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芳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麗絲·門羅以前不喜歡玫瑰,寓意太過俗氣,顏色單調。一日去花市,艾麗絲發(fā)現(xiàn)每家鋪子門口都擺有五顏六色的玫瑰,有香檳黃的、胭脂粉的、檸檬橙的……那些玫瑰艷麗得像用水彩浸染過似的。瞬間被征服的艾麗絲一口氣買了好幾種顏色的玫瑰回家。
有朋友來艾麗絲家里做客,朋友指著那盆紫色的玫瑰說:“這月季的顏色挺別致?!薄霸录荆刻彀?!這是玫瑰!”艾麗絲說。朋友信誓旦旦地說:“我養(yǎng)了好多年的花,難道還分辨不出月季和玫瑰?月季和玫瑰很像,你看,凡是長得丑的都是玫瑰,長得漂亮的都是月季?!薄盎ㄘ溩诱f這是玫瑰!”艾麗絲不甘心。朋友笑笑:“說月季怕沒人買,玫瑰檔次多高?。 卑惤z一下啞了口。
艾麗絲不服氣,當天便把“玫瑰”的圖片放在網(wǎng)上,讓大家來分辨這到底是月季還是玫瑰?
“玫瑰和月季都是薔薇科,沒多大區(qū)別。”(馬虎了事派)
“我認為是玫瑰,因為葉片夠寬大,且花瓣繁多?!保\嘗輒止派)
“月季,因為沒有剌?!保êf八道派)
“長得像月季的玫瑰?!保ㄌ珮O派)
“玫瑰,月季不是這種?!保◤娫~奪理派)
“你說它是玫瑰,就是玫瑰;你說它是月季,就是月季,反正現(xiàn)在變異品種多。”(騎墻哲學派)……
艾麗絲蒙了,又一想,月季和玫瑰是生活中再常見不過的植物,只需動動手指上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就能得到最科學的解釋,可是大多數(shù)人卻停在門外自說自話。世界上永不缺少答案,最真的答案卻只有一個,你找到了嗎?
(北方摘自《做人與處世》)
素材立意點睛:世界上從來不缺少答案,卻永遠缺少用心尋找答案的人。艾麗絲縱然收到了那么多的回答,但很明顯沒有一個是正確答案。雖然事后她也明白了只要自己動手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就能得到最科學最準確的答案,可當時她采取的卻是借助別人、依賴別人的方法。其實,這也是我們生活中很多人的真實寫照,遇到一個問題,想的不是自己動手去解決,而是一味地依附別人、聽從別人,自己根本不去分辨真?zhèn)?,不去思索質疑,這也就是生活中動不動就謠言滿天飛的原因。從本質上來講,這是缺乏獨立思考、缺乏質疑精神的表現(xiàn),也是一種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
運用方向指南:學會質疑;拒絕盲從;獨立;真與假……
老者正在公園提大筆寫字,一年輕人好奇地走過去坐一邊看,老者見年輕人后立刻提筆寫了個大大的“滾”字,年輕人看后有點上火,正待發(fā)作,老者又寫了一個巨大的“滾”,這下年輕人忍無可忍了,沖過去把老人打倒。
警察趕來。面對警察,老人哭訴道:“我好好在這兒寫字兒,正在寫滾滾長江東逝水……剛剛寫了頭兩個字,這小伙兒上來就打我。憑什么呀?”
“啥?你是要寫滾滾長江東逝水,不是罵我?”誤會,全都是誤會。
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談談你的感想和啟示,要求不少于800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