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左岸楓染 圖 公羊子
羨他蝴蝶宿深枝
■文 左岸楓染 圖 公羊子
一
那是一場初秋時無風(fēng)的微雨,仿佛南瑯城所有的夏荷一夜便凋零了。高坐茶樓的沈云旗緩緩吃一口清茶,望了眼樓外,目光驀地頓住。
青石路上,一個一襲海棠紅裙的女子撐一頂青花綢傘,她仿佛察覺到了沈云旗的視線,仰頭一瞥,傘下露出一張芙蓉花般的臉。
“瑾姑娘?”沈云旗急急沖出茶樓,卻見茫茫雨幕里早沒了人影。
他搖搖頭,轉(zhuǎn)身上樓。同桌的陸良打趣道:“大人此番便是去蕭家提親,怎的路上見到一個相像的姑娘便追出去,也不怕認錯了討人罵?!?/p>
沈云旗自顧自一笑,目光卻仍停在窗邊。
樓外一霎微雨灑過,窗邊水汽氤氳,沈云旗的眼眸漸漸模糊,想起了七年前初見蕭懷瑾的光景。
七年前,沈云旗仍是一個窮書生,苦于沒有盤纏進京趕考,適逢城中江南首富,璧瑛館蕭館主為膝下獨女聘請西席,他便硬著頭皮排在了隊伍之后。
許多錦衣華服的書生公子嘲諷他,如此寒酸竟也想攀高枝。正要步入館中的沈云旗聞言卻一笑道:“蕭家小姐請的是西席先生,選的也當(dāng)是文炳雕龍、為人師表者,攀高枝?難道諸位是去應(yīng)聘夫婿的不成?”
寥寥幾句震驚眾人,亦教高樓上隔著珠簾窺視眾人的蕭懷瑾,眼中閃過灼灼光彩。
那日他遞交文章后站在廊邊一簇海棠旁等待結(jié)果,枯燥至極竟生出詩意來,以指為筆,雨水為墨,在朱紅柱子上邊念邊寫:“春風(fēng)用意勻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秾麗最宜新著雨,嬌饒全在欲開時?!?/p>
“莫愁粉黛臨窗懶,梁廣丹青點筆遲。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p>
身后驀地傳來一個清越的女聲,他正欲轉(zhuǎn)頭,卻見一根纖纖食指接著他的詩句向下續(xù)寫。
人如其字,也生得清麗溫婉,吹氣勝蘭。
寫罷,那一襲海棠紅裙的小姑娘沖沈云旗盈盈一拜,眼中倒映著天光:“小女子蕭氏懷瑾,見過先生?!?/p>
那般恍如美夢的初遇,沈云旗經(jīng)年難忘。回過神來,他溫和一笑,亦周全回禮道:“小生沈云旗,多謝瑾姑娘?!?/p>
二
璧瑛館地處城中最為繁華的地段,門前是車水馬龍的長街,背后隔著小巷便是當(dāng)朝七王爺?shù)母 ?/p>
沈云旗心中焦急,甫踏進璧瑛館便向后院行去。
“瑾姑娘!”他停在蕭懷瑾曾經(jīng)的閨房前,抬手叩門,卻只敲落了一地灰塵。
西廂房里一個雍容婦人聽到動靜走了出來。她原是七王府里的嬤嬤,后來嫁給了璧瑛館的老掌柜,掌柜前年病去了,如今璧瑛館便由她打理。她上前打量一番沈云旗,問他是什么人。
沈云旗沉著行禮道:“小生姓沈,曾是蕭府懷瑾小姐的西席先生,今日特來拜會。”
那婦人聞言,這才交代,小姐五年前隨她父親出海經(jīng)商了,至今未歸。
“我正是五年前的暮冬離開蕭府的,怎會不知?”沈云旗目光一冷,“拿下!”
物是人非,也不過幾年的光景。
夜雨初霽時,沈云旗在書房里找到了當(dāng)年蕭懷瑾作的文章,又是一聲長嘆。那是個奇女子,文采斐然,還使得一手好劍。
那時看著當(dāng)庭舞劍的蕭懷瑾,坐在廊下煮茶的沈云旗時常會發(fā)出感嘆:“瑾姑娘若是男兒身,定是帝王肱骨、萬古名臣,”說罷自己卻先搖搖頭,“不過自古便有木蘭從軍、樊姬進賢,身為女兒身,亦能流芳百世?!?/p>
蕭懷瑾收起劍,接過他遞來的茶,仰頭笑得明媚,道:“先生才確有經(jīng)世之才,屈居蕭府小院,倒是阻了你的鴻鵠之志。”
那時他注視著她明亮的雙眼,有些情愫如藤蘿悄然地肆意生長。
變故發(fā)生在久負盛名的七王爺因路遇急雨走進璧瑛館避雨之時。他被蕭老爺帶來后院廂房,正巧迎面撞上了步履匆匆的蕭懷瑾,地濕路滑,他伸手攬住站立不穩(wěn)的小姑娘,不怒反笑道:“別家的小姐碰見雨天都躲在屋里,你怎的偏往雨地里去?”
