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雜志》(Paper Journal),2017年07月
本期速覽特別獻給那些經(jīng)歷著畢業(yè)季狂歡的學生們。在這個畢業(yè)展覽季,許多藝術院校和藝術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們都在展出自己投入精力創(chuàng)作的作品。倫敦的在線攝影雜志《紙雜志》專門走訪了耶魯大學的攝影專業(yè)碩士畢業(yè)生,看看他們在經(jīng)過了耶魯?shù)膶W習后是如何理解攝影的。
對于馬修?勒夫海特(Matthew Leifheit)來說,在耶魯學習的最大好處就是,這里的人們都是真正地喜歡攝影,同時也喜歡攝影史。這是一個傳統(tǒng)氣息很濃厚的學校。在這里,師生們不是作為藝術家在“使用”攝影,而是作為真正的攝影師在做攝影。這里有大量的批評家和老師,他們在攝影的根本問題方面持有不同的觀點。
馬修在創(chuàng)作時關注的是照片中的神秘感,他希望照片慢慢地揭示自身,而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所以然。相對于單幅照片而言,馬修對于系列創(chuàng)作更加感興趣。2015年至2017年在校學習期間,馬修拍攝了他的同學以及學校的各種活動。他的照片不是直截了當?shù)馗嬖V觀眾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而是希望帶給觀眾一種文獻式的真實感,不同的人群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就如同一系列的事實會引發(fā)不同的反應一樣。
法拉?阿卡西米(Farah AI-Qasimi)的關注點在于攝影的物質性。這位攝影師認為,照片中的事物不是依賴于照相機照出的影像而存在,他們自有自己的存在方式。法拉不關心照片是否“好”或者“成功”,而是探索從多向度運動著的碎片中建立出一個整體,借此來梳理清楚為什么人們需要信任照片。美國和阿聯(lián)酋都是法拉的祖國,阿卡西米觀察了作為外交官的父親的事業(yè),觀看他如何與他人握手,觀察他們晚宴上的食譜,還有家具等等。外交、戰(zhàn)爭和貿(mào)易連接著這兩個國家,法拉把兩國之間日常的交流和協(xié)議用物質化形態(tài)呈現(xiàn)出來,來表現(xiàn)存在其中的力量。
在剛剛進入耶魯學習的第一年,丹娜?辛格(Danna Singer)有著自己對于藝術攝影的堅定看法,那就是扎根于形式主義,遵循傳統(tǒng),并且注重技法。當然,在即將走出耶魯?shù)臅r候,她依然注重這些方面,但是,對于其它的觀點她已經(jīng)漸漸地能夠坦然面對了。她開始創(chuàng)作一些在她以前看來不精致的影像。經(jīng)過兩年的學習,黛安娜感到自己的影像創(chuàng)作模式既有形式感也很開放。她的畢業(yè)作品拍攝的是她的朋友以及她在新澤西的家人,作品關注了工人階級的困苦,惡性循環(huán)的貧窮,以及他們所承受的生理摧殘和精神痛苦。
在接受《紙雜志》記者采訪的時候,沃克?奧樂森(Walker Olesen)說,攝影是一個最為快速的媒體,人們可以在1/4000秒的時間里完成一張照片的拍攝,而油畫技術卻在幾個世紀中穩(wěn)固不變。攝影的根基在我們的腳下不斷地改變,它即快速又流動。攝影同時也是最簡單易學的媒體,你只需要按動快門就行,你還可以讓其他人幫你按動快門。沃克的系列作品致力于對光線和液體墨色的探究,并將它們凝固在照片的瞬間里。他的許多作品中都有橘黃色元素,例如,以橘黃色的墨水描繪出了一個冰天雪地的海邊日落的時刻。其照片也強調(diào)了不同程度的洋紅墨色的特質,以及洋紅色在綠色中的消失過程。
對于如何看待攝影這個問題,哈里?格里芬(Harry Griffin)的觀點是,攝影可以是許多種東西:它既可以是在紋紙上點陣打印出來的東西,也可以是在鋁板上的UV打印出來的東西;紙板上裁剪下來的可以是一幅照片,JPEG也可以是照片。哈里說:“我的一半的作品都是錄像,我把它們看作是我攝影實踐的擴展。在耶魯學習的時間里, 我轉變了對于攝影的看法,我更加關注的是照片的含義是什么,它們代表了什么,什么時候可以介入。我一直在探索如何通過這個以鏡頭為基礎的圖像媒體來表達我的觀點?!惫锏漠厴I(yè)作品包括了攝影裝置、雕塑和錄像。這個作品是關于他自己奶奶的家。她的家在一場火災后不復存在,而哈里利用過去拍攝的素材在展覽場地重新建造了一個小型的奶奶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