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漢南
[摘 要]在新課標下,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現(xiàn)今教育教學的要求,只有改進原有教學方式,確定科學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及時強化課堂練習,才能達成有效提高語文教學的目標。
[關鍵詞]教學質量;提高質量;初中語文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21-0034-01
目前,在應試教育的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學方式、方法仍舊占據(jù)著、主導著、充斥著語文課堂。多數(shù)教師依舊以考題為中心開展教學,讓學生盲目跟從,使得語文學習變成應考過程,學生的學習效果可想而知。還有一些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單一,試圖以一本“狀元筆記”之類的課堂同步練習橫貫語文教學全過程。如此簡單粗暴、枯燥單一的教學流程,急功近利的教學方法,根本無法實現(xiàn)語文教學原有的情感教育、美育教育等,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也使得語文課堂上出現(xiàn)了不少的學困生。為了有效地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并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確定科學的教學目標
語文課堂的教學目標不僅關乎教學內容,而且關乎整個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要根據(jù)新課標確定總體目標,處理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關系。入選語文課本的文章,無一例外都是優(yōu)秀的作品,而一篇優(yōu)秀的作品,無論從遣詞造句、修辭手法乃至謀篇布局,都是值得學習的典范。教師應在備教材的基礎上,備學生、謀大局,注重把握好教學目標,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如教學《馬說》時,教師可向學生講述一個與課文有關的精彩故事——《伯樂與千里馬》,隨后提問:如果千里馬沒遇上伯樂,將會怎樣呢?問題的提出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突顯了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白課文所要論述的道理后,再去體會、揣摩其語句。一堂課下來,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實在,教學質量遠比讓學生死記硬背、囫圇吞棗外加一大堆練習題好得多。
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币虼私處熢趥湔n時,應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著手落實教學內容。如何將“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是備課環(huán)節(jié)的重點,只有使學生真正對語文學習充滿熱情,他們才會自覺主動地將注意力放到語文學習中。除了課前要充分準備,實際的課堂教學上,教師還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同時教師還應及時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和發(fā)現(xiàn),交流互補,達成共識,教師及時跟進引導。這樣的課堂學生自主性強,興趣高漲,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學《狼》一課,教師備課時了解到學生對狼的認識仍停留在兒時大灰狼的形象上,因此課始可先利用多媒體投影狼的形象、特征和習性等,使學生對狼有個充分的了解后,再設置導語——“狼是陰險狡猾的,同時它也有可笑、荒唐的一面。同學們可能覺得奇怪,狼哪些方面讓人覺得荒唐呢?”這個導語的妙處在于巧設疑問,引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三、及時強化課堂練習
檢驗語文教學質量的方法,主要還在于對學生課堂練習完成效果的檢測上。傳統(tǒng)檢測往往注重對考點的強化訓練,要求做到規(guī)范、統(tǒng)一,結果讓學生倍感語文學習的枯燥,原本生動、有趣的學習變成了一種負擔。教師在準備課堂練習時應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結合課堂探究中產(chǎn)生的新問題,進行“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盡可能知識性與趣味性并重,力求讓學生“動”起來。同時,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能力,使知識得以鞏固,能力得以培養(yǎng)。
如在《蘇州園林》的教學中,在學生充分感受到蘇州園林之美后,課堂上教師可針對性地提出探究性問題: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對園林景區(qū)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假如你是旅游局的領導,有什么辦法可以做到既保護景觀,又滿足大眾的消費心理呢?當學生將自己定位為管理者時,他們的興趣就被無限地激發(fā)出來了。通過小組交流,組間溝通,整個活動過程學生表現(xiàn)得活躍積極。對于學生的建議,教師應與學生再次探討,使改進在不知不覺中落到實處。師生探討后,再由學生完成一篇習作,從集體共識到獨立完成,學生很樂意接受挑戰(zhàn)。這樣的課堂,教師輕松,收效明顯,何樂而不為呢?
總而言之,要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需要語文教師大膽改革和創(chuàng)新,從明確語文課堂教學目標入手,進而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隨后有針對性地強化課堂練習,將語文教學落到實處。相信學生,引導學生,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情境和自由發(fā)展的空間,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從而切實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責任編輯 羅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