蕭懷瑾眨眨眼,道:“我剛埋好一壇桃花釀,誰知急雨收春,我得瞧瞧去?!?/p>
“瑾丫頭,不得對七王爺無禮!”
蕭懷瑾瞧了一眼身側(cè)的父親,再轉(zhuǎn)過頭看著眼前面如冠玉的少年,緋紅驀地漫過耳畔。轉(zhuǎn)廊處的沈云旗悄然離去,聽到身后那個小姑娘歡喜地答應(yīng)七王爺,等桃花釀成好酒,一定相邀共飲。
那一日,沈云旗才驚覺縱他與蕭懷瑾日日相對,也有云泥之別。比起霞姿月韻的七王爺,他更自慚形穢。
傲然留下一封道別的書信,沈云旗踏著夜雪便赴帝京熹微城趕考。那一年他高中狀元,輾轉(zhuǎn)不過五年便被皇帝親封為太子少師,如今未及而立便已有此功名,朝中無出其右者。
他終于春風(fēng)得意地回到了南瑯城,也終于能夠擲地有聲地對他心底的姑娘說愛慕,卻不料如今歸來,再無處尋那笑得嫣然的女子。
三
再次見到那天茶樓外執(zhí)傘而過的紅衣女子,是在碧月初晴的一個夜晚。
多日逼問那婦人無果,沈云旗斜倚高樓喝起悶酒,秋風(fēng)拂過已有涼意。他看見那女子踏著一地銀白月光走進璧瑛館,依然霞裙月帔,眉眼間卻多了分疲憊。
沈云旗握住她提起酒壺的手,那纖白指尖意料之外地覆滿薄繭。他道:“姑娘,更深露重,飲酒傷身?!?/p>
她眸光一震,迅速縮回手,語氣冷冷道:“與你這登徒子何干?”她微微抬頭,卻對上了一雙泓然的眸子。
沈云旗試圖在灼灼注視下捕捉到她眼中絲毫的熟悉感,卻終究頹然地別過了視線。
“唐突姑娘了……”他轉(zhuǎn)身欲走。
“你請我喝杯酒吧,”她驀地啟唇,“權(quán)當(dāng)賠罪?!?/p>
沈云旗一怔,而后臨窗坐下,他沉默地瞧著那個女子,一杯接著一杯飲盡烈酒。
“我叫阿枝,”醉意深處,她突然張口,“‘山有木兮木有枝’的‘枝’?!?/p>
“我叫憶瑾,‘赤壁岸邊憶公瑾’的‘憶瑾’。”他溫和一笑,卻見她淡淡應(yīng)一聲,將杯中剛添滿的酒仰頭一飲而盡。
兩相沉默里,阿枝醉伏在桌上,沈云旗無奈地搖頭,起身獨自回房。
路過廊下那朱紅柱子,他自嘲一笑。無非是氣度相似,他怎會將她錯認成了旁人?分明一個是溫婉端莊的閨閣小姐,一個是仗劍攜酒的江湖俠女。
他這般想著,卻不知那個并未醉酒的女子,披一身冰涼月光,無聲地落了一夜的淚。
翌日天光熹微時,沈云旗便大步流星地走去了阿枝房門前。叩門半晌,不聞答話,沈云旗推開門,房中空無一人,唯余桌上一方絲帕,一角繡著一個龍飛鳳舞的“枝”字。
正在他出神時,陸良急急趕來,帶起一陣涼風(fēng)涌進房中,“大人,那婦人昨夜死了,一劍封喉?!?/p>
沈云旗蹙眉,悄無聲息地將方帕藏進袖中,記憶深處冒出一張溫潤如玉的臉。
“去七王府?!?/p>
四
沈云旗走在王府雕梁畫棟的抄手游廊下,被以貴賓之禮接待。他覺得自己分明得到了期待已久的東西,卻又仿佛悄然失去了什么。
“少師大人登臨南瑯城,竟不早些知會小王,好為大人接風(fēng)洗塵?!逼咄鯛旂⒃跅骷t一片的庭前,五年未見,初秋暖陽下越發(fā)看殺衛(wèi)玠。
沈云旗沉著行禮,道:“微臣參見七王爺。不過是回鄉(xiāng)探親,不敢驚擾王爺?!?/p>
琬琰一笑,將沈云旗迎進廳中落座,“可是看望父母?”
