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金馬小學 趙培然
至美莫過詩書
石家莊市金馬小學 趙培然
美,無處不在,逃不過善于觀察者的每一絲目光。五彩繽紛、生意盎然的大自然是美的;飯桌上一道道色香味俱全、使人垂涎三尺的佳肴是美的;還有那婀娜多姿的舞蹈、栩栩如生的圖畫也是美的。但是,你曾聞到過空氣中彌漫著的紙墨書香嗎,你曾聽到過翻書頁時窸窸窣窣的聲響嗎,它們也是美的,而這美就來自那千姿百態(tài)的書。
聊起書,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閱讀的方式,或淺或深,或粗或精,而如今流行的電子書閱讀卻是人們所愛的,簡單的方式,隨時隨地,拿出來粗粗瀏覽即可,這是真正的讀書嗎?我覺得,讀書是一件神圣的事,要讀就讀能讓我們真正融入其中的,這也就非傳統(tǒng)的紙質(zhì)書籍莫屬了。白紙黑字,令我們的心真正風平浪靜,深深潛入到那個美麗的書的世界中,去思考,去體味,即如古人說的“俯而讀,仰而思”。古人那樸素的竹簡便可讓他們知書達理、文質(zhì)彬彬,而如今這五彩繽紛、內(nèi)容豐富的書何嘗不是如此?伴著清幽的燈火,手執(zhí)一卷書,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書中的文字就幻化成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畫,撲面而來。
那么,讀什么樣的書呢?那古色古香,或豪邁、或典雅的詩歌恐怕更勝一籌。它們更靈動,一景一情都是活生生的,浮現(xiàn)在眼前,讓我沉醉其中。雅致之詩有如一泉溫婉柔和之水淌入心間,滋潤心田;而豪邁之詩卻讓我覺得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力量潛滋暗長。
第一次讀到“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時候,雖然不大懂意思,但腦海里出現(xiàn)了碧水藍天的田園景色,而自己喜歡的人卻在水的另一方,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了惋惜之情。后來讀到課本上的《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的眼前有一條江水,它源源不斷地向東流去,永不西歸,古人用這樣巧妙的比喻讓我懂得了時光似水,不可倒流,仿佛提醒我要珍惜時間,不要到無法挽回時才追悔莫及。還有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總覺作者的夸張?zhí)?,可當我真正站在廬山瀑布前,湍急的水流一瀉而下,望不到源頭,那三千尺的銀河真是名不虛傳。而辛棄疾的“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讓我頓時充滿力量,詩人報效國家的雄心壯志是任誰都阻擋不了的。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抒寫了對弟弟的思念,情深意重,借助明月“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加突出了思念之情,使我感同身受。
傳統(tǒng)的紙質(zhì)書籍伴著墨香,增長知識,凈化心靈,使我真正融入到一個五光十色的世界,流連忘返。而朗朗上口,意境優(yōu)美的詩更令我感動。我愛讀書,至美莫過詩書。
點評:本文是一篇頗有詩情畫意的散文。文章的亮點在于語言典雅,讀來朗朗上口。青燈黃卷、詩詞意境是小作者的選擇,她意在告訴我們走進經(jīng)典,也就走進了一方凈土。
(指導教師:王亞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