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雯
課程評價的目標是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的學習能力。課改要求要不斷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建立學生學習能力不斷增強、教師教學水平顯著提高、課程設置不斷優(yōu)化的全新的互動發(fā)展體系。因此,在古詩的教學過程中,要關注評價主體多維化、評價內(nèi)容多元化、評價形式多樣化。
一、評價主體多維化
1.自評。學生一旦能夠掌握自評,就有助于形成對自身的全面、準確的認識。這也是最難以培養(yǎng)的一種能力。在古詩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誦讀評價卡,作為一個指導性手冊,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掌握和評價學生的古詩文背誦情況,可以及時糾正和指導學生在背誦古詩文中出現(xiàn)的各種錯誤,有利于學生對古詩詞的積累和運用。此卡分“必背篇目”“推薦篇目”“自我積累篇目”三個部分,并設置五個自我評價層次:會讀了、會背了、理解了、掌握了、會用了。幫助學生結合自身古詩文學習實際做出評價,并且引導學生養(yǎng)成對自我學習的全面、科學的評價,進而提升自我評價的能力。
2.互評。眾所周知,學生之間是平等的,是在同一時間內(nèi)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的,所以學生之間的互評就顯得較為客觀。而且,學生之間的準確評價還能夠幫助其學習他人身上的優(yōu)點和長處,從而及時地改正自己的缺點,進而提高自身的判斷及表達能力。例如教學《石灰吟》,在學生們展示完自己的朗誦成果后,我要求學生們對剛才同學的朗讀情況進行評價。開始學生的評價語言比較模糊,只會用“好”“聲音大”“有感情”等,我要求學生學習老師評價的方式,經(jīng)過幾次指導,學生的評價變得貼切、有針對性。有的說:“他讀出了詩的節(jié)奏,聽起來抑揚頓挫?!庇械恼f:“最后一句,應該讀得慢一點。因為在提醒別人詩要結束了,應回味無窮?!边€有的說:“他讀出了石灰所受的磨難,讀出了它的堅強,讓人感同身受?!辈扇∵@樣的評價方式能夠使學生主動學習他人身上的優(yōu)點和長處,還可以切實感受到鼓勵的力量。
二、評價內(nèi)容多元化
評價的內(nèi)容應不僅重視課堂學習內(nèi)容,而且還要重視課外閱讀的內(nèi)容;不但要考查學生背誦古詩的情況,而且要考查學生對古詩內(nèi)容的理解及情感的感悟,同時還可考查學生對古詩學習的態(tài)度、方法以及習慣等諸多方面。我主要從以下幾個內(nèi)容進行評價。
1.是否當堂成誦,課后背誦。教師在上課時要主動引導學生進行反復的誦讀,從而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古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而且,評價內(nèi)容也明確指出:在不同的教育階段,要在古詩的范圍、數(shù)量、類型等方面適當提高難度。新課標中規(guī)定小學生必背的古詩有75首,教師可以請家長配合,進行課后背誦的評價。
2.是否理解大意,體會感情。新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考查方式,從而考查學生是不是真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如夢令》一詞通過清麗的語言展現(xiàn)出豐富的畫面,動靜結合,細細欣賞畫面,也可以采用抓“詩眼”的方式加深對詩文的認知。如教學《清平樂·村居》,我讓學生找出最能夠表達詞人心情的詞語——喜,進而緊扣“喜”字,深入感悟。
3.是否思維提升,比較閱讀。顧名思義,比較閱讀指的就是將內(nèi)容或者形式相接近的古詩詞進行對比和研究,進而在古詩內(nèi)容、寫作手法、境界、層次結構等方面能夠加強理解。相同題材的作品可以比較,不同題材的作品也可以比較;同時代的作品可以比較,不同時代的作品也可以比較;相同風格的作品可以比較,不同風格的作品也可以比較;同一作家的作品可以比較,不同作家的作品也可以比較。例如,在課堂中教授了《如夢令》,課下可以讓學生用學習《如夢令》的方式自主學習《武陵春》這首詩,從而考查學生是否掌握了學習詞的方法。通過比較閱讀,學生能感受到李清照青年時代和年老時期兩種截然相反的心境。
4.是否學以致用,形象表達。對學生古詩詞學習的考查,最主要目的還是學生能夠準確、靈活運用。比如在中秋節(jié),學生能拿著月餅對著圓圓的月亮進行祝?!暗溉碎L久,千里共嬋娟”;望著荷塘中荷葉挨挨擠擠的樣子,能脫口而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讓學生在每一次的語言實踐中恰當運用古詩,不但能增加語言的表現(xiàn)力,還能增添文章的文采,提高品位。
三、評價形式多樣化
古詩詞評價除了常規(guī)的解釋語句、背誦聽寫之外,還應該創(chuàng)新評價形式,增強學習活動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創(chuàng)新的評價形式包括猜謎、詩詞朗誦、賽詩會等學生易于接受、愿意參與的項目。針對比較枯燥的詩詞進行試卷考試時,可以選擇在試題內(nèi)容方面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例如,可以進行看圖寫詩,而且還應重視學生思維的發(fā)散,允許不同答案的出現(xiàn);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針對性活動來加深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積累和營養(yǎng)的汲??;或者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按照不同的方式對古詩詞進行分類,比如作者、題材、年代等,進行專題性學習,并將研究成果在課堂中展示給老師和同學們。比如在講授完《如夢令》之后,鼓勵學生進行仿寫。通過仿寫,學生不但能夠更加深刻地了解詩詞結構,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習詩詞的積極性。
當然無論運用何種評價方法,都應該注重學生的切身感受和體驗,以激勵為主,捕捉閃光點,及時進行表揚和肯定。激發(fā)學生的古詩詞學習積極性,主動地關注和參與教學評價,并且在評價交流中學習和進步,進而創(chuàng)造出更有生機的課堂氛圍。筆者相信,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形式在未來會日益豐富,同時也會向著科學、全面、人性化的方向發(fā)展。
作者簡介:江蘇省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學校語文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