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敏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 副主任醫(yī)師
朱紅俊 江蘇省無錫市中醫(yī)醫(yī)院 副主任醫(yī)師
冠心病,要治更要防
文/吳敏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 副主任醫(yī)師
朱紅俊 江蘇省無錫市中醫(yī)醫(yī)院 副主任醫(yī)師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者,患冠心病的概率較常人高,其原因是由于這些人常具有血脂異常、血壓增高等多種與冠心病有關系的危險因素。醫(yī)學上將體重、血壓、血脂、血糖這4個項目中有3項或4項不正常的異常狀況叫做代謝綜合征,影響代謝綜合征的4個因素也都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因此,血壓高者、糖尿病患者、高脂血患者以及肥胖的中老年人都應該高度警惕冠心病。
在我國,50歲以上男性容易罹患冠心病,大多數(shù)是“吃出來”的病,改變飲食結構,合理膳食,是預防冠心病的根本。對于尚未患冠心病的人群,應該有指導性地改善飲食習慣和增加體力活動。少吃動物性脂肪,尤其是動物內臟等膽固醇含量較高的食物,多吃低膽固醇食物或不含膽固醇的食物。
經(jīng)常吃下列食物,對防治冠心病有益。
山楂 山楂具有調節(jié)膽固醇和降低血壓的作用。建議每次吃3個~4個,每天15個左右。
藻類 海帶、紫菜、海蜇、石花菜等,均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具有調節(jié)血壓水平作用。建議每天以15克到50克為宜。
胡蘿卜 胡蘿卜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和多種營養(yǎng)物質,可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脂,具有降血壓、強心等功效。建議每天吃一根或半根(50克~100克)即可。
大豆和花生 大豆及豆制品含有皂草堿類纖維素,具有減少體內膽固醇的作用。花生含有多種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經(jīng)常食用,可發(fā)揮抗動脈硬化作用。每天不超過50克為宜。
生姜 生姜中主要含有姜油,姜油中的有效成分能夠阻止膽固醇的吸收,并增加膽固醇的排泄。每次3片~5片即可,但睡前要注意避免服用。
蕎麥 蕎麥中含有蘆丁、葉綠素、苦味素、蕎麥堿以及黃酮物質。蘆丁具有降血脂、降血壓的作用,黃酮類物質可以加強和調節(jié)心臟功能,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
需要強調的是,我們雖然向大家推薦上述食物,但并不意味著其他品種的食物就不必進食了。食物多樣化是保證中老年人身體健康的原則,這里不過是特別指出與冠心病防治有益的食物罷了。
有氧運動是強度較低,持續(xù)時間較長的運動。在有氧運動過程中,吸入的氧氣大體與需求相等,不會感到氧氣不夠而大口喘氣。例如,每天散步30分鐘左右;以走樓梯代替電梯,以騎車代替坐公交;車停遠一些地方,走路去?。挥袟l件的人可以午休后出去走走;打乒乓球、游泳等也都是不錯的運動方式。
冠心病的二級預防是指已有冠心病,要在一級預防的基礎上,積極避免各種影響病情轉歸的危險因素。
抑郁、焦慮、憤怒、悲哀、自卑等不良情緒都是引發(fā)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嚴重的不良情緒甚至決定著患者的生死。冠心病患者應該注意心理健康,解除心理困惑,以免病情向不利方面轉化。
很多冠心病患者整天憂心忡忡,擔心治不好或有發(fā)生心肌梗死的危險,其實,冠心病患者中只有一小部分發(fā)生心肌梗死,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來穩(wěn)定病情。心絞痛發(fā)作時不要抱著能扛就扛的心態(tài),應及早、及時服藥治療,不僅能緩解病情,還可以減輕心肌損傷程度,減少發(fā)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冠心病患者的藥膳食療
