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勛
【遼寧艦】
文/趙勛
遼寧艦是中國海軍的第一艘航空母艦,2012年9月25日正式下水,艦長304米,艦寬70.5米,滿載排水量67500噸,可搭載各型艦載機40架左右,它的服役標志著中國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和海洋強國的崛起。
17世紀以來的世界歷史昭示我們,一個不能走向海洋的國家,是沒有出路的,是難以登上大國舞臺的。近代以來,海洋帶給中華民族太多的殤痛。時至今日,我國面臨的安全威脅仍主要來自海上。作為一個有著300多萬平方公里藍色國土的海洋大國,僅僅有驅逐艦、護衛(wèi)艦這樣的水面艦艇是遠遠不夠的,發(fā)展航母成為中華民族邁向海洋世紀不可動搖的意志表達。
1980年5月,海軍的老司令員劉華清將軍率團訪問美國,美方安排的“壓軸戲”是參觀“小鷹”號航空母艦。這是中國高級軍事將領首次登上美軍的航母。將軍深深懂得,正是航母的出現,把海戰(zhàn)的模式從平面推向了立體,實現了真正的超視距戰(zhàn)斗。今天,它不僅是一個強有力的武器平臺,是海上作戰(zhàn)系統(tǒng)的核心,在世人眼里,它更被視為綜合國力的象征?!爸袊话l(fā)展航母,我死不瞑目!”劉華清將軍這一明志誓言,成為一個民族的誓言。
遼寧艦并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國產航母,它的外殼是蘇聯海軍庫茲涅夫級航空母艦的二號艦“瓦良格”號,始建于20世紀80年代末期,蘇聯解體后被迫下馬。1998年,廢舊的“瓦良格”號被中國公司購買,一路歷經坎坷,2002年運抵大連。2004年8月,中央批準研制中國航母的報告,在“瓦良格”上續(xù)建航母。沉睡了多年的航母夢終于被喚醒。
然而,“瓦良格”只是一個銹跡斑斑的鋼鐵空殼,航母續(xù)建工程難度之大超出想象。軍代表莫立新是第一個登上航母的勘測者,為了摸清航母的“五臟六腑”,他和戰(zhàn)友頂著刺骨寒風爬遍數千個迷宮般的艙室,協(xié)助繪制出紛繁復雜的結構草圖,3個月完成了一年半的工作量。緊接著幾十萬件設備陸續(xù)上艦安裝、每天幾千人上艦施工,大家根本無暇關注有多少新紀錄在手下誕生。
盡管他們對航母建設形勢任務作最嚴峻考量,依然低估了航母建設的復雜性,工作越干越多,看不到頭,見不到底。被譽為“戰(zhàn)艦搖籃”的某研究所一個部門有15位同志在長年累月的苦干攻堅中犧牲。“很多都是平常工作、戰(zhàn)斗在一起的。有時候想起來,感覺他們還在身邊,心里挺難受的?!币幻笨傇O計師的愛人查出癌癥,他沒有太多時間陪同,在一次長久出差時,愛人去世了,他也沒有見上最后一面。
歷時8年夜以繼日的奮斗,2012年9月25日,煥發(fā)一新的遼寧艦正式加入戰(zhàn)斗序列,人民海軍一個嶄新的時代——航母時代解纜起航了。
有外電預測,即便中國的第一艘航母下水了,與之配套的艦載機仍然是個未知數。然而,僅僅過了兩個月,11月23日,來自“??招埴棃F”的飛行員戴明盟,駕駛我國自行研制的殲-15艦載機首次著艦成功。隨后,又有4名飛行員駕駛殲-15飛機在遼寧艦甲板上降落、起飛。這意味著遼寧艦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航母。
意外的是,一張飛行助理指揮艦載機起飛手勢的照片很快走紅網絡,有網友將飛行助理馬甲上的“起飛”二字改為“走你”,在網絡上迅速刮起一陣“航母style”旋風。有網友評論說:這是一個有力的動作,這是一個自信的動作,這是一個自豪的動作。
的確,從來沒有一艘戰(zhàn)艦,像遼寧艦這樣背負著民族的期望,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國人的心弦。2016年歲末到2017年年初,遼寧艦編隊首次突破“第一島鏈”駛入西太平洋,繞臺灣島進入中國南海。遼寧艦在海浪翻騰中全速前行,殲-15“飛鯊”穿云破霧直入蒼穹。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新年宣言:在維護國家核心利益上,中國絕不妥協(xié)、敢于亮劍,以“該出手時就出手”的魄力和決心彰顯大國實力。
今年7月,時值慶賀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遼寧艦攜三艘屬艦??肯愀?向香港市民開放,這也是遼寧艦首次向公眾開放。航母為海權象征,強大的海權有多重要,香港人感受尤深。正因如此,市民連夜冒雨排隊領票,2000張參觀券3小時內搶光;媒體紛紛發(fā)布觀航母攻略,網友都在研究海邊最佳觀測點;航母模型一開賣便被哄搶,相關紀念品紛紛熱賣……遼寧艦在香港受歡迎的程度,只能用“火爆”來形容了。
遼寧艦之后,我國真正意義上的國產航母、新型萬噸級驅逐艦接連下水,我們看到,一支承載希望、挺進大洋的現代化海軍正奮勇前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