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富俊
撚支
搴薜荔于山野兮,采撚支于中洲。
望高丘而嘆涕兮,悲吸吸而長懷。
孰契契而委棟兮,日晻晻而下頹。
——《九嘆·惜賢》
撚支又有煙支、燕支、燕脂及胭脂等寫法,原產(chǎn)于西亞或埃及,今稱紅花、紅藍花或刺紅花?;庸ず罂勺鳛槿玖希嗫芍瞥呻僦?。在沒有人工合成染料之前,是重要的化妝品原料,深受西域及北方游牧民族的女子所喜愛?!稜栄乓怼吩疲骸把嘀?,本非中國所有,蓋出西方,染粉為婦人色,謂為燕支粉。”
匈奴人稱妻子為“閼氏(音胭脂)”,認為女人可愛如胭脂。匈奴境內(nèi)還有焉支山。漢武帝大將霍去病大破匈奴時,曾奪下焉支山?!段骱优f事》詠嘆其事曰:“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繁息?!毖芍皆诮窀拭C省永昌縣和山丹縣之間,相傳山中產(chǎn)有胭脂草?!冻o》視撚支為香草,大概與胭脂有關。
春季初生的撚支幼苗可當作蔬菜食用,《救荒本草》稱之為“紅花菜”。將種子搗碎煎汁,加醋拌蔬菜,是一道可口的菜肴。種子可榨油,制成“車脂(車輪的潤滑油)”及燒火燭。撚支花作為藥用始見于宋代的《開寶本草》,可以活血化瘀、通經(jīng)止痛、利水消腫,稱為“紅藍花”。
【植物小檔案】
學名:Carthamus tinctorius
科別:菊科
一年生草本,高可達90厘米。葉互生,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7厘米~15厘米,寬2.5厘米~6厘米,先端銳尖,邊緣具有不規(guī)則鋸齒,齒端有銳刺,幾無柄,微抱莖。頭狀花序頂生,徑長2.5厘米,總苞多層,邊緣具有不等長鋸齒,上部邊緣有短刺。全為管狀花,兩性,花初時黃色,后轉為橘紅色。喜溫暖干燥氣候,耐旱、耐寒、耐貧瘠。