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九
一個人的江湖
文/二九
比賽進行到最后時刻,你的球隊落后2分,主教練叫了一次暫停,把你和隊友聚集到他的身邊。
“一定要抓緊時間犯規(guī),讓他們罰球。”主教練說。
“可他們都會把球傳給罰球最準的那個人??!”你提出了意見。
“管不了那么多了,現在只有賭他們失手了!”主教練斬釘截鐵,不容置喙。
你們也只能那么做了,如果湊巧對手被犯規(guī)的球員沒投中,你們就贏得了一次扳平比分的遠投機會。
嚴格來說,這只是常規(guī)的戰(zhàn)術布置之一,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砍人”。我們通常所說的“砍人戰(zhàn)術”適當某一支球隊的防守陷入困境之時,教練就會派上角色球員對那些罰球不準的球員犯規(guī),意圖遏制對手的得分勢頭,讓自己的球隊重新找回比賽的節(jié)奏。
好吧,那么應該對誰犯規(guī)呢?
以前最好的人選就是沙奎爾·奧尼爾了,而現在你又有了新的人選——德懷特·霍華德、德安德魯·喬丹,以及……勒布朗·詹姆斯?
嗯,沒錯,就是他。
從上個賽季開始,詹姆斯的罰球命中率就跌落到了70%以下,在這個賽季,他在常規(guī)賽的罰球紀錄是531投358中,命中率67.4%。到了季后賽,詹姆斯的命中率有所提升,但也僅僅是69.8%,162投113中。雖然騎士隊的比賽數不多,但這個數字與以前相比也下降了不少。在騎士隊的比賽中,對詹姆斯犯規(guī)已經成了對手打亂他們節(jié)奏的手段之一,每當他們的進攻難以抵御時,詹姆斯就會被送上罰球線,而在總決賽中,他連續(xù)罰球不中的場面也屢見不鮮。
事實上,近些年NBA的防守效率已經下降了不少,規(guī)則的改變和外線進攻的發(fā)展使得防守強度看起來大不如前,也甚少有球隊像以前那樣用“砍人戰(zhàn)術”了,所以現在的球員應該感到慶幸,畢竟,他們不用像奧尼爾和霍華德那樣,手腕被對手打得生疼,還要在罰球線上忍受對方球迷的嘲笑。
2012-13賽季,洛杉磯湖人隊組成了“科比+霍華德+納什”的超級戰(zhàn)隊,但他們的成績卻并沒有像紙面上的實力那樣出色。而除了科比,場上的每一位球員都成了洛杉磯球迷口誅筆伐的對象,比如德懷特·霍華德。而人們最常談論的,就是他的罰球。在那個賽季,霍華德的罰球命中率是49.2%,他一共罰了721次球,只命中了355個。雖然在他以往的比賽中也曾經成為對手犯規(guī)的對象,但在這個賽季他的命中率和罰球數的CP值卻成了對手眼中的新高。湖人隊不僅會因霍華德錯失的罰球丟掉比賽,霍華德本人的心理也會形成陰影,在他的前輩奧尼爾退役后,曾經一度流行的“砍鯊戰(zhàn)術”重現江湖,只不過對象變成了另一位湖人中鋒。
雖然在我們的固有印象中,“砍鯊”只是一種針對奧尼爾的犯規(guī)戰(zhàn)術,它的發(fā)明者應該是當年小牛隊的主帥唐·尼爾森,他讓自己的球員在對陣湖人的比賽中盡量對奧尼爾犯規(guī),送給對手罰球的機會,以此換取球權。但實際上,之所以把它稱為“砍鯊”,只不過是因為那個年代的湖人過于強大,而奧尼爾的罰球又足夠爛。如果我們再往前追溯,其實在威爾特·張伯倫稱王的時代,這種戰(zhàn)術就已經出現了,而“受害者”正是張伯倫。
曾經有人就“砍鯊戰(zhàn)術”到底是為了限制奧尼爾本人,還是想要借此來限制湖人隊的整體進攻這一問題提出過不同的看法。我們不妨來看看下面的例子:聯盟進攻最好的球隊只能在每次持球后平均得到1.1分,而即使讓一個罰球命中率不足60%的隊員罰兩個球也能比前者得到更好的效果。而如今聯盟罰球最差的球隊也有平均70%的命中率,所以連續(xù)故意犯規(guī)戰(zhàn)術并不是最有效的防守戰(zhàn)術。而回到砍鯊戰(zhàn)術,結合到當時湖人的進攻火力來看,這并不是用來限制單個球員的,而是用來限制球隊的整體進攻。簡而言之,砍鯊戰(zhàn)術的起源和發(fā)展其實都離不開奧尼爾本人和他所在球隊的超高進攻效率。在這個基礎上,對方才會大肆地對他進行犯規(guī)。