沈云旗搖搖頭,垂眸道:“微臣父母早逝,探望的是當(dāng)年好心收留我的璧瑛館蕭館主一家?!?/p>
琬琰徐徐飲一口茶,眸光深如潭水,“聽聞蕭館主早些年攜膝下獨女下海經(jīng)商,如今不知所蹤。”
沈云旗心中一頓,不動聲色地點點頭,回道:“微臣也曾聽聞此事,所以決定啟程回京,故此來拜會王爺?!?/p>
琬琰聞言也是一怔,旋即溫和道:“大人既去意已決,小王也不好強留。若璧瑛館中有何消息傳來,小王定會派人告知大人的?!?/p>
沈云旗莊重行禮告辭,離去時正逢上小雨微微。
“懷瑾,你拿半生自由換來的,卻原是個忘恩負義的小人?!辩迫灰性诎高厛?zhí)一卷書,抬眸瞥一眼門外立在廊下,望著沈云旗離去方向的紅衣女子。
“我叫阿枝,”蕭懷瑾收回視線,聲音冷冷,“‘羨他蝴蝶宿深枝’的‘枝’?!?/p>
琬琰仍舊笑著,執(zhí)卷的手指節(jié)卻微微泛白,“當(dāng)年我看中沈云旗經(jīng)世之才,他倒果真一路平步青云??赡隳??無非是曾收留了他的好心人,尋不到,轉(zhuǎn)頭便忘?!?/p>
蕭懷瑾伸出素手掬一捧雨水,苦澀一笑,喃喃說了一句:“這樣也好?!?/p>
“這次,我要一個侍衛(wèi)的命,”琬琰淡淡啟唇,“沈云旗身邊的陸良?!?/p>
蕭懷瑾轉(zhuǎn)頭不解地瞥一眼琬琰,旋即面無表情地點頭,轉(zhuǎn)身走入雨中,幾步消失在黯淡天光里。
五
蕭懷瑾伏在璧瑛館后院的房頂上,任憑雨水打濕衣發(fā),紋絲不動。
她本不愿再將目光流連在窗邊的那抹天青色身影上,只是沈云旗從袖中抽出的一方絲帕,不由得教她眸光一震,視線停駐。
“‘山有木兮木有枝’……”她看見沈云旗食指緩緩拂過那個“枝”字,“莫非你心里也喜歡著那么一個人,卻從不曾教他知曉?”
是時,陸良急匆匆地從前院走來,高聲喊道:“大人!大人快來,卑職發(fā)現(xiàn)了一條密道?!?/p>
蕭懷瑾大駭,遠遠跟在兩人身后,卻見這條路赫然通往她曾居住的閨房,房中的確有條密道,那密道正通往七王府。
七王府燈火通明的書房里,蕭懷瑾跪地回道:“陸良已除?!?/p>
琬琰冷著眸子道:“你真當(dāng)本王手中只有你一人可用?”
蕭懷瑾抬眸,不可置信地看到陸良從屏風(fēng)后繞出來道:“回稟王爺,阿枝將沈云旗打暈后安置在廂房里,本欲對我下手,猶豫再三卻雇了輛馬車將我送出了城?!?/p>
她癱坐在地,才驚覺這是一場早已設(shè)伏的圈套。
琬琰笑得溫柔,俯視著蕭懷瑾,給她下最后通牒:“幫本王收服沈云旗,便放你余生自由。若收服不了,他已知曉密道之事,斷不能留?!?/p>
沈云旗在廂房中醒來時,已是翌日晌午。他掙扎起身,腳下一軟,向前倒去,卻被一雙纖細而有力的臂彎扶住,他抬眸,正好對上蕭懷瑾盈盈淺笑的眸子。
鬼使神差地,他突然擁她入懷,抱得緊緊,胡言亂語間叫了許多聲“瑾姑娘”。
“什么太子少師,什么潑天富貴……蕭懷瑾,沈云旗只要你一個!”
