗水,緩苗后保持土壤濕潤。搭建平棚架式,立柱3 m間隔排列,棚高2.2 m。坐果后需經常供給充足水分。單果質量1.0~1.5 kg時,結合追肥澆水1次,作為催瓜水,促果實發(fā)育。果實旺盛生長前期,施1~2次腐熟農家有機液肥或硫酸銨10 kg/667 m2。采用單蔓整枝法,主蔓留一果,坐果前摘除全部側蔓,坐果后留2~3個側蔓,且留2~3片葉后打頂,摘除其余側蔓。主蔓不打頂。主蔓第22~25節(jié)位結大果的可能性較高。幼果長到1~2 kg時要及時吊瓜,并注意預防枯萎病、疫病、白粉病及薊馬等。
⑤采收 6月中旬開始采收。采收前10天停止施肥、灌溉,以提高貯運性能。果實充分長大后及時采收,采收時用剪刀距瓜柄3 cm處剪下,防止植株損傷。
3.2 腳板薯主要栽培技術
①品種 贛南地方品種。
②育苗和定植 一般直接用塊莖播種,選擇生長勢健壯,品質、商品性優(yōu)良的無損傷腳板薯,切成帶表皮的40~60 g條形塊莖,而后將每小塊的切面都粘滿草木灰,并放在太陽底下曬1~2 h,然后放在室內晾1~3天,待切面愈合后即可播于苗床上,或直接播于畦面上,可防止切口腐爛,促使發(fā)芽整齊。注意表皮不能向下。一般單行種植,株距40~50 cm。
③田間管理 腳板薯生長期長,需肥量大,栽植前應重施基肥?;士捎酶杉S、草木灰、灶灰或土雜肥,667 m2施3 000~4 000 kg,或施復合肥25 kg。當幼苗長至15~25 cm時,用2 m長的竹竿或木棍直插成獨立架或“人”字架。腳板薯出苗后要做到勤鋤草,但要淺鋤,切不可傷根,到后期要培土壅蔸。
后期共追肥3~4次。提苗肥:溝施或穴施,施尿素5~10 kg/667 m2。壯苗肥:結合培土,施鈣鎂磷肥10~20 kg/667 m2及適量的草木灰、土雜肥;花蕾期、塊莖膨大中期各施1次重肥,667 m2施腐熟人糞尿500~1 000 kg,人糞尿對塊莖的膨大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對產量的形成起關鍵作用。腳板薯較耐旱,對水的要求不嚴,7~8月間遇干旱,適當澆水1~2次即可。
④采收 根據市場需求,8、9月均可采收,但產量較低,一般于10月中旬開始采收,直至11月中下旬結束。
包括生菜、小白菜、萵苣、花菜等,生長期11月至次年3月中旬。
4.1 品種
品種豐富,可根據市場需求,選擇早、中、晚熟品種。
4.2 育苗與定植
葉菜類一般直接撒播,也可育苗移栽,撒播注意間苗,直播株距30 cm。
4.3 田間管理
贛南地區(qū)種植生菜需注意溫度調節(jié),一般控制在15~20℃為宜,夜間可保持較低溫度。
4.4 采收
可種植多茬,以生菜(葉用萵苣)為例,從播種到采收30~40天,可種植2~3茬,直至3月中旬。
5.1 投入成本核算
地租500元/667 m2,其中空心菜茬口,種子用量為10 kg/667 m2,30元/kg,約300元/667 m2,肥料150元/667 m2,農藥50元/667 m2,用工900元/667 m2(15個,60元/個),計1 400元/667 m2;冬瓜/腳板薯套種茬:冬瓜用種量50 g/667 m2,按市場價2元/kg,計100元/667 m2,翻耕150元/667 m2,667 m2肥料1 500元,農藥500元/667 m2,用工1 800元/667 m2,地膜50元/667 m2,搭架折舊每年3 000元/667 m2,合計7 100元/667 m2。種薯150 kg/667 m2,按照市場價5元/kg,計750元/667 m2,肥料800元/667 m2,農藥200元/667 m2,用工900元/667 m2,667 m2合計2 650元;冬季葉菜:清地、翻地360元/667 m2,機耕150元/667 m2,整地、播種、間苗等600元/667 m2,合計1 100元/667 m2??偝杀緸?2 250元/667 m2。
5.2 總收入核算
包括667 m2產出、單價、667 m2收入等??招牟水a量1 300~1 500 kg/667 m2,按照市場價4.5元/kg計算,毛收入約6 750元/667 m2;冬瓜667 m2產量10 000 kg,按市場批發(fā)價1.6元/kg,667 m2毛收入約16 000元;腳板薯產量1 500 kg/667 m2,按市場批發(fā)價 5元/kg,毛收入約 7 500元;葉菜類產量1 500 kg/667 m2,按市場價3元/kg,667 m2毛收入約4 500元。全年總收入約34 750元/667 m2。
5.3 凈收益
凈收益=總收入-總成本,即34 750-12 250= 22 500元/667 m2。
江西現代農業(yè)科研協同創(chuàng)新專項“贛南生態(tài)區(qū)蔬菜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JXXTCX2015005-003);江西省蔬菜產業(yè)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JXARS-06-贛南片)
鄒志華,贛州市農業(yè)學校,341000,E-mail:xchh_1020@163.com
袁經相,通訊作者,贛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341000,E-mail:yjx7225@126.com
熊春暉,肖林長,曾文靜,鐘珺,連垚,吳金華,贛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
2017-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