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海棠花是中國的傳統(tǒng)名花之一,花姿瀟灑,雅俗共賞,歷代文人墨客為之傾倒而題詠不絕。
海棠花色艷麗多姿,是著名的觀賞花卉,一般多栽培于庭園供觀賞。果實稱為海棠果,酸甜可口,味形皆似山楂,可鮮食或制作蜜餞。海棠花嬌艷動人,但一般的海棠花并無香味,只有西府海棠既香且艷,是海棠中的上品。西府海棠花形較大,四至七朵成簇,朵朵向上,其花未開時花蕾紅艷似胭脂點點,開后則漸變粉紅有如曉天明霞。北京故宮御花園、頤和園和天壇等皇家園林中就種有西府海棠,每到暮春季節(jié),朵朵海棠迎風俏立,花姿明媚動人,楚楚有致,使名園勝景增色不少。
海棠原產(chǎn)中國西南、中南、華東等地,尤以四川最多?,F(xiàn)全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落葉喬木高可達8米,樹冠開展樹皮灰褐色、光滑,幼枝紫褐色有疏生短柔毛,葉互生卵形或橢圓形,先端漸尖邊緣鋸齒細小而鈍。傘形總狀花序,著花4朵-7朵,花梗細長下垂,未開時紅色,開后漸變?yōu)榉奂t色,多為半重瓣也有單瓣花。花期3-4月,梨果倒卵形黃綠色稍帶紫色果熟期9月-10月。
據(jù)明代《群芳譜》記載,海棠四品皆木本。所謂四品即指的是西府海棠、垂絲海棠、木瓜海棠和貼梗海棠。
西府海棠,又名小果海棠,據(jù)說是因晉朝時生長在西府而得名。小喬木葉,長橢圓形,傘形總狀花序,原產(chǎn)中國遼寧、河北、山西等省。西府海棠不論孤植、列植、叢植均甚美觀,最宜植于水濱及小庭一隅。西府海棠樹態(tài)峭立,花形較大,新長出的嫩葉簇擁著四至七朵花綴滿枝條?!扒Ф淙f朵壓枝低”,長長的枝條彎垂下來,人在花下,香風陣陣,不時有花瓣隨風飄落,有如花雨,妙不可言。
垂絲海棠,樹冠疏散,樹姿婆娑,花梗細長而下垂故名垂絲海棠?;ɡ冁碳t向上,生長開放時則下垂。花粉紅色,好似抹上一層粉脂,宜植于小徑兩旁或孤植、叢植于草坪上,最宜植于水邊,猶如佳人照碧池。另外垂絲海棠還可制樁景,果實紅黃相間、玲瓏可愛主要用于觀賞也可食用。垂絲海棠產(chǎn)于中國西南部,多用于江南及西南各省,以云南最盛,據(jù)《滇中》載“云南的垂絲海棠高數(shù)丈,花色鮮媚異常,為人間尤物?!鄙虾5墓珗@、路邊也常見其倩影。
木瓜海棠,落葉灌木小喬木,高2-6米,枝條直立,具短枝刺,小枝圓柱形,微屈曲,無毛,紫褐色,有疏生淺褐色皮孔。葉片橢圓形、披針形至倒卵披針形,長5-11厘米,寬2-4厘米?;ㄏ热~開放,2-3朵簇生?;ㄖ睆?-4厘米;萼筒鐘狀,外面無毛或稍有短柔毛;萼片直立,卵圓形至橢圓形;花瓣倒卵形或近圓形,長10-15毫米,寬8-15毫米,淡紅色或白色。果實卵球形或近圓柱形,先端有突起,長8-12厘米,寬6-7厘米,黃色有紅暈,味芳香。花期3-5月,果期9-10月。生山坡、林邊、道旁、栽培或野生,海拔900-2500米。產(chǎn)中國陜西、甘肅、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貴州、廣西。果實入藥可作木瓜的代用品。各地習見栽培,耐寒力不及木瓜和皺皮木瓜。
貼梗海棠又稱皺皮木瓜。落葉灌木,高12米,葉卵形或橢圓形花,35朵簇生花,梗短粗或近無梗,故名貼梗海棠?;ǚ奂t、朱紅或白色,先于葉或與葉同時開放,花期35月,果卵形至球形,黃色或黃綠色。產(chǎn)于中國華北南部、西北東部和華中地區(qū),現(xiàn)全國各地均有栽培。貼梗海棠花朵三五成簇,“占春顏色最風流”,黃果芳香、碩大可入藥。貼梗海棠為良好的觀花、觀果花木,適于庭院角隅、草坪邊緣、樹叢周圍、池畔溪旁。叢植,也可密植成花籬,還可制作樹樁盆景。
海棠花開似錦,素有“國艷”之譽,陸游詩云:“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形容海棠艷美高雅。蘇東坡為之傾倒,有名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因此海棠有雅號“解語花”。世有解語花,憑誰解花語?這或粉或紅,或白或黃的海棠花,既繁復得矜貴,素色得清雋,又繽紛得爛漫,低調得奢華,溫和、美麗、快樂,別有一種風情!