他終究被懷中人推開,看那女子滿臉通紅地?zé)o奈道:“公子認錯人了?!?/p>
秋風(fēng)從洞開的窗口涌入,沈云旗頹然放手,這才想起昨夜種種,問道:“阿枝姑娘,你怎么在這里?你可見到一直跟在我身側(cè)的侍衛(wèi)?”
蕭懷瑾不明所以地眨眨眼:“我早上想來璧瑛館找你喝酒,卻見你還在房中呼呼大睡,侍衛(wèi)?什么侍衛(wèi)?”
沈云旗一愣,注視了蕭懷瑾片刻,驀地將她再度拉進懷里,低頭輕嗅她頸間,那姿態(tài)很是曖昧。
蕭懷瑾反應(yīng)不及,卻聽沈云旗附在她耳邊涼涼道:“昨夜我被打昏在密道里,接住我的人身上所用香粉的味道與姑娘身上的味道相同。交出陸良,否則我便回朝啟奏,說七王爺在府中私設(shè)密道,圖謀不——”
“小心隔墻有耳!”她伸手掩住了他的唇,沈云旗瞬間便捕捉到了面前之人眼中來不及藏起的擔(dān)憂。
他反握住她的手,笑意濃濃地注視著她,道:“你擔(dān)心我?”
“擔(dān)心你,”她冷冷直視著他,“擔(dān)心你誣陷我家王爺,教他身陷麻煩?!?/p>
沈云旗一愣,緩緩松開手,幾番掙扎后才問道:“你傾心的是七王爺……瑾姑娘?”
蕭懷瑾垂眸不語,沈云旗在她的無聲默認里站立不穩(wěn),取出袖中絲帕,聲音輕輕道:“‘莫愁粉黛臨窗懶,梁廣丹青點筆遲’……”
“若早知當(dāng)年隨口接的一句詩教先生錯愛至今,我收回便是?!彼t著眼眶聽她冷冷張口,“陸侍衛(wèi)怕是回不來了,若先生還念及舊恩,忘記此番種種,今夜便回京吧,從此江南渭北,莫再相擾?!?/p>
蕭懷瑾轉(zhuǎn)身離去,帶走初秋最后一抹生機,庭中綠葉仿佛驀地轉(zhuǎn)黃,天地間雨碎霧茫。
六
蕭懷瑾并未走遠,仍舊伏在房頂,指甲掐入掌心,看那個素日溫和的人,發(fā)了瘋似的將烈酒灌入愁腸。
淚水混著雨水模糊了視線,蕭懷瑾的思緒飄回到了五年前。
那一日,她與七王爺琬琰在廊下初遇,父親有意撮合,竟領(lǐng)她坐在一旁,聽七王爺字字驚心地安排,如何以璧瑛館為幌子,暗地里為王府培養(yǎng)心腹,以謀大位。
那日,琬琰漫不經(jīng)心地說道:“聽聞館中有位有經(jīng)綸濟世之才的西席先生,或可留在本主身側(cè)一用。”
也只是花開的一瞬工夫,蕭懷瑾便上前跪地行禮,悠悠張口:“小女子文武雙修,能做王爺最好的暗箭,何必招攬一個窮酸書生?”
她如何能讓那樣頂天立地、光明磊落的人,違逆心中道義,從此不得開心顏?
那晚她立在暮冬的夜雪深處,凝視著燭光幽幽的書房里那個映在窗紙上的收拾包袱的身影。她知曉他終有一日會離開,他有一腔熱忱、一身文才,只是不承想會如此巧合。
此后風(fēng)雪茫茫,一別經(jīng)年。而那幾年里,她也如當(dāng)初所言,成了七王爺手中最好用的一把刀。
可她不曾料到沈云旗會回來找她,清風(fēng)微雨里一瞥,第一眼便認出了她。
她聽到他在高樓上與人說道:“我此番是回來提親的,只怕瑾姑娘心中另有良人……不過若她能余生安好,即便傾心的不是我,又有何妨?”
