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東藥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學教授 王曉波
維生素補充劑,有用還是無用?
文/廣東藥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學教授 王曉波
自從發(fā)現(xiàn)維生素以來,人們便把其認定為“維持生命的要素”。近幾年,一股全民補充“維生素”的熱潮呼嘯而來。而越來越多的醫(yī)學研究表明:補充維生素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絕對安全無害的。那么,究竟應該如何補充維生素呢?
現(xiàn)代社會工作壓力大,生活節(jié)奏快,很多人或多或少存在對自身健康的擔憂。由于經(jīng)常日夜顛倒、饑飽不定,他們擔心日常飲食營養(yǎng)不全面,有些人便堅持每天服用維生素片來彌補,希望這樣能遠離老年癡呆癥、心臟病或卒中。但法國南錫大學的一項研究認為,每天服用維生素片或許只是在浪費錢,甚至對人體有害無益。維生素無用論,是真的嗎?
維生素片也是藥。雖然一些提取自純食物的濃縮維生素片可能歸入保健品范疇,但化學合成的維生素片屬于藥品,攝入過多會影響體內的內分泌,甚至誘發(fā)疾病,長期補充過量還可能產(chǎn)生依賴。但調查顯示,六成正在服用維生素片的人,并不知道這些禁忌。
比如,維生素C吃多了可引起胃疼、消化道出血。而長期過量補充維生素C,還可能會造成人體對它的需要“水漲船高”,需保持一定的“高位”才能維持正常的身體功能。長此以往,就會產(chǎn)生依賴,一旦停止服用會出現(xiàn)“維生素缺乏癥”。
又如,不少女性在懷孕期間會補充維生素B6,一方面可止嘔,另一方面適當服用有助于胎兒的成長。但若長期過多地服用,反而會使胎兒產(chǎn)生依賴性,導致寶寶出生后容易出現(xiàn)興奮、哭鬧甚至驚厥等不良反應。
針對“維生素無用論”,長期補充維生素的利弊,在不同年齡段、健康狀況各異的人群中存在差異,不能一概而論。
比如,患有各種基礎病的中老年人往往由于胃腸等臟器功能的減弱、食量的下降,可能無法攝入身體所需的足量維生素,同時由于身體的衰老、自由基的增多,可能需要更多的抗氧化劑來保持體內的健康狀態(tài),因此對維生素的需要量比普通人大一些。因此,老年人要保持足夠的維生素供給,在食欲和食量減少的條件下,每天的膳食可能無法滿足其一天所需,就需要適量補充維生素。
但健康人群完全可以通過日常的飲食攝入足量的維生素,確實沒必要花那個冤枉錢。
除已被確診為維生素缺乏的人外,三類人可適當補充營養(yǎng)素:一是攝入量少的,如偏食或減肥者;二是需求量大的人,如孕婦、青春期少年;三是消化吸收差的人,如老人、胃腸道疾病和特殊疾病患者。
另外,因為生活節(jié)奏快、工作壓力大,長期膳食不規(guī)律、不能保證一日三餐者;常處于特殊工作狀態(tài),如常坐電腦前、神經(jīng)高度緊張、頻繁坐飛機的人;常年在高溫、寒冷環(huán)境中工作的人;有抽煙、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這些人也可考慮適當補充維生素,能暫時“救急”,但不提倡長期服用。都市白領想遠離亞健康,還需從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盡量做到飲食均衡多樣,從食物中攝取維生素,這才是最安全、有效、經(jīng)濟的做法。
有統(tǒng)計顯示,英國目前有40%女性和30%男性在服用維生素片。國內沒有相關的統(tǒng)計,但這種現(xiàn)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調查發(fā)現(xiàn),70%的人并不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補充維生素,而是“覺得自己缺,就補了”,或是“受到廣告影響”和“跟隨大家一起補”。他們認為,維生素片是好東西,吃了能“缺則補之,不缺則強身”,保證每天身體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這其實是一種誤解。
實際上,蔬果中除了有維生素,還有礦物質、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yǎng)素,僅吃維生素片是不能完全代替人體每日所需全部營養(yǎng)物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