海棠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之稱,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另外海棠花又稱斷腸花,思鄉(xiāng)草,有象征游子思鄉(xiāng),表達離愁別緒的意思。因為其嫵媚動人,雨后清香猶存,花艷難以描繪,又來比喻美人。
宋釋惠洪《冷齋夜話》記載: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時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明皇笑日:“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這就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來。蘇東坡?lián)藢懥艘皇住逗L摹罚骸皷|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裊裊東風在皎潔的月光下徘徊,香霧朦朧。依稀可見遠處的亭臺海棠花沐浴在月色之中,溫柔而可愛。題為“海棠”,而起筆卻對海棠不做描繪,“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tài),“崇光”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蒙”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霸罗D廊”,月亮已轉過回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無寐,你可從中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
“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癡絕,是全詩的關鍵句。當月華再也無法照耀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憐意:海棠如此芳華燦爛,怎忍心讓她獨自棲身于昏昧幽暗之中呢?這蓄積了一季的力量悄然盛放的花兒,居然無人欣賞,豈不讓她失望?夜闌人靜,我孤寂滿懷,花兒傷感冷清,此時此刻能夠傾聽花開的聲音的,只有我;能夠陪我永夜心靈散步的,亦只有這寂寞的海棠!一個“恐”寫出了我不堪孤獨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擔憂、驚怯之情,一個“只”字極化了愛花人的癡情,現(xiàn)在他滿心里只有這花兒璀璨的笑靨,其余的種種不快都可暫且一筆勾銷了,渾然“忘我”?!盁郀T”隱約可見詩人的天真與可愛,居然用高燒的紅燭為她驅除這長夜的暗黑?!罢占t妝”呼應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極寫海棠的嬌艷嫵媚。雖然花兒盛開了,就向衰敗邁進了一步,但高蹈的精神之花畢竟遠離了現(xiàn)實的土壤,且讓我我行我素、自得其樂。
全詩語言淺近而情意深永,以花喻人,點化入詠,渾然無跡。從“東風”“崇光”“香霧”“高燭”“紅妝”這些明麗的意象中我們分明可以感觸到詩人達觀、瀟灑的胸襟。endprint
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shù)點紅。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蓖ㄟ^對海棠的描述,贊美海棠潔身自愛,矜持高潔,不趨時,不與群芳爭艷,甘于清靜的品性。作者以一首海棠詩暗示、告誡自己的兒女們要穩(wěn)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樣不輕易顯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內心的純潔,“動可以周萬物而濟天下,靜可以崇高節(jié)而抗浮云”。詩人作此詩時已入暮年,時金已滅亡,他回到了自己的故鄉(xiāng),抱定了“今是中原一布衣”、“衰年那與世相關”的態(tài)度,過著遺民生活,他自覺已無力周濟天下,于是只能堅守節(jié)操,獨善其身。詩句從一個側面,借未開之海棠,寄托了自己的這種心態(tài)。詩句雖然用語平易,卻意味醇厚,耐人咀嚼,令人深思。
宋楊萬里《春情懷故園海棠》“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馬子嚴《海棠春》“柳腰暗怯花風弱,紅映秋千院落”,劉克莊《滿江紅》“壓倒群芳,天賦與、十分秾艷。嬌嫩處、有情皆喜,無香何慊”,陸游《初春探花有作》“千縷未搖官柳綠,一梢初放海棠紅”,晏幾道《留春令》“海棠風橫,醉中吹落,香紅強半。小粉多情怨花飛,仔細把、殘香看”,黃庭堅《海棠》“海棠院里尋春色,日炙薦紅滿院香”,王安石《海棠花》“綠嬌隱約眉輕掃,紅嫩妖饒臉薄妝”,李清照《如夢令》“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唐劉兼《海棠花》“淡淡微紅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唐李紳《海棠》“寄語春園百花道,莫爭顏色泛金杯”,都是詠海棠的名句。到了明代,“風流才子”唐伯虎根據(jù)“海棠春睡”的典故,畫了一幅《海棠美人圖》,并有《題海棠美人》詩:“褪盡東風滿面妝,可憐蝶粉與瘋狂。自今意思誰能說,一片春心付海棠?!?/p>
