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政
摘 要:圖書館作為一個提供豐富信息資源的服務機構,在新形勢下,理應站在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前沿。圖書館自助借還服務是圖書館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圖書館服務理念轉變和文獻管理科學化的重要標志,將會進一步推動圖書館服務向人性化方向邁進。
關鍵詞:自助借還 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 ( 2017 ) 08-00-01
圖書館是社會需求的產物,其本職就是為社會提供服務,因此服務是圖書館工作中永恒的主題,也是圖書館的立身之本。目前,十八大提出“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李克強總理又三次將“全民閱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全民閱讀的風潮正在興起,而圖書館正在面臨的難題不單單只有信息重組的困難,還有人力資源投入不夠的難點。新興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不斷的在改變圖書館的傳統(tǒng)服務模式。目前,以圖書自助借還、自助文檔復印、移動圖書館等形式為代表的新型服務形式正源源不斷的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線中,圖書館理應在全新的環(huán)境下樹立全新的服務理念。
一、圖書自助借還服務介紹
1974年,第一部自助借書機出現(xiàn)在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但由于其本身設計存在缺陷,并不成功。隨后,美國3M公司在澳州大學圖書館進行自助借還機測試,并于1992年得到美國愛荷華洲圖書館以及密蘇里大學圖書館的支持進行推廣測試,對缺陷進行修改后開發(fā)出更適合的作業(yè)系統(tǒng),使得自助借還書系統(tǒng)從90年代開始成為圖書館的新寵。它是在一定服務流程的指引下自行借閱和歸還圖書或文獻資料而不需要經過館員人工操作的一種自助式服務方式。近年來,我國已有一些圖書館使用了自助借還書系統(tǒng),就圖書館類型來看,大學圖書館使用較多,其次是公共圖書館。
二、發(fā)展自助借還服務的重要意義
公共圖書館推行自助借還服務模式符合整個社會自助化的潮流,也是對公共圖書館最傳統(tǒng)的服務----閱覽、流通的一次全新改造,自助借還服務將大大加快知識信息傳播的速度,對讀者、圖書館員和圖書館都非常有利。
1.促使圖書館不斷創(chuàng)新服務手段,為讀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
隨著圖書館內資料信息的持續(xù)增多,為了促進各項資料信息的高效、高速流通,需要圖書館不斷地改革、及時地創(chuàng)新其本身的服務模式,從而適應每位讀者不同的信息需求。自助借還模式由讀者控制借還,省略與借還館員接觸的壓力,可以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進行查詢、檢索,借閱等活動。營造一個安靜、和諧的學習氛圍。此模式在圖書館有很強的可行性與應用性,充分發(fā)揮了圖書館的人本主義理論,不僅能滿足讀者多樣性、個性化的需求,更使圖書館的管理人性化,優(yōu)化館員的工作。
2.增加館藏文獻流通量,提高圖書館服務效率
自助借還服務模式將館藏文獻的利用權交給了讀者,圖書借還服務的主體從館員轉變?yōu)樽x者,使讀者參與到圖書館的內部體系中,圖書館的借閱流程從而變得更加順暢,不同類型和層次的讀者需求在圖書自助借還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滿足,因此,來圖書館的人數(shù)和次數(shù)自然會增加,圖書的流通量也隨之增加,文獻的價值也得到了最大的體現(xiàn)和發(fā)揮。既滿足了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高需求,又提高了圖書館形象。
3.提高圖書館員工作積極性,促進職能轉變
圖書館員是圖書館信息傳播過程中最靈活、最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圖書館開展各項服務的主導力量,由此可知,圖書館員自身的專業(yè)技術知識跟對待工作的積極態(tài)度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了圖書館整體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原本圖書館人工借還服務模式里的各道程序異常機械化,整體擁有的技術含量不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水平也相對偏低。圖書館采用自助借還圖書服務模式無疑減輕了工作人員低層次的重復勞動,讓館員有更多時間學習業(yè)務知識提高技術水平,也有更多時間參與到更深層次的個性化服務中去,提高了館員的工作積極性。
三、自助借還服務模式存在的不足及應對措施
1.投入成本偏高
自助借還書系統(tǒng)對文獻資料的自動識別必須通過條碼識別模式或無線射頻識別模式來完成,采用條碼的成本相對較低,而使用電子標簽,則每個標簽的售價在四元左右。因此,對一些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圖書館以及人力資源成本較低的縣級圖書館而言,較難實現(xiàn)自助借還書服務模式。
2.存在安全漏洞,容易發(fā)生圖書錯、漏借事件
由于機器操作程序設定在讀者完成借還書手續(xù)后,必須在一定時間內才能退出系統(tǒng), 因此在前一位讀者退出系統(tǒng)前離開后,后一位讀者借的書就有可能輸入到前一位讀者的賬戶內,從而造成圖書錯借現(xiàn)象。
3.對圖書加工要求較高
由于系統(tǒng)必須通過條碼來確認圖書有關信息,如果書中的條碼位置沒有統(tǒng)一性,讀者在使用系統(tǒng)借還書過程中,每次必須翻找條碼進行系統(tǒng)識別,此舉給讀者帶來諸多不便。當出現(xiàn)圖書超期,磁條異常情況時,機器無法完成借還書手續(xù),也無法給出準確的拒借原因。因此,易造成讀者的不滿,進而影響讀者使用系統(tǒng)的積極性。
4.應對措施
第一,通過舉辦專題講座、印發(fā)宣傳資料以及在自助借還書機器上用顯著的語言進行提示等形式,加強對讀者的宣傳教育,讓每一個讀者清楚地知道自助借還書系統(tǒng)的操作流程以及可能會出現(xiàn)的一些狀況;第二,要加強機器的維護工作,對系統(tǒng)存在的一些問題及時與制造商聯(lián)系并加以改進;第三,增加監(jiān)控設施,提高安全性能,借助先進設備收集有關證據(jù),便于處理圖書錯、漏借事件等問題;第四,要提高讀者的道德素質。圖書館自助借還系統(tǒng)還是檢驗讀者素質高低的一個試金石,高素質的讀者可以憑借自助借還系統(tǒng)方便、快捷地利用圖書館,低素質的讀者可能會利用自助借還系統(tǒng)的漏洞從事違規(guī)行為。
結語
圖書館服務模式的轉變實質上就是圖書館職能不斷轉變的過程,自主借還服務模式是圖書館服務理念轉變和文獻管理科學化的重要標志,目前,圖書自助借還系統(tǒng)在具體的使用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日后仍需要進一步的完善,但其對圖書館工作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其作為一項新型的圖書館服務方式,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圖書自助借還服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讀者,優(yōu)化了圖書館服務工作,提高了服務質量,減少了圖書館人力投入。隨著自助借還系統(tǒng)的不斷完善,其將會在圖書館工作中更好的發(fā)揮良好效果,成為圖書館服務工作中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式。
參考文獻
[1]錢紅.自助借還書系統(tǒng)的“功”與“過”[J].圖書館建設.2008(5).
[2]郭啟剛.圖書館自助借閱服務模式研究.圖書館建設.2007.1
[3]黃凌.讀者服務自助化改革勢在必行[J].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2).
[4]吳兆蘭.圖書館的范式轉變及圖書館員的角色定位[J].圖書與情報,2006(2).
[5]張國杰,陳喜紅.與時俱進、做強圖書館自助服務[J].晉圖學刊,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