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履冰 胥明
·論著·
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就診時間對臨床預后的影響及不良結局研究
谷履冰 胥明
目的 研究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就診時間對其臨床結局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100例的臨床就診資料,根據(jù)發(fā)病時間分為≤6 h組,>6 h組,分析就診時間對2組患者臨床預后的影響。結果 觀察組患者有效率83.3%,死亡率為5.6%,對照組患者有效率47.8%,死亡率為13.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年后隨訪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存活率88.9%,復發(fā)率5.6%;對照組存活率76.1%,復發(fā)率15.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單因素結果顯示: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心血管病史、糖尿病史、腦卒中史、并發(fā)癥以及發(fā)病至就診時間是影響腦卒中患者臨床預后的危險因素。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腦卒中史以及發(fā)病至就診時間與缺血性腦卒中預后具明顯相關性。結論 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就診時間對其預后至關重要,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腦卒中史以及發(fā)病至就診時間與缺血性腦卒中預后有關。
缺血性腦卒中;就診時間;臨床結局;不良反應
缺血性腦卒中占腦血管意外的60%~80%,是一類嚴重威脅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見疾病,其發(fā)病率高,致死致殘率高,導致家庭及社會負擔較重[1]。缺血性腦卒中多以腦血栓形成、腦梗死等缺血原因造成腦功能障礙,75%左右患者會出現(xiàn)遺留功能障礙,后遺癥給患者心理、生理雙重打擊[2,3]。研究患者預后及預估病患各種臨床結局的發(fā)生概率及影響因素,從而幫助臨床醫(yī)生了解疾病的發(fā)病趨勢,有利于制定針對性治療方案,達到最佳預后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至2016年收治的急性腦缺血性腦卒中患者100例,根據(jù)患者發(fā)病到就診時間分為≤6 h組(觀察組,n=54)和>6h組(對照組,n=46),所有患者均符合《神經(jīng)病學》缺血性腦卒中診斷標準[4],并接受入院影像學檢查確診。觀察組:男28例,女26例;年齡44~70歲,平均年齡(53.9±8.5)歲;對照組:男28例,女18例;年齡45~70歲,平均年齡(55.1±9.1)歲。2組患者年齡、性別比等一般
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所有參與研究患者均接受倫理委員會及患者本人同意。
1.2 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患者臨床資料,分析患者發(fā)病到就診時間,分為發(fā)病后≤6 h觀察組和>6 h對照組,分析就診時間對患者臨床預后的影響。并隨訪1年,觀察就診時間對遠期臨床預后的影響。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無效率以及死亡率。改良RANKIN量表(mRS評分)評價預后:0~2分為預后良好,3~5分或死亡為預后不良。
2.1 2組患者就診時間與預后的關系比較 觀察組患者有效率83.3%,死亡率為5.6%,對照組患者有效率47.8%,死亡率為13.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就診時間與預后的關系比較 例(%)
2.2 2組患者1年后隨訪結果比較 1年后隨訪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存活率88.9%,復發(fā)率5.6%;對照組存活率76.1%,復發(fā)率15.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缺血性腦卒中預后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結果顯
表2 2組患者1年后隨訪結果比較 例(%)
示: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心血管病史、糖尿病史、腦卒中史、并發(fā)癥以及發(fā)病至就診時間是影響腦卒中患者臨床預后的危險因素。見表3。
表3 缺血性腦卒中預后單因素分析
2.4 2組患者預后多因素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模型中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心血管病史、糖尿病史、腦卒中史、并發(fā)癥以及發(fā)病至就診時間變量代入多因素分析模型,結果顯示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腦卒中史以及發(fā)病至就診時間與缺血性腦卒中預后具明顯相關性。見表4。
表4 2組患者預后多因素分析
缺血性腦卒中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為就診時間,國內外文獻報道腦缺血再灌注治療成功的時間窗為3~4 h[5,6],實際臨床工作中可將時間窗適當放寬至6 h,腦缺血后引起腦組織功能破壞,積極搶救可改善患者預后,就診延遲嚴重影響患者預后。缺血性腦卒中事件中,腦細胞的破壞程度主要取決于缺血程度和時間,盡早干預是影響其預后的重要因素[7,8]。
腦卒中預后的影響因素復雜,國內有關腦卒中的研究較少,且較多并未區(qū)分出血性腦卒中還是缺血性腦卒中,本研究就缺血性腦卒中預后及影響因素作一分析。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有效率83.3%,死亡率為5.6%,對照組患者有效率47.8%,死亡率為13.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從發(fā)病至就診時間為≤6 h,其死亡率5.6%,未治愈率11.1%,相較于發(fā)病至就診時間>6 h的對照組死亡率13.0%,未治愈率39.1%,說明就診時間越短預后越好。缺血性腦卒中的有效治療措施為早期溶栓治療,臨床報道6 h內溶栓治療出血率僅為25%左右,>6 h則出血率高達80%左右,因此盡早開展臨床治療是降低患者致死、致殘的關鍵因素[9,10]。