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晗
因為是愛,我想成為更好的自己
■閆 晗
青春的懵懂和年少的期許都美好得讓人懷念,能讓我們聯(lián)想起某些過往,因而感動。只是,走過最多的路往往成了套路,青春電影里的某些橋段,不討喜卻一再出現(xiàn),就讓人忍不住想要吐槽一下。
首先,非常不喜歡“包子”女主角。平凡的女主角被很多人喜歡,這是所有瑪麗蘇故事的核心價值點,因為平凡才讓人有代入感,太出眾反倒難以引起共鳴。但是,女主角性格太“包子”,也讓我們著急上火。《匆匆那年》的女主角方茴總是一副逆來順受的樣子,瞪著像受了驚的小白兔一樣的眼睛,倒霉事不斷,總讓人感覺她隨時會被人欺負(fù),身邊集結(jié)了非常多的負(fù)能量。這樣的姑娘,似乎臉上就寫著:危險,勿近。
果然,方茴在失去陳尋的愛情之后破罐子破摔。這就是第二個惡俗橋段:通過糟踐自己來報復(fù)前男友。這種橋段讓人非常痛恨,因為它充斥著女性對自己的貶低。沒有什么比不自愛更可怕,這樣的人往往也不懂得正確地愛人,他們的愛更多的是依賴和控制。
第三個橋段是,為了能跟喜歡的人在一起,重大考試故意考砸。這個典故在韓寒寫的《三重門》里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十幾年過去,《匆匆那年》里的陳尋高考時還是空著幾道數(shù)學(xué)題不答,《同桌的你》里的周小梔也是故意考砸,為了和林一進(jìn)同一所大學(xué)。讓人看得特別揪心,不是不理解女主角的心情,但一定要任性一時,再付出一年的艱辛來彌補(bǔ)嗎?這真的一點都不酷。能改變?nèi)松臋C(jī)緣只有那么幾次,一定要一起原地踏步,才能留住愛情?變優(yōu)秀并不一定意味著拋棄和分離——我可以為了自己,也為了我們的未來,變得更好。
第四個常見橋段是學(xué)張愛玲,感慨“我們再也回不去了”。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里,到片尾處,主演進(jìn)入中年,不管是功成名就也好,還是一文不名也好,都一臉嚴(yán)肅沉痛地感慨:“我們再也回不去了……”不要這樣,可以嗎?青澀的時光固然可貴,可花謝了還有果實,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其美好之處,我們回不去,也不需要回去。從前的戀情,或者是人不對,或者是時機(jī)不對,與其遺憾失去,不如記住那些美好的回憶并感恩著。
而好的愛情片里雖然有歲月流逝的憂傷,但也展現(xiàn)了愛情和友情的美好?!镀咴屡c安生》里,兩個女孩相互依賴,成為彼此,卻又失去彼此?!墩l的青春不迷茫》里,男女主角擦肩的顫動、眼神的交匯,讓人心里一動。我喜歡在所有“新郎不是我”的婚禮上看到另一種圓滿——我們都遇見了對的人,這些年我們的付出都得到了回報,人生的選擇變得更自由。
青春片里最打動我的永遠(yuǎn)是,一個人在愛上另一個人的過程中,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而做出的一切努力——不管是世俗意義上的優(yōu)秀、內(nèi)心變得真正強(qiáng)大,還是對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更為通透。
韓國電影《陽光姐妹淘》里,七個女孩組成了小團(tuán)體“陽光姐妹”,一起瘋,一起鬧,后來彼此在歲月中失散,不再聯(lián)系,25年后再相遇,各自的人生有了戲劇性的變化。誰沒有失散過朋友?誰沒有藏在心底的往事?《小時代》里,那種朋友永遠(yuǎn)黏在一起的烏托邦并不存在,可是有人陪你走過成長的路,已經(jīng)足夠溫暖、美好。
在《陽光姐妹淘》里,我最喜歡的一個片段是,25年后的女主角坐上火車,把自己17歲時給暗戀男生畫的素描送到他手中(這時的男生已然是一個大叔),然后頭也不回地走掉。不需要任何言語,也不需要下文,她只是給自己青春時隱秘的戀情一個交代。她走在回去的路上,仿佛看到當(dāng)時那個哭泣、無助的自己,傾聽她,擁抱她,撫慰她,與往事握手言和與作別。
暗戀這件小事,可能并沒有童話般的結(jié)局,卻依然會收獲心靈成長的圓滿。真正的強(qiáng)大,從不是由別人的救援得來,而要經(jīng)過自己的心,用自我的力量解開過去的心結(jié)。
青春值得懷念的,不只有美好的容顏、動人的友情和愛情,還有心靈的成長與強(qiáng)大,愿青春逝去時,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