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鐘哲
誠然,編選這篇課文的良好動機毋庸置疑,語文教材中的故事也不像歷史教材那樣,對真實性有非常嚴謹的要求。但是,基于某個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課文,還是要遵循基本史實,不能編造細節(jié),更不能出現錯誤的信息。不然,不但起不到以文化人的作用,還會因造假埋下隱患的種子。當孩子了解到這些故事純屬杜撰的時候,就容易滋生逆反心理,甚至參與到造假的隊列。那樣一來,教育就違背了初心,危害也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對公眾揪出失誤和廣泛質疑的教材,應該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對已經證偽的課文,應該著手進行修改乃至徹底剔除,否則就會誤人子弟。
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兼而有之的課程,不但要教授孩子語言和文學的技巧,更得教會孩子觀察與思考的能力,養(yǎng)成求真、求證的習慣,學著做一個完善的人,這是教育育人、化人的完整過程和正確邏輯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