那日她轉(zhuǎn)進小巷,倚著墻漸漸滑落在地,泣不成聲。
縱然她安排璧瑛館的掌柜夫人編排謊言,他亦不信,不尋到她誓不罷休。
天光漸暗,雨意漸深,蕭懷瑾收回思緒,看到沈云旗按她所言,跌跌撞撞地走到璧瑛館門前,招來小廝去雇馬車。
其間,沈云旗尋來筆墨,掏出袖中那方絲帕,提筆在上面謄寫起當(dāng)年的那首海棠詩。
陸良悄然落在蕭懷瑾身后,意味深長道:“你果然舍不得殺他。”
蕭懷瑾目光一沉,“可我舍得殺你?!?/p>
夜雨滂沱,打落了枝頭紅豆,前院里研墨題詩,后院里刀光劍影。
“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最后一句正好接上那個繡的“枝”字,門外,馬車也噠噠地走近。
似有感應(yīng)般,正要上車的沈云旗忽然回頭看向后院,隱約聽到有刀劍碰撞的聲音。他轉(zhuǎn)身踉踉蹌蹌地一路踏雨沖進去,瞧見陸良腹部中劍倒在水泊中,蕭懷瑾身影單薄地立在雨里,沖他凄然一笑。
頸間一道赫然傷痕教她發(fā)不出聲音,她艱難地抬起手一擺,示意他快走。
直到蕭懷瑾昏倒在自己懷中時,沈云旗才發(fā)現(xiàn)紅裙之下,她身上再難找到一處完好。
沈云旗幾番哽咽后緩緩抱起蕭懷瑾,目光堅定,沉聲道:“我?guī)阋黄鹱摺!?/p>
四面八方瞬間涌出數(shù)個黑色人影,沈云旗不卑不亢地仰起頭,文弱書生卻端得不畏生死,“七王爺心腹大臣的名冊我已遣人送往熹微城,若我五日內(nèi)回不去,便會直接呈給東宮。”
眾人聞言果然不敢再上前,他抱緊懷中人一步一步向外走去,身后仿若萬丈深淵,接連著阿鼻地獄。他將蕭懷瑾輕輕安放在馬車里,折好絲帕塞進她手心,最后深深看她一眼……
聽馬蹄聲漸遠后,他闊步向王府走去。
“不得不說,沈大人果真善慮多謀?!辩粗職舛ㄉ耖e的沈云旗,沉沉道。
沈云旗一攤前襟,微微一笑,滴水不漏道:“我是東宮心腹,太子少師,朝中動向唾手可得,與王爺里應(yīng)外合,豈不方便?王爺,放她一命,云旗愿誓死追隨?!?/p>
“可沈大人,縱本王想用你,卻也不敢用,”琬琰慵懶地向后一倚,“你和她太像,為保全別人便舍了自己,誓死追隨的到底不是本王?!?/p>
沈云旗瞧琬琰手指輕動,思緒幾轉(zhuǎn),最后上前跪地行禮,寥寥幾字教琬琰目光一震,終究抬手下令:“放蕭懷瑾走?!?/p>
七
蕭懷瑾清醒過來時,仍在馬車上。她手中握有一方絲帕,展開來瞧見那首詩,驀地眼眶一酸。她立即打發(fā)走車夫,買下馬匹折回南瑯城。
馬力竭倒在城外,她心慌意亂地往城內(nèi)跑,卻在一進城門時,瞧見心心念念的那個人,正迎著陽光騎在高頭駿馬上,被一眾護衛(wèi)簇擁而來。
沈云旗看見了她,金秋暖陽里一瞥,云淡風(fēng)輕地轉(zhuǎn)頭。
她竭盡全力狂奔上前,想攔住他,卻被他身側(cè)的侍衛(wèi)擋下。
淚水盈眶,她仰起頭看他,張口想叫聲“先生”,卻因傷痛而發(fā)不出聲音來。
“是個啞巴!”一個侍衛(wèi)鄙夷道。
“你們何必為難可憐人?!鄙蛟破祆o靜看向蕭懷瑾,那目光溫暖得一如初見,“回家去吧,路上車馬太多,別傷著自己。”說罷打馬離去,背影決絕,任憑身后的女子淚如決堤。
是年,太子派人秘密打探出隔江遠居南瑯城的七王爺,府中修有密室密道,與朝中諸位大臣勾結(jié),圖謀不軌?;实鄞笈?,下旨將七王爺貶為庶人,流放西南,朝中黨羽判決各有輕重。
也是同一年,聽聞太子少師改換新人,前一任少師不知所蹤。有曾在少師府做過小廝的人說,少師死于蠱毒,因無解藥而毒發(fā)身亡。酒館里的聽客嗑著瓜子,一陣哄笑——哪有這般荒誕的緣由?還不如話本里寫的,功成名就的書生最后攜佳人隱居山林逍遙此生來得可信。
人群熙攘笑鬧,無人注意到無光的角落,一盆水紅海棠旁,坐著一個一身紅裙的女子,無聲落淚了許久。
同地同景人同看,卻終究回不去當(dāng)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