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仁華
“學起于思”.反思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就目前的高中生學習現(xiàn)狀而言,學生的反思能力普遍較低,并缺乏反思的意識和習慣.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是不斷反思、構建思維的過程.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和反思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水平.
一、引導學生反思典型例題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見,反思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勢在必行.引導學生對典型例題進行反思,是反思性教學的有效策略之一.一般來說,典型例題都是教材中較為基礎的習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因為這些例題過于基礎性而一筆帶過,忽略對這些例題的講解.這樣,不利于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典型的例題雖然難度較低,但是其包含的知識確是最主要的.因此,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反思意識,典型例題可以當作反思的主要資源之一.例如,在講“函數(shù)概念與基本初等函數(shù)”時,我引導學生對這樣一道題進行深刻反思:已知一個函數(shù)的解析式為y=x2,它的值域為[1,4],這樣的函數(shù)有多少個?試寫出其中兩個函數(shù).這道例題考查了學生對于基本函數(shù)知識的掌握.通過對所學知識進行反思,學生對這道例題有了詳細的解析:y=x2=1x=1或 x=-1;y=x2=4x=2或 x=-2,求出x的定義域之后,因為y=x2只有一個極小值點y(0)=0,因此值域為[1,4]其最大、最小值只能在端點取得.所以定義域至少包含1及-1中的一個,以及2及-2中的一個,這樣可有無窮種方式.例題是知識的應用,也是知識的再生.通過例題,學生可以學到最原始的數(shù)學知識.在學習高中數(shù)學知識時,教師應當重視引導學生對典型例題進行反思.例題中往往蘊藏著數(shù)學思想,學生對例題進行反思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不小的收獲.更多的時候,需要學生自主反思,養(yǎng)成善于反思的好習慣.
二、指導學生記錄反思日記
反思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久而久之,學生便能養(yǎng)成善于反思的好習慣.反思日記是高中數(shù)學反思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反思應當成為一種習慣.將反思與日記相結合,能夠促進學生不斷進步.在反思日記中,學生應當記錄自己每天對數(shù)學知識的反思.例如,在查閱學生的反思日記時,我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片段:今天學習了平面向量知識,知識的內容比較直觀,我能較快掌握和理解.但利用“平面向量”去解決相關的數(shù)學問題,我還是有點不習慣.我會在課下進行更多的練習,并向老師或同學請教,早日攻克難關.在閱讀這篇反思日記之后,我又閱讀了一些其他學生的反思日記,發(fā)現(xiàn)大家對于平面向量的運用掌握的不太好.為了提高學生的整體數(shù)學水平,我以學生的反思日記為依據(jù),對平面向量的運用重新講解,并激勵學生將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共同探討.這樣,學生對平面向量這部分知識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運用起來更加流暢.課堂時間有限,教師不能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進行詳細了解,而反思日記的存在,能使教師了解學生在哪方面還存在欠缺,方便因材施教.
三、鼓勵學生對錯題進行反思
錯題是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一種重要的資源.學生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犯錯、不斷糾正的過程.漸漸地,錯誤就會越來越少,學生的學習水平也會越來越高.在反思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對自己的錯題進行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反思錯題的過程,可以說是梳理知識的過程.錯在哪里?為什么錯?應當如何改正?這些都是學生需要反思的問題.例如,命題“△ABC有一內角為π3,則△ABC三內角的大小成等差數(shù)列”的逆命題是().A.與原命題真值相異;B.與原命題的否命題真值相異;C.與原命題的逆否命題的真值不同;D.與原命題的真值相同.某學生選擇A,他認為原命題正確,其逆命題不正確.這個答案是錯誤的.該學生對錯誤原因進行了詳細分析:本題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是對幾個概念的理解失誤:逆命題是將原命題的題設和結論交換;否命題是將原命題的題設和結論同時否定;逆否命題是將原命題的題設和結論交換后再同時否定.原命題與逆命題、否命題與逆命題是兩對互為逆否的命題,互為逆否的命題是等價的.這道題的答案是D.很明顯,原命題正確,其逆命題為:若△ABC三內角的大小成等差數(shù)列,則△ABC有一內角為π3,也正確.故選擇D.這樣的錯題反思,能加強學生的自我意識,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提高學習水平.
總之,反思對于學生學習數(shù)學是至關重要的.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反思意識和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學生打好學習基礎,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