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彩
摘 要:初一是小學升入初中的過渡階段,經(jīng)過小學三年的英語學習,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但是在初一的課堂教學中,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本文就這一時期的教學問題進行探索,并提出了一些教學建議。
關鍵詞:初一;英語教學; 過渡;教學建議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7)08B-0125-02
一、存在的問題
初一是小學升入初中的過渡階段,很多學生在升入初中前已經(jīng)有了三或四年的英語學習經(jīng)歷,對于基本的英語交際用語、常用句型和簡單的語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筆者在初一第一學期的英語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仍然有一部分學生不能正確地認讀、書寫26個英語字母的大小寫和5個元音字母,對于冠詞a 和an、be動詞、助動詞以及一些基本句型的用法混淆不清。在單詞的認讀過程中,不會運用音標進行拼讀,而只是憑借標注漢字諧音的方法來認讀單詞。另外,書寫習慣也很差。
二、產(chǎn)生的原因
學生在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以基本知識為主,而且比較好動,因此英語教師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更加重視和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也靈活多樣,主要借助聽、說、讀、寫以及唱、跳和游戲等方式進行教學,課堂輕松活潑。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有部分學校還停留在只是開設了英語課,而沒有專業(yè)的英語教師的階段。但是進入初中后,根據(jù)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基礎知識,更要有一定的綜合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在中學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通過聽、說、讀、寫等訓練方式展開教學,由于課堂實踐的有限性和英語知識難度的增加,中學的英語課堂教學顯得相對單一。而初一恰好是學生從小學升入初中的過渡階段,為了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取得承前啟后、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好初一英語教學的銜接與過渡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教學建議
(一)教學內(nèi)容的銜接與過渡
在組織和開展初一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中學英語教師要通讀小學英語教材,了解小學的教學內(nèi)容,熟悉各個單元之間,包括某一具體課文的前后之間和上下結(jié)構(gòu)之間的自然連貫,掌握小學英語的教學規(guī)律,明確小學英語與初一英語的異同處,找準銜接點,融會貫通,做好新舊知識的銜接與過渡。
(二)教學方法的銜接與過渡
小學英語的教學方法靈活多樣,中學英語的教學方法相對單一。學生升入初一后,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但他們在很多方面還保持著小學生好動、活潑、求知欲強等特點。所以初一英語教學要做到兩者的有效銜接和過渡,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系統(tǒng)地復習小學英語基礎知識。
雖然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英語知識,但是存在的問題還很多,所以系統(tǒng)地復習小學英語基礎知識就顯得尤為必要。新目標英語初一上冊的教材編排中,Starter Unit 1——Starter Unit 3是三個過渡單元,在這一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做好Good morning! What's this in English? What color is it?等句型的學習,也要系統(tǒng)地復習小學學過的26個英語字母的讀音和書寫、相關詞匯和語音等基礎知識,還要及時糾正學生的發(fā)音等問題。
2.盡量保持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初一學生和小學生一樣,形象思維能力強,但是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因此中學教師可以繼續(xù)采用游戲、歌曲、實物圖片,以及動作表情等直觀教學法,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在新目標英語初一上冊Unit 6《Do you like bananas?》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帶來各種水果,通過實物展示進行單詞banana, pear,strawberry等的教學。在句型學習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角色扮演和小組競賽的方式展開Do you like…?的問答,獲勝方進行水果獎勵,整節(jié)課的學習都充滿了歡聲笑語,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學習效果也不錯。
3.提高記憶單詞的效率。