砍鯊戰(zhàn)術發(fā)展到現在,無論從戰(zhàn)術目的還是執(zhí)行過程來看,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革。如今的砍鯊戰(zhàn)術已經純粹演變成為,在追分階段,防守方針對進攻方某一罰球命中率奇差的球員進行犯規(guī),讓時鐘停止,以便奪回進攻球權可以把握更多的時間和進攻機會?!耙郧鞍褗W尼爾送上罰球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運動戰(zhàn)進攻能力的強大,但現在聯盟里的犯規(guī)已經不是因為你的球員有多強大,而是因為對手看到了你(罰球)有多弱?!辈úňS奇的一席話道破了犯規(guī)戰(zhàn)術的演變史。接下來我們試圖沿著歷史的軌跡,一起去看看到底有哪些球員曾經被無情地砍殺過,以及這項非常規(guī)戰(zhàn)術的演變史。
在張伯倫的身上,我們可以找到無數個膜拜他的理由,但在他職業(yè)生涯里有一個不能忽略掉的瑕疵,那就是他在季后賽的場均得分較之常規(guī)賽時嚴重縮水,究其原因,還是受制于對手那滿場追逐戰(zhàn)般的犯規(guī)戰(zhàn)術所影響。在季后賽中,張伯倫的場均罰球次數超過了11次,但命中率只有可憐的46%(就算是常規(guī)賽也只有51%),所以幾乎可以肯定,張伯倫是歷史上最早遭受到砍殺戰(zhàn)術的球員。
作為當時張伯倫最打的競爭對手,凱爾特人軍團對此最有發(fā)言權,當年擔任凱爾特人大前鋒的湯姆·海因索恩在后來承認,球隊當時對張大帥的犯規(guī)的確足夠兇狠,就像是后來的活塞“壞小子”對喬丹所做的一樣,無所不用其極?!拔矣X得從來沒有誰會像張伯倫那樣,在比賽里遭受到那么多沖撞和擊打。”凱爾特人對張伯倫的犯規(guī)戰(zhàn)術,可以說是極具計劃性,并且堪稱殘暴。當時負責防守張伯倫的海因索恩在看穿了后者的弱們再這么對付我,早晚有一天我會瘋掉的?!?/p>
但現實不會因為張伯倫的訴苦而改變,對手的犯規(guī)手段和犯規(guī)時機甚至形成了一套特定的戰(zhàn)術體系。很多時候,張伯倫都會被平白無故地送上罰球線。而在后來,情況變得更加糟糕,很多球隊在比分膠著的最后時刻會追著張伯倫犯規(guī),以求達到通過送給對手罰球機會換來球權的目的。為了應對這種煩人的糾纏,張伯倫甚至改變了他習慣的比賽方式,在內線足以稱霸的他,開始更多地傳球或中投,這樣一來,犯規(guī)者的目的就達到了。“很多人以為是我防住了張伯倫,但事實是,他自己也要占一半功勞?!睆埐畟惖睦蠈κ直葼枴だ麪栐谡劦胶蛷埐畟惖亩鞫髟乖箷r也必須實話實說。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用這種無節(jié)操的手段取得勝利的,帕特·萊利就曾經直言,這種針對某個球員犯規(guī)的戰(zhàn)術是無聊的,“大家都在追著他跑,而他在躲著大家跑,這是我見過最愚蠢的場面了?!?/p>
這種戰(zhàn)術愚蠢而有效,也為后來人提供了借鑒的范本,老尼爾森就是這樣對待奧尼爾和湖人隊的。
就像張伯倫一樣,奧尼爾也曾說過,自己極其討厭這種耍賴皮的無恥戰(zhàn)術,原因并不是他沒能命中罰球,而是他覺得自己像是小丑一樣被別人愚弄了。1999年,在湖人對陣小牛的比賽中,唐·尼爾森第一次用上了砍鯊戰(zhàn)術,奧尼爾發(fā)現只要自己在場上,比賽就完全變了一個樣子。除了在籃下拿到球的時候會被犯規(guī)以外,他在無球狀態(tài)下也會被對手莫名其妙地抱住。老尼爾森稱得上近代籃球史上的先行者,而當時他給外界的解釋看上去也很合理:“奧尼爾實在太強大了!”
