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亞玲
摘要:“語文”是生活中使用率最高的學科,它起源于生活,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是我們大家最熟悉的學科之一?!盎貧w生活”已越來越被教育界認可,《語文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水平。這是語文教學的新向?qū)?、新方向。同時又將“語文”與生活更加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培養(yǎng)學生學習生活化,學有所用,學源于生活的思維模式。從而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全方位的適應(yīng)生活需要,真正的將生活與學習相結(jié)合。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生活化 思考
為了達到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宗旨,訓練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我們就要把小學語文教學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真正的相結(jié)合。
一、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意義何在
(一)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促進著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就是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將實際語文教學活動置于現(xiàn)實的、可經(jīng)歷的生活背景當中,從而使學生對所學課程、活動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更加主動、自主的去學習,進而將語文教學的目的變成學生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他們的內(nèi)心需要。從而學有所用,在學習中更積極,在生活中獲得知識、及良好的思維模式,從而是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于此同時,小學語文生活化可以使小學生的日常學習活動,由原來的單一枯燥、變?yōu)樯鷦佑腥?。如果學習、教學與生活脫離,那么教學過程必然是抽象的、理性的、枯燥的,從而學生的學習起來也是吃力和無味的。例如總結(jié)課文中心思想,它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一種難度相對較大的“總結(jié)能力”的練習,由于現(xiàn)階段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能力有限,如果只局限與課堂老師的言教的學習情景之中,這樣的語文教學方式是很單調(diào)、范圍的,僅僅是體現(xiàn)了老師一種對教學要求的教學意識,不符合目前小學階段學生的游戲的天性,從而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也存在著難以言表的畏難情緒。如果老師可在次基礎(chǔ)上稍作調(diào)整,將其所教內(nèi)容引進至常見生活場景當中,例如:讓學生們重現(xiàn)情景,這樣那個語文教學的效果就很明顯的區(qū)別與單一的“言教”教學方法了。他不僅令學生們印象深刻,更加鍛煉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獨立思考等能力,學生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變主動、自主的去學習,課堂由原來的單一枯燥、變?yōu)樯鷦佑腥?,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
(二)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有利于學生的社會化發(fā)展
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是在一定的現(xiàn)實生活場景的學習的教學方式,多元智能理論認為:“充分提供情節(jié)背景下的學習是最有效的?!毕胍獙W生德、智、體、美、育全面發(fā)展,那么必須使學生將所學知識掙得的理解消化,并學以致用。在此理念下,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便可真正的發(fā)揮期獨特優(yōu)勢。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中設(shè)生活情境的目的,究其根本是為了令所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中建立起一座橋梁,從而使學生將其所學知識更快的理解吸收,轉(zhuǎn)化成自己的,達到真正的理解,并運用到日常的生活當中,這是優(yōu)化學習的有效途徑。
在我們?nèi)粘5恼n堂教學中,可以增加更多的生活化教學方式,增加實踐的活動,讓學生感受到現(xiàn)實之中各種要素的關(guān)系,讓學生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此來促進學生真正的實踐能力的增長,從而更有利于學生的社會化發(fā)展。
二、在課堂之中要運用多種手段來讓教學回歸生活
生活化教學更多的是一種教學趨勢,而不是一種教學方法。作為一種趨勢,他要改變常規(guī)的“言傳”的教學方法,讓教師和學生可以共同的參與到某個活動之中,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和活動之中提升語文的能力。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和方法,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一)創(chuàng)設(shè)生活情境,貼近學生生活
眾所周知,“回歸生活”已越來越被教育界認可,新的教材也越來越注重學生的生活,不像以往那樣只能是想象和感受的文章。如此的改革讓學生更好的接受和走進課文,但是這還是不夠的。學生的生活越來越多樣化,促使我們教學方法也朝著多元化改革。使學生不在賦予表面,前線的理解課文。根本談不上步入課堂,真正成學習的主人。通過創(chuàng)設(shè)生活情景,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刺激他們求知的欲望,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具有真實的感受,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將語文的實踐性和生活性表現(xiàn)出來。
(二)表演可以讓生活升華
語言文字就是對于生活的一種記錄和提煉,它對生活有著一定的概括和創(chuàng)新作用。在我們的生活之中,經(jīng)??梢钥吹剿拇嬖?,所以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在一定的情景情節(jié)之下進行,這樣是非常有效的。條件允許的話我們還可創(chuàng)造特別的場景,讓學生進行表演,體驗他人的生活。
角色去想一想,體驗一下。比如在進行課時《一片樹葉》教學時,我讓學生分別扮演文章之中的小動物們,把各種動物的動作和神態(tài)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學生通過表演體會到了小動物們對小椿樹的愛,而觀看的學生也逐漸融入到了情景之中,體會和感受更加的真實。在這樣的活動之中,學生們的表演欲望得到了滿足,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突顯。
語文的教學絕對不僅僅是在課堂天之上,肯定有著更加寬廣的天地,生活這個大天地之中蘊含著許許多多的知識和學問,等待著我們?nèi)ヌ剿骱妥非?。我們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努力尋找到生活和教學的融合點,將生活變成學生學習的實例教材,也讓學生將學習真正的融入生活之中。為此我們要給學生提供還有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的機會和舞臺,讓他們在生活場景中去感悟和探索,并且最終學習和掌握知識。
參考文獻:
[1]彭敏.對小學語文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中華少年,2017,(05).
[2]夏佳萍.針對新課標下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課外語文,2016,(05).
[3]高照輝.讓小學語文在生活化教學中綻放活力[J].新課程(上),2015,(07).
[4]唐立芳.淺談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J].中華少年,2016,(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