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就診延遲的因素較多[11],可能原因為患者對病情認識不足,或者病情較輕導致患者掉以輕心;患者或患者所在地區(qū)經(jīng)濟條件基礎較低;患者的居住方式亦是影響其就診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時間窗內接受治療1年后隨訪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存活率88.9%,復發(fā)率5.6%;對照組存活率76.1%,復發(fā)率15.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6 h接受治療的患者遠期死亡率和復發(fā)率降低,可能原因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時間窗內治療的患者腦組織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復,梗死灶范圍減少,并發(fā)癥降低,從而有利于改善患者預后[12]。本研究中單因素結果顯示: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心血管病史、糖尿病史、腦卒中史、并發(fā)癥以及發(fā)病至就診時間是影響腦卒中患者臨床預后的危險因素。多因素分析模型,結果顯示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腦卒中史以及發(fā)病至就診時間與缺血性腦卒中預后不良具明顯相關性。年齡作為缺血性腦卒中的不良預后因素多已被證實[13,14],本研究中年齡>60歲患者預后相對不良。本研究中性別同樣是影響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預后的因素,其中女性患者預后相對不良。教育程度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有一定關系,從而與腦卒中患者預后存在相關性,本研究中教育程度越低,預后越差??赡茉驗榻逃潭确从痴J知水平和收入水平,從而影響疾病的臨床預后[15]。腦卒中史是影響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預后的重要危險因素,曾發(fā)生過腦卒中患者其預后明顯差于無腦卒中史患者。
綜上所述,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就診時間越早越有利于改善患者預后,其遠期存活率較高,患者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腦卒中史以及發(fā)病至就診時間與缺血性腦卒中預后不良具明顯相關性。
1 宋晴,高彩霞,周齊,等.缺血性腦卒中危險因素的多元回歸分析.腦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4,22:350-353.
2 鄧曉清,黃麗華,蔣紅焱,等.急性腦卒中患者營養(yǎng)不良、卒中后并發(fā)癥及不良預后的危險因素.臨床神經(jīng)病學雜志,2013,26:31-34.
3 王振海,謝柳青,趙春梅,等.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院前及院內延遲因素調查研究.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5:2606-2608.
4 吳江主編.神經(jīng)病學.第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63.
5 周亮,程迪祥,張彥琦,等.腦卒中發(fā)病風險 Logistic 回歸綜合評估模型研究——基于亞洲人群研究數(shù)據(jù).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9:446-449.
6 何紅麗,王培席,浮榮莉.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院前轉運情況對就診時間的影響研究.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5:2613-2615.
7 de Los Ríos la Rosa F,Khoury J,Kissela BM,et al.Eligibility for intrave-nous 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within a population:the effect of the European Cooperative Acute Stroke Study (ECASS) Ⅲ Trial.Stroke,2012,43:1591-1595.
8 Hakkennes SJ,Brock K,Hill KD.Selection for inpatient rehabilita-tion after acute stroke: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Arch Phys Med Rehabil,2011,92:2057-2070.
9 吳泳,梁雁,黃丹丹,等.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就診時間對臨床預后的影響.血栓與止血學,2016,22:315-317.
10 宋晴,高彩霞,周齊,等.缺血性腦卒中危險因素的多元回歸分析.腦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4,22:350-353.
11 Boden-Albala B,Quarles LW.Education strategies for stroke prevention.Stroke,2013,44:S48-S51.
12 Medic S,Beslac-Bumbasirevic L,Kisic-Tepavcevic D,et al.Short-Term and Long-Term Stroke Survival:The Belgrade PrognosticStudy.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logy,2013,9:14-20.
13 Pezzini A,Grassi M,Del Zotto E,et al.Complications of acute stroke and the occurrence of early seizures.Cerebrovasc Dis,2013,35:444-450.
14 候冰潔,王運興.缺血性腦卒中近期預后相關因素的研究.河北醫(yī)藥,2015,37:2818-2820.
15 顧萍,樊興娟,黃琳,等.就診時間對老年缺血性腦卒中后功能預后的影響及其可能相關因素.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3-5.
10.3969/j.issn.1002-7386.2017.17.036
402360 重慶市大足區(qū)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
胥明,402360 重慶市大足區(qū)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
E-mail:603736177@qq.com
R 743
A
1002-7386(2017)17-2680-03
2017-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