為了讓自己的目的看起來不是那么明確,老尼爾森還對公眾宣布了自己得出的結論:當時進攻效率最高的球隊平均每個回合能得到1.1分,而在使用了砍鯊戰(zhàn)術之后,湖人隊的進攻效率大幅下降,球權也會更輕松地易手,犯規(guī)一方由此獲利。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湖人名宿詹姆斯·沃西曾經對老尼爾森的說法提出質疑,“這里牽涉到一個問題就是,到底是奧尼爾太強大了,還是他的弱點太突出了?這就像活塞隊當年針對喬丹的包夾防守,到底是因為喬丹太強大,還是因為當時公牛隊過于依賴喬丹的這個弱點太明顯了?”反觀老尼爾森對奧尼爾的犯規(guī)策略,在砍鯊戰(zhàn)術被施用的起步階段,對手遠沒有后來那般猖獗,他們只是在奧尼爾持球單打時對其犯規(guī),原因很簡單,鯊魚職業(yè)生涯在三秒區(qū)的單打成功率接近80%,而送他上罰球線明顯是個明智的舉動,尤其是在比分膠著的第四節(jié)。而對于沃西提出的那個問題,其實任外界再如何爭辯都沒有當事人的解釋來得實在?!皞ゴ蟮闹袖h就需要被包夾和犯規(guī)來彰顯其價值,而當我能在關健的時刻命中所有的罰球時,我就是最偉大的,可往往事與愿違?!眾W尼爾這種難得一見的喪氣話是在后來的對手已經把對他犯規(guī)當成一種常規(guī)防守手段后說的。2000年12月3日,當湖人再次碰上小牛時,嘗到了甜頭的老尼爾森開始在奧尼爾身上展開了瘋狂的犯規(guī)戰(zhàn)術。當時小牛隊的一眾藍領和新秀球員都幾乎把自己身上能用的犯規(guī)次數貢獻給了鯊魚,結果整場比賽下來,奧尼爾獲得了19次罰球機會,卻只命中了其中5球。這就是為什么“砍鯊”會成為一種防守策略的最大原因。
在奧尼爾為自己糟糕的罰球而沮喪的同時,對手的日子其實也不好過,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發(fā)現對奧尼爾犯規(guī)并不能讓他們追平與湖人隊的實力差距。原因也很簡單,首先,你的球員必須承擔犯規(guī)麻煩,如果為了送奧尼爾上罰球線將不重要的角色球員派上場,那他們就會被湖人其他位置的球員打爆。而且即使能成功對奧尼爾犯規(guī),他們也要承擔被鯊魚打成“2+1”的風險。因為奧尼爾的身體和籃下技術實在太出眾了,一般的內線球員根本無法與之對抗。而且以他不服輸的性格,奧尼爾往往會在關鍵時刻命中罰球,讓對手的犯規(guī)“賠了夫人又折兵”。
比如在2001年,當湖人再次對陣小牛時,奧尼爾15罰11中,在關鍵的第四節(jié)里5罰全中;2006年總決賽第三場起,奧尼爾的罰球命中率突然飆升至68%——這相當于本賽季詹姆斯的水平。這也是為什么在奧尼爾職業(yè)生涯的后半階段,很少有球隊像老尼爾森的小牛一樣對他采取瘋狂犯規(guī)的原因。
隨著砍鯊戰(zhàn)術的興起,后來者對其進行了多種改革。其中一種在湖人三連冠期間曾經屢次被人用到。對手會對奧尼爾采取犯規(guī),以此破壞湖人隊整體進攻的連貫性,這讓菲爾·杰克遜感到十分頭疼?!氨荣惞?jié)奏往往會被打得七零八落?!苯芸诉d說,每當湖人隊的進攻要起勢頭時,都會被一個無情的犯規(guī)而打斷,“毫無疑問,這個戰(zhàn)術在某程度上幫助了對手降低我們了我們的全隊得分效率?!?/p>
盡管如此,基于奧尼爾的強大,湖人隊還是取得了三連冠。雖然這一點在數據上很難體現,但我們必須得說,正是犯規(guī)戰(zhàn)術成就了奧尼爾的名聲,他和現在的內線球員不同,每天晚上等待他的,都是一雙雙如刀子般鋒利、直接切向手腕的鐵掌,而他面對的困難,也比現在受到保護的球員們多得多。在那段時間里,奧尼爾平均每場會被對手犯規(guī)六次,另外至少還有三次惡意犯規(guī)。正是這種不公平的比賽方式激發(fā)了奧尼爾的斗志,每次被故意侵犯之后,他都會在防守端竭盡所能,用蓋帽霸氣地回擊對手,這些都是他異于常人的地方。