眾所周知,記憶單詞是學好英語的第一步。小學的單詞量少,進入初中后,隨著單詞量的擴大,記憶的難度也隨之增加。所以,在初一的單詞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從單詞記憶的繁重負擔中解脫出來,教師應該首先向?qū)W生講述正確的實際單詞拼寫的方法,摒棄他們在小學時死記硬背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引導學生對已經(jīng)學過的單詞進行篩選,避免重復記憶,然后學會單詞發(fā)音,記住單詞的漢語意思,最后根據(jù)單詞發(fā)音來識記單詞的拼寫,例如,對于單詞interesting,很多學生記憶起來感覺很頭疼,可以先學會它的發(fā)音 ['intristi?] ,然后掌握發(fā)音為[in]和[ti?]的字母組合分別是in和ting,這樣就降低了記憶的難度。另一方面,在具備了一定的單詞儲備量的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和對比單詞字母組成的相似點,尋找規(guī)律,提高記憶效率。
4.加大聽說讀寫的訓練,減少語法的講解。
一方面,小學時英語教學以聽、說為主,但是從初一起,我們在教學中應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全面入手,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例如,在新目標英語初一上冊Unit 7《How much are these socks?》(Section A 1a-1c )的教學中,可以先引導學生進行目標語言How much…?的聽說朗讀訓練,然后模擬服裝店場景,讓學生扮演顧客和店主進行服裝的買賣活動,這樣就達到了學生將語言運用于實際生活的目的,最后再要求學生將自己的對話記錄下來。另一方面,小學階段,語法講解很少,甚至不講語法, 但進入初中以后,語法知識越來越多,學生難免會感到枯燥無味,甚至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因此,在初一的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已有的認知、觀察和總結(jié)概括能力,引導學生分析并找出句子的共同點,總結(jié)歸納語法知識點。例如,在新目標英語初一上冊Unit 3《Is this your pen?》的《Grammar Focus》教學中,教師可以摒棄以往傳統(tǒng)的知識點講解模式,將學生分成6人一組,組織學生朗讀句子,分析和歸納知識點。5分鐘后,小組代表發(fā)言,呈現(xiàn)討論結(jié)果,其他小組成員進行補充說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后,發(fā)現(xiàn)五組句子都屬于be動詞引導的一般疑問句,強調(diào)易錯點在be動詞和名詞單、復數(shù)的一致性以及肯定Yes,否定No的兩種回答方式上,學生在習題的練習中出錯率也較低,效果不錯。
(三)學生學習方法的銜接與過渡
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以興趣的培養(yǎng)為主,開設課時少,內(nèi)容簡單單一,學習技能基本上是機械模仿,書寫字母和單詞,是一種被動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只憑一時興趣,缺乏主動性,視、聽、說的活動多于讀、寫的活動。讀的技能只側(cè)重模仿朗讀,寫的技能也只側(cè)重書寫規(guī)范的字母和單詞。學生只是通過聽和直觀感知去學習一些常用的詞匯、簡單的句子和少量的語法知識。
進入初一的英語學習后,教材的學習內(nèi)容和難度大大增加,但是學生還保留著小學的學習習慣,不會系統(tǒng)地預習,學習主動性也差,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和加深的知識,學生難免會感到迷茫無助。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學習方法上不斷引導學生從被動學習轉(zhuǎn)為主動學習,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養(yǎng)成課前預習,課上做筆記,課后聽聽力,認真完成家庭作業(yè)以及及時復習鞏固所學知識的好習慣。
(四)學生學習心理的銜接與過渡
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簡單,而升入初中后,陌生的學習環(huán)境,難度增加的英語知識,都會使學生感到不太適應初中英語的學習。因此,一方面,教師要向?qū)W生介紹和講解初中教材的知識構(gòu)成,使他們對此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幫助他們逐步克服和消除英語學習中的心理障礙,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使其樹立自信心。另一方面,在小學階段,學生不太重視英語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在初一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和學生進行溝通、了解,使他們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總之,如何讓小學生升入初中后能更好地適應初中英語教學,讓他們在英語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更堅實、更穩(wěn)健,是需要英語老師不斷努力、不斷探索的??梢陨钚牛?jīng)過英語教師的共同努力,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工作會日趨完善,從而贏得更廣闊的英語教學空間,為學生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夏侯富生.我國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與對策[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6).
[2] 王曾選.中學英語教學法[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87.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