清朝龔自珍《海棠》云:“化起海紅簾底月,西廂花影怒廣潮。”更有清曹雪芹《詠白海棠》六首傳世。《海棠詩》,又名《詠白海棠》,出現(xiàn)在名著《紅樓夢》中,是清代曹雪芹借大觀園詩社開社時眾姐妹角色所作的七言律詩。有多種版本。這是大觀園眾姊妹結成“海棠詩社”后首次吟詠。李紈被大家推為社長,負責評詩,迎春限韻,惜春監(jiān)場。詩成后,大家認為黛玉的最好,李紈卻評寶釵為第一,探春表示贊同,寶玉則為黛玉不平。第二天史湘云到來,又和了兩首,眾人看了稱贊不已。
第一首——蕉下客賈探春
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后盆。
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
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
第二首——蘅蕪君薛寶釵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臺盆。
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
焉得玉無痕欲償白帝宜清潔不語婷,
婷日又昏。
第三首——怡紅公子賈寶玉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jié)攢成雪滿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
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
第四首——瀟湘妃子林黛玉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第五、六首——枕霞舊友史湘云
神仙昨日降都門,種得藍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愛冷,非關倩女亦離魂。
秋陰捧出何方雪,雨漬添來隔宿痕。
卻喜詩人吟不倦,豈令寂寞度朝昏。
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墻角也宜盆。
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
玉燭滴干風里淚,晶簾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訴,無奈虛廊夜色昏。
結社、賞花、吟詠唱和是清代特別盛行的社會風氣,是古時貴族人家的閑情逸致的表現(xiàn),大觀園的公子小姐們當然不會例外。這些詩和有關情節(jié)給我們提供了認識這種生活的畫面。如果從這一角度看,詩本身的價值是不大的,但作為塑造人物思想性格的一種手段,它仍有藝術上的效用。李紈評黛玉的詩“風流別致”,寶釵的詩“含蓄渾厚”,可見風格上絕不相混。李紈、探春推崇寶釵,獨寶玉偏愛黛玉,評詩的分歧也都表現(xiàn)各自立場、愛好和思想性格的不同。湘云的詩寫得跌宕瀟灑,也與她的個性一致。這是作者高明之處。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詩多半都“寄興寓情”,各言志趣。作者甚至把人物的未來歸宿也借他們的詩隱約地透露給讀者了。探春的詩中“芳心一點嬌無力”句,使人聯(lián)想到她風箏謎中“游絲一斷渾無力”,她后來應是江邊離別、孤帆遠去的?!翱c仙”、“羽化”之喻很像與蘇軾《前、后赤壁賦》中寫自己扁舟江上所見所感有糾葛。寶釵的詩深意尤為明顯,“珍重芳姿晝掩門”,可以看出她寶釵的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帶有一種高人隱者諷時罵世,又潔身自好的意味?!暗瓨O始知花更艷”,是指寶釵的人格魅力,脂硯齋即批云:好極!高情巨眼能幾人哉!正“鳥鳴山更幽”也。“愁多焉得玉無痕”,脂硯齋即批云:看他諷刺林、寶二人,省手。這里的“高情巨眼”、“諷刺林、寶”八字,可謂是正好道出了作者企圖以一種大徹悟的精神來沖銷、匡正自己胸中悒悒不平之氣的意愿!《老子》云:“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而寶釵“淡極始知花更艷”的信念,亦出于同樣的哲學原理。那么,從“宗莊”、“宗禪”,通過放棄肉體欲念,以獲得精神永恒的角度上看,寶釵“您與俺眼向云霞”、“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忠告,又無疑是作者自身“出世”理念的夫子自道?!吘?,曹雪芹除了作為世俗人的一面之外,他還有作為解悟者的一面!