為了限制奧尼爾,聯盟將三秒區(qū)擴大,讓他無法長時間鎮(zhèn)守在內線,同時,他們還修改了罰球規(guī)則,規(guī)定在第四節(jié)或加時賽最后兩分鐘內對無球球員犯規(guī)會被判罰兩罰一擲。這對于奧尼爾來說是個利好消息,他再也不用擔心在最后時刻因為錯失罰球輸掉比賽了。
有了奧尼爾的例子,那些后來的球員其實并沒有受到太多不公正的對待。但也確實有球隊在規(guī)則允許的時間內采用犯規(guī)戰(zhàn)術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2010年季后賽,鄧肯就在面對太陽的比賽中陷入了罰球麻煩,在太陽球員不間斷的犯規(guī)干擾下,他在整個系列賽的罰球命中率始終沒能超過50%,馬刺也在那一年被太陽橫掃出局。而在2006年的東部決賽中,本·華萊士的活塞隊也嘗到了苦頭。他們想要重現“砍鯊戰(zhàn)術”來限制奧尼爾的統(tǒng)治力,誰想到老辣的帕特·萊利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熱火隊也對大本展開了犯規(guī)戰(zhàn)術,比賽充滿了肌肉碰撞的砰砰聲和球員被犯規(guī)后夸張的慘叫,而奧尼爾和大本這對難兄難弟在罰球線上的表現不分伯仲——都是一樣爛,這也讓熱火和活塞的較量重新回到了一種另類的公平局面中,結果熱火殺進總決賽,并在那一年獲得了總冠軍。于是人們得出結論:如果你想“砍鯊”,那就得保證你的主力陣容中沒有和他罰球水平差不多的家伙,否則這種互相傷害對誰都沒有好處。
在奧尼爾之后,最容易遭受到犯規(guī)戰(zhàn)術就得算他的小弟德懷特·霍華德了?;羧A德在職業(yè)生涯前段確實展現出了“奧尼爾接班人”的素質——他的運動能力極強,同時也不忘搞笑,和奧尼爾一樣出身于魔術,后來又轉會到湖人,最重要的是,他的罰球命中率和奧尼爾一樣爛。
2012年12月2日,身在湖人的霍華德對陣老東家魔術,砍霍戰(zhàn)術在當晚被用得淋漓盡致。湖人本來帶著4分的優(yōu)勢進入末節(jié),距離比賽結束還有6分07秒時,魔術開始實行犯規(guī)戰(zhàn)術。從那時起直到終場前1分鐘,霍華德共獲得14次罰球,但僅命中7球。魔術單節(jié)40-26凈勝湖人14分,奇跡般大逆轉。全場比賽霍華德罰球21次,比魔術全隊還多1次,但他只命中了9球,而魔術全隊僅罰丟了1球?!拔乙膊恢涝撛趺葱稳菽欠N感覺,我現想的就是站在罰球線上投中球。”賽后,霍華德在更衣室悶了一小時才接受群訪,幾度回避關于罰球的問題,甚至對提問的記者擺出一張黑臉。
這就是霍華德和奧尼爾的不同,奧尼爾會在極度郁悶時奮起反擊,用實力打擊對手,告訴他們“你們怎么做都沒用”。而霍華德則相當容易沮喪,為自己的失敗尋找諸多借口。即使有人想要幫助他改變,他也沒有堅強的意志讓自己成為對手不敢侵犯的對象。
湖人的助教查克·佩森認為,霍華德罰球的弧線過平,他習慣從很低的地方舉球,然后將球停在自己的視線前方,此時他只有一只眼睛可以看到籃筐,所以會不自覺頭朝左側偏,這會讓他的右肘拾得過高,把球投偏。佩森在霍華德加盟時就重點考察過他的罰球,訓練時他的命中率移至可達80%,但只要有人和他比較,哪怕是訓練期間,他就會出現劇烈波動,在對陣步行者前,他基至不敵冰球聯盟洛杉磯國王的吉祥物,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湖人內部人士直言霍華德的罰球并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心理問題,他對罰球產生了恐懼:“比賽前熱身罰球時,你都能看到他臉上流露出的不自信。”
這可能也不能怪霍華德,畢竟每天晚上都被人把手臂打得紅腫,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都不是件好受的事。
如果你愿意把NBA想象成一個江湖,那被送上罰球線的家伙們就是身懷絕技的絕頂高手,他們與天下為敵,可一旦站到罰球線上,就從對抗世界的英雄變成了自我挑戰(zhàn)的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