山楂粥
山楂干30克或鮮山楂 60克,粳米100克,砂糖適量。將山楂入砂鍋煎取濃汁,去渣,而后加粳米、砂糖同煮,作點心服用,不宜空腹食。本方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心血瘀阻者。糖尿病患者禁用。
山藥粥
羊肉250克,山藥50克,粳米100克~150克。羊肉去脂膜,切細,煮成湯,入山藥、粳米煮粥。本方溫補心脾腎,用于心脾腎陽虛者。
大蒜粥
紫皮大蒜30克去皮,放入沸水中1分鐘后撈出,取粳米100克,放入蒜水中煮成稀飯,再將蒜重放入粥中煮片刻。早、晚溫服,可溫通心陽,用于心陽不振者。
人參銀耳湯
人參5克,銀耳10克~15克。先將銀耳溫水浸泡12小時,洗凈。人參切小片后,用微火煮熬1小時,再入銀耳熬1小時即可。有益氣養(yǎng)陰之效,用于冠心病屬氣陰兩虛的患者。
吳 敏
世界中醫(yī)聯(lián)合會老年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北京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第四屆老年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常務委員。
朱紅俊
國家首批中醫(yī)學術流派之一龍砂醫(yī)學流派傳承人。江蘇省中醫(yī)藥學會青年中醫(yī)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常務委員。
冠心病患者一旦確診,藥物治療往往需要終身維持。但當藥物治療效果欠佳或無效時,應盡早進行冠狀動脈造影,對冠狀動脈病變作出詳細的評價,然后根據(jù)冠狀動脈病變情況,結合患者的經(jīng)濟狀況決定是否選擇介入治療。介入治療范圍具有操作簡單、微創(chuàng)、恢復快等優(yōu)點,于緊急情況下可達到快速重建、開通血管的目的,目前在臨床已得到廣泛應用。但近年來的研究資料顯示,在支架植入后仍有5%左右的冠心病患者發(fā)生冠狀動脈再狹窄,故放完支架后并非萬事大吉,采取藥物等治療措施嚴格控制適應證也十分重要。
小課堂
冠心病的介入治療即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術,這種治療既不同于內科的“吃藥打針”, 也不同于外科的“手術開刀”,是在影像設備的引導下,通過置入體內的各種導管(約2毫米粗)的體外操作和獨特的處理方法,對體內病變進行治療。
在冠心病非藥物治療方面,中醫(yī)外治法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例如,推拿是治療冠心病的一種重要的外治方法,是通過刺激擦摩穴位、敏感痛點或胸壁經(jīng)絡的傳導來增加心肌供血量和糾正心臟功能,是一種簡便有效的治療方法。在病情平穩(wěn)的情況下,日常經(jīng)常按摩內關穴、膻中穴、心俞穴、間使穴、足三里穴等。還有學者總結出了冠心病推拿按摩5步法(推摩掌揉肩背法、揉壓敏感痛點法、揉壓上肢腧穴法、分推胸壁寬胸法、擦摩胸壁溫通法),患者不妨一試。
冠心病5步按摩法
1.推摩掌揉肩背法:俯臥,兩掌沿督脈胸段由上而下,左右分推數(shù)次,兩掌摩擦肩背數(shù)次,疊掌揉肩背部肌肉約3分鐘。
2.揉壓敏感痛點法:雙拇指重疊沿肩胛區(qū)揉、壓,尋找壓痛點或敏感區(qū)域(多在左心俞附近),然后緩慢揉、疊掌揉約5分鐘。
3.揉壓上肢腧穴法:仰臥,上肢稍外展,先由上而下掌揉上肢數(shù)次,然后雙拇指重疊揉壓極泉穴1分鐘,用力由輕漸重,得氣為佳。再以雙拇指重疊揉壓內關穴、神門穴1分鐘,左右兩側各1次。
4.分推胸壁寬胸法:兩掌沿任脈胸骨段由上而下左右分推胸脅部1分鐘。
5.擦摩胸壁溫通法:仰臥,用右掌快速擦其左胸部,然后用右掌摩其左胸部或胸側壁,雙側交替進行,反復操作約5分鐘,以使產生溫熱感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