湘云詩“自是霜娥偏愛冷”一句,脂評也已告訴我們“不脫自己將來形景”。所謂“將來形景”,就是說她后來與丈夫衛(wèi)若蘭婚后不久就分離了。作者還寫湘云“英豪闊大寬宏量”,則“也宜墻角也宜盆”的隱義是說她無論是在史家綺羅叢中受到嬌養(yǎng),還是投靠賈府寄人籬下,都能處處順合環(huán)境,隨地而宜。其實,這正說明她缺乏黛玉那種叛逆性格。稱之為“闊大寬宏”,是作者的偏愛。凡此種種,要使每一首詩都多方關合、左右逢源,若非作者慘淡經(jīng)營、匠心獨運,是很難臻于完美境地的。endprint
關于海棠,有兩個著名的傳說。據(jù)傳,在很早以前,望京坨的深山老林里住著父女二人,父親叫馬三河,女兒叫海棠。父女倆以打獵為生,相依為命。一天,年方二八的海棠姑娘,跟隨父親在望京坨打獵,這里野獸繁多,忽見一只惡虎張著血盆大口,帶著呼呼風聲向馬三河撲來。海棠姑娘為了救助父親,挺身上前與虎相拼,難耐身單力薄,倒在了惡爪之下。山上砍柴、放羊、采藥的鄉(xiāng)親們聞訊趕來,打跑了惡虎,把她救下望京坨,沿著這三十多華里長的溝谷回村,一路上鮮血滴滴流淌。后來在灑滿鮮血處開滿了火紅的山花。鄉(xiāng)親們?yōu)閼涯钌嵘砭雀傅暮L?,將此花命名為海棠花。這條溝谷,也就改名叫海棠峪了。
第二個傳說則是在玉帝的御花園里有個花神叫玉女。因為嫦娥溫柔又漂亮,玉女與嫦娥就成了好朋友,并經(jīng)常到廣寒宮去玩。有一次,玉女看見廣寒宮里新種了十盆奇花。那是一種從未見過的仙花,小花數(shù)朵簇生成傘形,甚是奇巧可愛?;ɡ偈羌t色的,花朵兒卻是嬌羞的淡紅色?;ㄖι线€結著果實,長長的橢圓形、黃黃的顏色?;▋汉凸麅憾忌l(fā)出濃郁的香味,實在逗人喜愛。玉女想到玉帝的御花園中什么花兒都有,唯獨沒有這種花。因此請求嫦娥姐姐送她一盆,好拿回去栽種在御花園里。但是嫦娥卻搖搖頭說,這是王母娘娘的花,是如來佛特意為慶賀王母娘娘的壽辰,派入從天竺國送到廣寒宮來的。因為這花耐寒,所以才種在廣寒宮中。玉女連連請求,只說廣寒宮中花兒這么多,少一盆也沒什么關系,王母娘娘也發(fā)現(xiàn)不了的。嫦娥經(jīng)不住玉女這么“姐姐長”“姐姐短”的直央求,就答應了。
玉女好不容易說服了嫦娥,得到了這盆馨香迷人的奇花,高興地捧起花盆就往外走,邊走邊說:“謝謝!謝謝!”不想剛剛走到廣寒宮門口,迎頭就碰上了王母娘娘。她一見玉女手捧著天竺國送來的仙花,一邊嘴里直道謝,便明白嫦娥一定私下將她的花兒拿去送人,因而怒氣沖天地訓斥嫦娥膽大妄為。而且,她邊說邊奪過玉兔的石杵,將玉女和她手中的那盆花兒一起打下了凡間。
這盆花正巧落在一個靠種花為生計的老漢的花園中,老漢有個女兒叫海棠,姑娘的面貌也像花兒一樣美麗。老漢見一盆花從天而降,種花人自然是愛花惜花,便連忙伸手去接,怕有閃失,又忙叫女兒過來幫一把,口中連叫:“海棠、海棠!”海棠姑娘聽見了,急急地跑過來,看見爹爹手里捧著一盆花兒,連叫“海棠”。便高興地問:“爹爹,這美麗的花兒也叫海棠嗎?”老漢接住了這盆花,只見是一種從未見過的叫不上名兒來的花,聽見女兒這么一說,覺得這花兒的確和女兒一樣美,就干脆將錯就錯叫它“海棠花”了。
只是海棠花兒雖被愛花的老漢接住了,并且從此培植在人間,但它的香魂卻隨風飄去了。這就是為什么有人傳說海棠花原有天香,如今卻沒有了香味的緣由。
沿著歲月的痕跡走來,數(shù)點海棠花開未?花開如云,裊裊如煙,縈繞枝頭。四月的海棠花用心,精致,正欲如癡如醉,攜手看花天,人在花中游,花隨人蕩漾。美麗的海棠谷中,花開正盛,一朵朵盛開的海棠花簇簇擁擁漫山遍野。遠離近在咫尺的紅塵,就讓你我邂逅一樹的明艷,尋覓海棠嬌翠對月低吟的點點詩意!
且教桃李枝頭鬧,最是海棠醉春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